農村缺工系列報導(2)全台大蒜產量第一背後 一群70歲的阿媽農耕隊

四湖鄉,位處於雲林縣的最西端,是最典型的鄉下農漁村,可以聽到許多澎湖、金門才有的閩南腔調,也代表了早期因為濱海的關係,一段移民開發的歷史。這邊的農產除了西瓜、花生、甘蔗、蘿蔔等為大宗外,大蒜的產量是全台灣第一。

由於大蒜種植非常需要人力,因此每年都會有搶工的狀況,甚至要遠從台中找工來才能夠完成農事。

本次向上下游記者介紹農村缺工情形的是雲林縣綠農推廣聯盟促進會位於四湖鄉的農友。綠農推廣聯盟促進會是由斗南形象商圈理事長羅紫軒發起,期待整合小農技術、分享行銷通路,以無毒、有機為主軸生產方式,建立一個互助合作的組織平台,讓小農不再單打獨鬥,能夠以集體的力量進行整合行銷。

目前綠農推廣聯盟促進會多數成員已經取得有機驗證,或採取無化學農藥、肥料的方式進行生產管理,成員目前約有40位左右,來自雲林各地,從一般作物、自產加工品、到水產養殖的領域。綠農在四湖鄉有5位農友,主要生產蒜頭、小黃瓜、小番茄、洋蔥、甜椒等有機或無毒的農產品。

平均70歲的阿媽工作隊

10264654_847894148562938_1319657119765384764_n
種蒜頭要在太陽下一顆顆密植

這群農友們平常雖然會互助合作,但遇到農事缺工,還是傷透腦筋。農友吳慶為說,目前是四湖鄉種植大蒜的主要季節,一般種植工都是10人一組,由工頭帶領到各區種植,平均種一分地約需3至4天。

「這群工作的阿媽平均年齡在70歲,有的甚至腰都彎不起來,但也沒更年輕的了,也沒這麼會種,」吳慶為說。

他也說明目前農村的工資水準:男工1200元、女工1000元,雇主提供早午餐及飲料等,因此實際上可能要快1500元左右。不過,農村工作要在外面曬太陽,願意做的越來越少,因此農村不但缺工,還有嚴重的年齡斷層,

「目前比較會做農的,都在70歲以上,接下來就剩下我們40歲以下的這群了,其中40~70歲之間,幾乎是沒有務農,大部分都跑到都市生活了,」吳慶為憂心描述農村人力斷層的嚴重情形。

吳慶為說,其實也有年輕人來應徵,他問對方是否種過?年輕人回答沒有。他接著問對方學歷還有想怎麼算工讀金,年輕人回答說他是碩士,一天要2500元。吳慶為就直接講:「我可以給你這個價錢,3000元都可以,但你要能夠種的比我們這邊的阿媽快,沒辦法的話就只能照目前價格給你。」

開發符合產業的農機有迫切需求

10425101_847894418562911_2174870871268072488_n
農機不適合現有種植方式,只有靠人工

台灣雖然有大蒜播種機,但為何四湖這邊還是採用人工種植呢?吳慶為表示,大蒜播種機一次播四行,而四行的寬畦在灌水時,中間的部分會吃不到水及肥料,又要多花成本澆水及施肥,因此四湖這邊都採兩行播種,但目前根本沒有兩行的大蒜播種機。

由於老農逐漸凋零,而40歲以下務農的不多,農村人力出現斷層,進行無毒友善耕作的更少,加劇每年農村缺工的狀況。吳慶為先生苦笑著說,四湖目前還有人遠從台中請工過來呢!

缺工對農地使用的惡性影響

缺工問題直接影響農地利用。吳慶為說,今年由於人力不足,他一個人種2分地就得投降,另有一塊2分的農地就閒置。在記者訪談過程中,見到一位老農騎車過來問吳慶為有沒有空協助幫忙開溝做畦,但吳慶為回答自己的大蒜也還沒種完,只能再排時間。

沿著四湖鄉農路四處逛逛,發現這邊農地大多休耕,甚至有的農地長期休耕,跟廢耕沒兩樣。吳慶為表示,由於這邊許多農地會海水倒灌,因此都長期休耕,四湖鄉內大概有三分之二的農地沒在生產。有耕種的農田,目前都打井抽水灌溉,但由於四湖濱海,鑽井深度至少要100公尺才有淡水。

吳慶為無奈的說,很多人都說擔心抽水導致地層下陷,但這邊全區沒有灌溉圳道,如果種植耐旱雜糧,小農大多沒有大型機具可採收,盤商採收與運輸費扣一扣,也沒多少收入,這要如何生存下去呢?他表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沒有穩定的收入,更不可能讓人回鄉生活。

10614115_847894865229533_7346683960084125363_n

沒人願意做農,只能靠引進外勞嗎?

一談到解決缺工的方式,綠農的夥伴們就七嘴八舌討論了起來。已經通過有機驗證、目前與里仁合作生產的農民吳俊明說:「政府有提過要引進外勞協助農業,雖然我是個體小農,但覺得也要支持,不然農業缺工誰來做?」

同樣通過有機驗證、建立「大地的友人」品牌的農民林輔賢開玩笑說:「如果缺工問題政府沒有辦法,那乾脆就讓我們農民增加合法小三、小四,讓我們自己『增產報國』,然後補助生育費用,就跟以前農家一樣要多生點來協助農事啊。」

這天準備要種植有機甜椒的農民洪雪凰,正好從北港叫小型曳引機來整地。她說,由於經營網室種植,只能請小型曳引機來整地,因為四湖鄉都只有大型的、沒有小型的。因此只能透過認識的朋友從北港請來小型曳引機,而且還得提早一個月預約。

洪雪凰說,農作很重時節,錯過了就不適合栽種,因此農村欠缺人力也會影響收入。但她也說:「其實,像我們這種回鄉的,也不會期待能夠賺到多少錢,是習慣了農村的生活方式,這邊的有好的空氣、寧靜、生態,這是以前在都市難以想像而無法取代的。家人在這邊也能適應,習慣後反而不會想回都市了。」

綠農推廣聯盟促進會—往農民合作與公益努力

這群綠農的農民夥伴,雖然不斷提出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會組成聯盟,就是他們互助合作的解決方案,所生產的農產品,不只是做商業販售,他們還會不定期提供農產品等物資發放,讓更需要的人可以獲得幫助。

吳慶為說:「我們不會特定支援哪個社福團體,也不限於個人或團體,因為那樣就失去做公益的心了,只要是有需要的,我們就會設法協助。」

為何還是留在家鄉發展呢?吳慶為說,其實也是為了理念與堅持。「至少,讓我們這一代再好好努力,無論是農業也好、公益也罷,可以做多少就是多少,」吳慶為認為,就算很多事情無力改變,也要為後代著想,找尋讓台灣農業能夠永續發展的動力。

閱讀「農村缺工系列報導」全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1391794_847893608562992_7018310816743266467_n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