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下一代食安,新化社大募款為學童磨豆漿

豆干、豆腐連出問題,許多民眾不禁吶喊到底還有什麼能吃?台南市新化社區大學為了喝到一口安全甘醇的醬油、豆漿,去年起邀請學員自己種大豆,今年再接再勵,在網路募款集資,希望把台南在地的黃豆帶到附近小學,讓孩子體會「從作物到食物」的歷程,親手磨一杯沒有化學添加物的安心豆漿。

為了喝一杯新鮮豆漿,他們自己種黃豆

20130915_153827
新化社大開設手工純釀醬油課程(圖片提供/新化社大)

台南新化社大去年春天開設手工醬油釀造課,邀請在地60多年的醬油廠第二代,教學員釀醬油。但在介紹原料的課程上,學員才赫然發現,台灣有九成黃豆來自國外,且大多是基因改造,長途運輸也可能影響品質,連自己榨豆漿、釀醬油都難保一定新鮮。

為了獲得最健康的原料,他們乾脆撩落去下田當農夫,利用學員提供的兩分多休耕地,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吳昭慧指導下,嘗試不用農藥化肥,栽培本土非基改大豆,雖然收成量不到專業農民的一半,但能吃到自己種出來的作物,每個人都充滿成就感,有小朋友喝到本土黃豆做出來的豆漿,直呼好好喝。

許多社大學員去年種黃豆後,也開始自己在家榨豆漿,還會到課堂互相交流心得。今年15、16個學員不僅延續種大豆,另外在網路平台發起發起募資,預計籌款3萬元,到新化附近的口碑國小、左鎮光榮國小、新市大社國小等五、六個學校,利用台南自種的黃豆,教小朋友親手磨一杯沒有添加物的豆漿,認識大豆種子、植株、大豆加工品如醬油等等。

用台南黃豆到小學榨豆漿

b56195ad26b833b9dcb518f762ccd17e
到學校幫學童榨豆漿(圖片提供/新化社大)

新化社大主任郭昭男笑說,豆漿計劃很久前就擬定了,和這次食安事件無關,純屬巧合,但一連發生食安事件,也讓他們反思食品工業帶來的問題,「從作物到食物的過程,是很重要的食育、環境教育,並不是要每個人都成為專業農夫,但開始種東西後,看待環境會更有同理心。」

前年臺南市政府通過「臺南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規定學校提供午餐應符合主管機關公告距學校一定範圍(臺南地區)內,有鑒於此,新化社大希望從小學校園著手,邀請農民到學校講解大豆栽培過程,讓學校看到食育的重要,3萬元資金大多是講師出席費、原料費等。

郭昭男說,附近的官田國小已開始嘗試每週自榨非基改豆漿,台南市府選前也有簽署「校園午餐使用非基改食材」承諾書,但還不知市府如何落實,社大就先主動串連在地食材網絡,希望未來能像官田國小一樣系統性發展。

串聯在地食材,讓台南人買台南大豆

除了自己種,學員還拜訪了鄰近的大豆農民,「很多人就住在附近,卻不知道台南有種大豆,」郭昭男說,其實台南種了很多雜糧像是芝麻、黃豆,善化雜糧生產合作社就種了40甲黃豆、黑豆,也有小農用有機栽培大豆,但這些農民卻必須千里迢迢跑到台北、台中的市集賣,或讓加工廠收購,很少在台南地產地銷,台南消費者卻得到超市買進口大豆。

雖然自己榨豆漿,無法完全取代大量製造的產品,但郭昭男希望藉由這個這個計劃,吸引更多人投入,讓大新化區九個區域的消費者(新化、新市、善化、安定、左鎮、山上、南化、楠西),直接向農民買本土黃豆。

今年新化社大的大豆田雖然久旱不雨,只能靠圳水灌溉,但收成可望比去年好,預計明年一月採收,現在已募到1萬元,詳情可到以下網站洽詢http://www.redturtle.cc/project.php?action=detail&pid=66

延伸閱讀:為了吃到安全的醬油 自己種豆自己釀製

CIMG0137
(圖片提供/新化社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