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台灣小麥報告(1)本土小麥能與不能?

農委會昨天發佈「糧食供需統計」,稻米食用量創10年新低,吃小麥製品的人卻越來越多,與此同時,今年本土小麥栽培面積將突破500公頃,上下游推出「2014台灣小麥報告」,分析台灣小麥現況、氣候條件、市場反應,探討本土小麥能與不能,本文為系列一。

────────────────────────────

去年本土小麥產量創下10年新高,來到400多公噸,雖仍不到進口量0.1%,但頗有復興之姿,這個月,全台將種下至少500公頃小麥。然而,面對躍躍欲試的農民,研究人員和有經驗的農民提醒,必須適地適種,才能有效率地提升糧食自給率,台灣小麥最喜歡西南沿海,北部陰雨綿綿,可能得用「稻草覆蓋法」,若真不適合也不用勉強。

跨越火炎山也能種,農友:「台灣種小麥絕對沒問題。」

1010777_927268577300721_220926859034311483_n
范振昌拿著自種小麥做出來的全麥麵包,很有信心表示:「台灣種麥絕對沒問題」(攝影/林慧貞)

連接新埔和龍潭的新龍路上,范振昌坐在鐵皮和竹子搭建起的簡易攤位,和朋友自在地聊著今年什麼時候種小麥。

10年前,他不甘辛苦種的稻子只能交給糧商,一頭栽入米穀粉開發,從國外添購磨粉設備,自己種稻自己磨;2008年更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種起本土小麥,自創品牌「糧糧農夫」,銷售自己磨的全麥粉。這個月水稻即將收割,屆時他可無法像現在一樣悠閒,因為小麥的腳步緊接而來。

台灣每年進口130多萬噸小麥,99.9%從國外進口,本土小麥甚至因量太少,進不了農業統計年報。近幾年民間提倡復興本土小麥,加上政府去年推動休耕地活化,種小麥每公頃獎勵4萬5千元,本土小麥才真正從南到北、從西到東,遍地開花。

然而,質疑聲浪也不曾間斷:潮溼炎熱的台灣真的適合種溫帶作物小麥嗎?

「台灣種小麥絕對沒問題。」范振昌是台灣少數跨越苗栗火炎山的種麥農民,他斬釘截鐵地說,早期全台都種過小麥,沒理由現在種不起來,「有人說火炎山以北,冬季多雨不適合種小麥,那是因為有些人沒有因地制宜,把中南部那套栽培方式移到北部。」

不同於台灣最大小麥契作商「喜願共和國」強調撒播、翻土的「深耕法」,范振昌採取「稻草覆蓋法」,在二期稻即將收割前,撒下小麥種子,割稻時留下稻草,作為小麥的棉被,均勻覆蓋在田裡。

范振昌表示,深耕法會將土裡的溼土翻上來,且翻鬆後的土,如同一塊海綿,不斷吸納水氣,對冬季容易下雨的北部根本雪上加霜,稻草覆蓋法可以讓排水更良好,還能抑制雜草,又省工。

他不用農藥,為了精確度量肥料,施用少量有機肥和化肥組成的複合肥,上一季每公頃產量達到4噸,比台灣平均小麥收穫高出1噸。

10696256_927275197300059_798715629581550278_n
稻草覆蓋法(本圖非文中麥田,照片提供:彰化縣大城鄉農會雜糧產銷班第一班)

小麥愛高溫、低濕、高日照,西南沿海最適合

14
本土小麥表現與濕度有最大的關係(攝影/林慧貞)

台灣主要品種「台中選二號」,蛋白質約12%,比中筋略高一點。台灣大學農藝系碩士畢業生陳筱鈞,論文研究不同地區的台灣小麥品質, 蒐集2011年和2012年收成的小麥,發現品質好壞,和溫度關係不大,溼度反而影響最深,打破小麥適合種在溫帶的迷思。

他指出,相對濕度越高,「麵筋指數」越低,也就是製成麵包的特性越差;溼度88%是蛋白質含量的臨界點,在這之前濕度高,蛋白質高,超過後蛋白質會開始下降。

不過比對氣象資料後,她發現台灣的相對濕度高得驚人,80%、90%很常見,「90%已經是水田的溼度了,國外適合種植的區域,溼度大約在百分之70幾。」陳筱鈞表示,一開始本以為北部溫度低,比較適合小麥種,研究後才知道,台灣小麥適合種在高溫、低濕、高日照的地方,南部最符合這些條件。

在「穩定時間」實驗中,台南學甲的小麥也在15件樣本中拔得頭籌,達到19.9分鐘。陳筱鈞解釋,穩定時間測試的是麵粉耐攪拌特性,一般人所說的筋度,其實包含抗張力和伸張力,抗張力影響麵包能否Q彈,基本上,筋度越高,耐攪拌時間越長,代表製作麵包的性質越好。

但和國外比起來,本土小麥品質仍有很大進步空間。台灣專門進口來做麵包的美國高筋粉「硬紅春麥」,穩定時間長達37分鐘, 就連被視為中筋麵粉的「硬紅冬麥」也有27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台灣小麥蛋白質達到中筋標準,但製麵包品質仍不如進口小麥。

雖然穩定時間只是做麵包的其中一項標準,卻再一次提醒,台灣耕作面積有限,應搭配相關數據,找出最適合種小麥的區域和方法。

應比照稻米,建立區域栽培方法

1897688_790895267604720_280300109_n
桃園易下雨,且土壤粘性強易保水,必須開溝排水(攝影/林慧貞)

猶如小麥偵探的范振昌,近年也到桃園輔導其他農民,他直言,別看台灣小,光是桃園,氣候環境就差很多,例如新屋、觀音靠海,東北季風太強,土壤鈉離子含量又太高,產量和品質不如平鎮;而平鎮又不如更內陸的大溪、龍潭。

「既然台灣想在冬天種小麥,就要找出冬天的方法,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條件排序,例如北部,第一個要考量的就是東北季風,西南沿海首先考慮土質,因為砂土易排水適合種麥,季風影響順位較後。」他補充,台中選二號適合在中南部種植,若政府有心推廣,就該比照稻米,針對各地推出不同栽培方法,甚至引進適合當地的品種。

負責研究小麥的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技佐林訓仕也認為,各地有各地適合的栽培方式,不過全台小麥多種在二期稻收割完的冬天空檔,建議農民至少在四周挖個田字型溝渠,促進排水,避免冬季連續降雨。

小麥育種全台僅一人,連農友也不忍

10396959_927269687300610_525239760929207680_o
林訓仕是目前農政單位唯一一位小麥育種家(攝影/林慧貞)

至於各地適合的栽培法,可能得靠農民自己摸索,台灣自60年代接受美援後就放棄種小麥,相關研究早停擺,目前農政單位僅林訓仕一人,專責台灣小麥栽培和育種,除了巡迴全台農友,還要建立一整套栽培體系;但是林訓仕的「本業」是育種,一個新品種從育成到穩定,至少要花10年以上歲月。他的肩上,背負的是全台500多公頃小麥希望,以及半世紀的歷史重擔。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包括喜願共和國「總兼」施明煌,以及許多農友都感嘆:「雖然很希望有新品種,但每次看都只有訓仕一個人,怎麼罵的下去?」

對此,農糧署副署長黃美華表示,若農改場有人力、設備上的需求,農糧署會盡力協助,希望研發出口感更佳、筋性好的新品種,但對於小麥自給率未設定目標,只希望「越多越好」。(系列待續)

閱讀「2014台灣小麥報告」全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