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村缺工嚴重,近來有些台灣農場開始結合打工換宿,不但讓旅客多了農事體驗,還更能貼近在地的農村生活,也有農場規劃讓國際志工打工、透過跟土地接觸,更認識台灣。曾在澳洲農村打工一年、現致力於延續土礱古老技藝的青農賴咏華則認為,在澳洲,有給付薪水的農場工作才是主流。
農友:打工換宿規則需清楚 才不致產生落差

背包客打工是否有助於解決農村缺工問題?在宜蘭經營「有田有米」的青農吳佳玲說,通常志工來到農場,她多半會讓他們做些門檻較低的工作,像是拔雜草、撿福壽螺等,其他像種菜、嫁接等需要技術性的工作,她還是會自己來。
因此,吳佳玲覺得邀志工來農場打工換宿比較偏教育性質,有時候志工待一兩天才剛上手,就得要離開,又或者非農忙時期,還得思考要給志工什麼工作,不但沒有解決農場缺工的問題,反倒造成困擾。
宜蘭的松園小屋,則結合「土拉客農場」的水稻、黃豆等作物,規劃農村旅行,也提供旅客打工換宿的機會。松園小屋陳怡如說,農忙時期的換工,要求會比較嚴格,換工的人必須具備基本的農事經驗,因為他們黃豆和水稻收成的時間差不多,所以會非常忙碌,如果這時,還要設計農村體驗活動給旅客,負擔會太大。因此,陳怡如認為打工換食宿的規則要寫清楚,讓來的人做好心理準備,不只是體驗農村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能幫得上忙、不怕曬、喜歡大自然。
曾到南投中寮龍眼果園打工的吳其融表示,雖然背包客因不熟練無法真的幫到忙,但之後有機會再打工,相信能夠逐步做得更好。因此,他認為農場可以考慮多點農事體驗的部分,讓更多有興趣的人先來體驗,或許能夠更快找到可以長期合作的朋友。
國際志工來台體驗農事 但無法取代專業農工
相較於尋找國內背包客「Me棗居自然農園」主人陳淑慧,將果園轉型為有機栽培後,則是加入世界有機農場機會組織(WWOOF),接受來自世界各國的志工申請,到農場來打工換食宿。陳淑慧說,採收時期,志工到農場確實有幫助,但因為志工不能做太複雜的工作,體力方面也不一定能負荷,所以效益還是有限,特別是許多志工來到台灣,主要期待能在機農場體驗農村文化,對一般慣行農法的農場可能意願不高,而且不一定每個人對農事都很擅長。
陳淑慧認為,每個國際志工的專業性、特性都不同,所以每個農場一開始就要把規定說清楚。此外,農場主人通常都會帶著志工一起務農,對於小型農場、勞動力大的農事來說,或許能幫上一些忙,但畢竟無法取代專業的農工。

曾赴澳洲打工,青農:付薪水農場工作才能解決問題
曾在澳洲農村打工一年、現致力於延續土礱古老技藝的賴咏華說,在澳洲,比起打工度假,有給付薪水的農場工作才是主流。為了解決澳洲農場季節性缺工的問題,背包客不能在澳洲停留超過六個月,而且有很多農場不提供食宿,多半由在澳洲打工的人自己上網找,又或者待在澳洲比較久的人,會在當地租屋當起二房東,將50、60坪左右的房間分租給十幾位房客。
在薪資方面,澳洲法定最低工資是一小時18元澳幣,換算成台幣,一小時約有470~500元左右的收入,所以即使沒有住宿,仍然有人願意做。
打工換宿農園資訊
Me棗居自然農園
電話 037-237828 地址 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13鄰268-1號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jujube24k?fref=ts
有田有米工作站
03-9220412 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深蓁路85號(三官宮對面,冷氣行後方)
http://ruralsmallfarm.wix.com/sweet-rice
松園小屋
0937-992-679 宜蘭市進士路26-1號。
http://yilancypress.strikingly.com/
換生活跟換口袋的價值鏈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