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旱災應變小組決定明年一期4.1萬公頃農地停灌,創下台灣史上第二大面積,今天桃園、新竹、苗栗等停灌區的農民,集結到行政院前抗議,許多農民表示,政府雖補償每公頃8.5萬元,但實際耕作者怕地主不高興,未來不願意租地,一毛錢都不敢拿,其餘代耕、資材、倉儲業者的收入則完全未獲補償。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痛批,《水利法》規定,農用水優先於工業水,若欲調撥農用水,工業部門應出錢買,全額負擔補償費,要求政府在14日正式公告停灌前,擬出更好的辦法。
農民批評,實際務農者拿不到補助

全球氣候變遷越來越嚴峻,2002年到2006年,五年間台灣就因缺水停灌了四次,今年10~12月降雨量是去年同期二到四成,經濟部再度決定明年一期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嘉義等部分地區停灌,面積4.1萬公頃創台灣第二紀錄,許多農民批評決策粗糙,連補貼也沒補到真正務農者,來自桃竹苗的停灌區農民手拿?,到行政院前控訴政府不顧生計。
桃園的農民徐同權長期配合農委會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明年本預計種26公頃。他說,農委會不斷表示,補助會給實際務農者,但事實上佃農一毛錢都不敢拿,因為擔心地主不高興,未來不租地,昨天地主打電話問他契約該怎麼辦,他保證會把補助全給地主,不過地主也答應不收租金,讓他種二期、領小地主大佃農的補助。
「小地主大佃農間的關係是很緊密的,農委會卻要雙方自己協調,製造地主和農民對立,今天我不是和地主錢分不攏,而是出來捍衛自己的生存權,這樣的決策實在太粗糙了。」
他也為其他沒有補貼的農民抱屈,現在種稻很多都是電話打一打,請代耕業者幫忙工作,但是農委會的補助卻不包括代耕業者,也沒有農藥、肥料業者,若政府真把旱災當成天災,就不該農民受這麼大的損害,其他人得利,應該全民共同負擔。
工業用水應自行負擔買水價錢

苗栗後龍農民吳櫻木以無農藥方式種地瓜,供應主婦聯盟,他說自己一公頃收益早就超過8.5萬,農委會說,農民也可以轉種需水量少的雜糧,但補助只有3.9萬,政府應該照發一樣的補貼,讓農民自由選要不要種,結果自行負責。
曾榮獲農委會十大經典好米的新竹農民莊正燈這次也在停灌區,他批評,對於自產自銷的小農,每公頃8.5萬根本不夠,且一期沒稻子,客戶就流失了。更令人無奈的是,小時候從沒遇過缺水,自從竹科來了之後才開始,如今又被要求停灌,其中有一部分要調撥給工業,政府根本不照顧農民。
農陣發言人蔡培慧氣憤地說,政府的決策實在太粗糙,配套措施沒做好,根據《水利法》第18條規定,農業的用水順序高於工業,今天乾旱是不得已,但工業部門用水順序在後,理應以合理價格,向農民買水,因此這次休耕補償應由工業部門一己承擔。
他要求政府應該鼓勵以旱作取代休耕,提高工業用水費到合理標準,高耗水業應儘速轉型、工業部門另尋農業尾水、汙水回收、淡水替代等方式,在14日正式公告停灌前,立即全面檢討農業受影響業者的補償方法。
經濟部和農委會今天也派代表到行政院,邀請農陣和若干農民進去交換意見,協商一小時多後,農陣成員陳平軒轉述農糧署說法,目前仍照公告版本實施,但會視情況調整。

系列閱讀:十年大旱缺水休耕系列報導
附錄:農陣旱災停灌資料整理
自己沒農田,去租田來耕種,遇到這種補貼問題,大概幾乎都拿到不補助。這樣的情況很正常,因為政府只會發給土地所有權人。
沒自己土地的小農,當年度去縣市政府登記的土地耕作人都是寫地主本人,而不是租田的小農。
因為田是地主的,所以不能改寫成小農,這是要避免得農田被別人佔有。
而機關就按照上面的登記人去發補貼金,所以租田的小農一定拿不到那份少少的補助金額!
有不少農田,每年都出租給不同的人來耕種,那種出租方式又都是私底下運作,當地的主管機關根本不瞭解內容,所以只能要小農與地主兩方談。
除非有另行簽農田租貸契約書,就好辦,各相關機關應該比較能幫忙協調,否則就只能罵罵主管機關而已。
眼看大面積休耕是必然之事,但政府一直拿不出好方案,卻一直說公糧足夠!
可是,自從臺灣加入WTO以後,每年都依條款,必要進口一定龐大數量的外國農產品。
外國的農產品,就包括之前鬧很大的越南米,因此,政府所說的公糧,是否有包括這類問題很大的越南米?
若上下游有辦法,希望能幫忙查查公糧明細這方面的資訊!
覺得明年要吃到臺灣的優質農作物與農產品,恐怕很難,大概都只能吃進口,進口又問題多多,大家只能自求多福了!
大家可以開始預期明年的食安問題了!
現實的情況是,政府的八萬五千元發下來後,還有一群農事服務業者,是沒有受到救濟的。為何要用“救濟”這一個字眼呢?因為勞工失業的話,還有失業救濟金,而這群業者,失業了。卻是因為政府的一個決策太粗糙,太草率。當他們沒有收入卻還要背負著幾百萬的貸款。不要以為六個月的展延是有幫助。這群業者還會因另一個政策而繼續失業下去。休耕轉作。長達十幾個月的經濟枯水期,他們的日子要怎麼辦啊?
當有人指出這一點時,農政官員居然還是那一句話:錢會給予實際耕作者的口袋裡。怎麼進入啊?
以實務作業來說,此次的發放作業必然是按照往例,由水利會的系統來作業。水利會有完整的“農地”資料,有農地就是水利會的當然會員,一坪地也是。發放作業是要這些會員,帶著土地證明文件,到水利會各個工作站辦理。所以這些業者的口袋再大再深,不好意思,錢還是進不去的。全部都會進入水利會會員的帳戶裡。
ps:農地並不一定是耕田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