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臨十年來最嚴重乾旱,繼苗栗明德水庫灌區停灌1175公頃,經濟部旱災應變小組今天中午開會決議,停灌苗栗中港溪2083公頃,省下774萬噸水,加上先前桃園、新竹、台中、嘉南停灌區,今年總計停灌4萬3650公頃,位居近十年之冠、名列史上第二,僅次於2004年的6萬5385公頃。
今天中午旱災應變小組邀請農委會、科技部、中央氣象局、水利會及相關縣市政府,討論中港溪是否停灌,根據中區水資源局資料,中港溪主要灌溉區有頭份、竹南、南庄、三灣,由於引用中港溪的永和山水庫蓄水率僅剩四成,且氣象局預估未來一季雨量偏少機率大,各黃燈地區水情依然吃緊,因此決議停灌。
水利署主秘賴建信表示,這次停灌大約需支付1.7億補償費給農民,等農委會估算出來後,各部會再分配經費支付比例。
農委會傍晚表示,停灌的中港溪流域,約有 54%種稻,預估停灌減少的稻作面積約2.35萬公頃,影響糙米產量約 12.8 萬公噸,不過目前庫存公糧還有 87 萬公噸糙米,其中一年內新期米 33 萬公噸,稻米供應不受影響。
水利署表示,雖然到春節前各地仍用水無虞,不過今年2~4月降雨仍偏低,可能需指望五月的降雨季。根據水利署統計,全台10~1月雨量,僅同期3~5成,上周雖然有短暫鋒面,但對主要水庫集水區助益不大,曾文水庫和鯉魚潭水庫1月都僅16釐米,蓄水量分別只有53%、45%,石門水庫更只有11釐米,蓄水量43%。
賴建信說,希望各個水利會和自來水公司合作,善用埤塘水,分擔水庫供水壓力,例如比照嘉南水利會,把農田灌溉後的迴歸水引到埤塘;停灌區的埤塘可以引到其他灌區,或是用於民生、工業用水等其他用水標的。
水利署將於春節後實施第二階段限水,初步鎖定較缺水的高雄、石門水庫供水區,限制次要民生用水,例如街道沖洗,超過1000度以上的用水大戶也將減壓供水,預估影響5000多戶,最快2月下旬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