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校系列(4)台灣版《銀之匙》西螺農工畜保科實作能力強 面臨不公平升學窄門

今年高二的廖詩庭,喜歡畫畫,國中時以廣告設計科為目標,但是經營養豬場的爸媽希望她就讀畜產相關科系,她因此讀了西螺農工畜產保健科。高一時她一心想轉學,不過在校內牧場實習一陣子後,她開始喜歡畜產,以前不太進家中養豬場的她,現在開始會推敲小豬生病的原因。

「如果小豬看起來很健康,但是一直拉肚子,那就有可能是缺鐵。」廖詩庭學習關於養豬的學理,也精熟牧場的大小流程,從割牧草、清理環境、餵飼動物、採精、人工受精、肉品加工、銷售等都有豐富的實作經驗。

西螺農工實習牧場 動物的種類與數量多

15908_1029529230396180_2789161519565686701_n
今年高二的廖詩庭在學校實習牧場接受紮實的訓練,種豬取精有經驗,還能夠協助家中養豬場的工作(攝影/楊鎮宇)

西螺農工畜產保健科每年平均收四十個學生,個個都和廖詩庭一樣,在校內實習牧場不分男女從基本勞動開始做起,高一、高二每週有一天要在校內牧場上課,高三則是一週兩天。

全台灣農校目前有十五個畜保科,西螺農工的校內畜牧場養殖動物數量不一定最多,但種類絕對數一數二齊全,也是少數領有畜牧場登記的農校。兩甲地的畜牧場中,養了八十頭豬、十頭種豬、肉雞五百隻、蛋雞兩百隻、十一頭乳牛、十頭羊、八十隻土番鴨、二十一隻兔子、八隻火雞、五隻孔雀。

西螺農工畜保科主任廖健煌說,實作訓練為農校教育的根本,牧場就是最重要的設備,如同上電腦課的學生最好能一人一台電腦,畜保科的牧場設備越充足,學生在禽畜飼養管理上越能受到紮實的訓練,例如練習幫豬採精,種豬數量太少就沒法讓學生有實作經驗。

「對技職教育來說,課程教到哪,實作就進行到哪,才是教學正常化。」廖健煌說,畜保科學生從高一到高三,需要具備禽畜飼養管理、畜產品加工與動物保健技術這三項專業知識,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過程中,穿插進行實習課,每天早晨第一節課要先進行割牧草、清理動物糞便、打掃畜舍等基本功,一來養成敬業的態度,二來透過實作培養信心。

10690277_1029533160395787_5763108081523936627_n
學生在畜保科三年,對於實習牧場的大小流程,從割牧草、清理環境、餵飼動物、採精、人工受精、肉品加工、銷售等都有豐富的實作經驗(攝影/楊鎮宇)

牧場經營自給自足 學生向心力高

不過經營牧場的成本高,對農校是不小的負擔。西螺農工為了維持牧場內的動物類別、數量,光是飼料每年就要花費上百萬。校內牧場的畜舍主體都是近三十年前興建,遠遠落後畜牧業界的現代化畜舍,但若要全面翻修經費約需兩千萬。先前西螺農工畜保科幫牧場內的雞加上腳環,打算申請農委會的「產銷履歷」,但是考量到驗證費用近五萬,之後每年仍須負擔驗費用,因而作罷。

經費拮据下,只能逐步、局部更新。例如豬舍的污水處理設備花了一百二十萬,處理後的廢水還可以拿來清洗豬舍排糞溝、灌溉牧草,至於實習牧場內的器材櫃,則是耐用就好,最近一次的購置日期是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廖健煌說,若校方不支持,實習牧場的規模很容易日漸縮小,但是西螺農工畜保科不只是拿校方補助,還發揮學生在牧場的實作成果,定期推出樟芝雞蛋、紅面番鴨、烏骨雞、土雞、雞蛋、香腸等產品,賣給全校一百七十位教職員,每次推出都搶購一空。至於豬肉,則全數賣到肉品拍賣市場。

近三年實習牧場每年營收都破百萬,去年更上看兩百萬。廖健煌認為自給自足不但能維持牧場運作,也透過販賣牧場的產品,讓學校教職員對於牧場的運作有一定認識與肯定。

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張瑋琦長期關心農校教育,她對西螺農工畜保科的牧場經營方式印象深刻,學生對牧場的向心力與熱情十足,不但學習養雞養豬,還參與加工販賣。西螺畜保讓她聯想到一部勾勒農業高中故事的日本漫畫《銀之匙》,有著汗水、淚水和泥土的青春故事,「我覺得西螺農工簡直是台灣版的《銀之匙》」。

10922597_1029534123729024_2555015272885323804_n
西螺農工畜保科的實習牧場,定期推出樟芝雞蛋、紅面番鴨、烏骨雞、土雞、雞蛋、香腸等產品,賣給全校一百七十位教職員,每次推出都搶購一空。最左邊為畜保科主任廖健煌。

二十家牧場提供實習機會 學生實作能力強

10928826_1029527207063049_4654412689377786633_o
西螺農工畜保科學生練習公雞取精(攝影/楊鎮宇)

除了校內實習,西螺畜保科也積極安排學生到屏東科技大學技藝中心、農委會畜產試驗所等機構研習,並且與二十家雲林在地牧場簽約,提供學生實習機會,實習期間最少可領取基本工資。近幾年有不少學生因為實習表現獲得牧場經營者肯定,願意提供學生就讀大學時期的獎學金,並提供畢業後的就業機會。

西螺畜保科的學生透過系列實習課程有了實作能力,在全國農工類科學生技藝競賽有傑出表現,近五年都有學生獲獎,前年獲得技藝競賽畜產保健職種第四名金手獎的李昌育,在閹雞項目獲得參賽選手的最高分。

廖健煌說,公雞養到兩個月大時,由閹雞師父進行外科去勢,讓雞的肉質更鮮嫩,厲害的師父運用一根細長的銅管加上棕櫚葉的細絲,平均四十五秒可閹一隻雞,但初學者可能半小時都搞不定。西螺畜保邀請閹雞師父到校擔任業師,帶出的學生不但技藝競賽得獎,也已經具備實際接案的能力。

以往國中生選擇高中職,多半依照基測的分數來決定學校與科系,廖健煌認為這形成「對農業有興趣的不一定進得來,進來的不一定對農業有興趣」,但是近幾年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教、高職全面免試後,有助於釐清學生興趣,有機會吸引更多對農業有興趣的學生就讀農校。

與屏科大、業者合作「產專班」 兼顧學生求學與就業的需求

10672265_1029534647062305_4387968048313978704_n
畜保科學生學習顯微鏡操作,練習血球計數,藉此判斷動物有沒有貧血、生病(攝影/楊鎮宇)

雖然培養出一批有實作經驗的畜保科學生,但是面對台灣的升學制度,多數學生仍然選擇繼續升學。

西螺農工校長蔡天德無奈地說:「照理講職校不應該強調升學,但是家長仍會看我們的畢業生有多少人考上國立大學、科大,這也無可厚非,大環境如此,但是偏偏高職農業類科相應的升學管道太少,許多畜保科學生就讀其他科系,日後願意從農的意願就更低了」。

蔡天德說,一般大學的動物科學系、獸醫系開放很少名額给高職生,例如中興獸醫、中興動科都只開放一兩個名額,相對應的科大就是屏科大獸醫、屏科大動科,因此屏科大成了全台十五所高職畜保科學生的第一志願,競爭激烈。

「我們需要結合升學與就業的需求,讓家長放心,也讓學生看得到從農是有未來的。」蔡天德說,四年前西螺畜保科與屏東科技大學動物科學系、十四家畜產業者合作推動「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屏科大提供二十個就學名額、畜產業者提供實習機會,目前這批學生已經就讀屏科大動科系二年級,未來也有機會到實習牧場工作,兼顧學生的升學與就業的需求。

去年西螺畜保科第二次推動「產學班」,與屏科大、二十家畜產業者合作。因為屏科大師資有限,無法每年都開「產學班」,只能每四年與高職端合作一次。蔡天德說去年西螺畜保科的招生情況就比往年好很多,表示家長、學生對於升學進路的需求是大的,「政府應該因勢利導安排更多農業類的大學給農校生就讀,提高學生就讀農校的意願」。

完整的牧場才能「教學正常化」 農校升學路徑應多元

去年退休的屏科大動科系教授夏良宙曾到西螺畜保科考察,認為西螺農工的實習牧場的動物種類多,對農校學生來說,是一個蠻好的訓練場所,他認為這才是農校教育「教學正常化」的展現,「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教法才對,二十年前台灣的高職畜保科都曾有這樣完整的牧場,但近年來學校牧場被要求盈虧自負,遇到豬價不好時,學校也跟著虧錢,等於要學校的命,哪個學校願意繼續投資?學校主事者的支持就很關鍵了。」

夏良宙認為,農專紛紛轉型為大學、高職農校學生相對應的升學管道越來越窄,對高職農校的學生很不公平,他們不得不去讀其他科系,「這個國家真的需要高職到科大的升學路徑,我們已經消失了五專、二專、三專,所有農校畢業生後大部分都到服務業了,很少待在本業,這絕對不應該是常態。」

系列閱讀:農校教育現況與困境系列報導

10931555_1029532163729220_4246745849618908608_n
西螺農工畜產保健科每年平均收四十個學生,高一、高二每週有一天要在校內牧場上課,高三則是一週兩天(攝影/楊鎮宇)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