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血汗交織10小時-獸醫之日常側寫

血汗交織10小時-獸醫之日常側寫

深夜時分,當屠宰廠的產線機器開始運轉,早有一批人員忙著檢查屠體與場所衛生督察。他們是由政府派駐的屠宰檢查獸醫師,個個擁有高學歷背景,卻仍願意日夜顛倒,長期處於感染人畜共通傳染病的高風險中,只為捍衛全台2300萬人的食用肉品安全!

屠檢獸醫師是由農委會防檢局委託中央畜產會統一招募,派駐至各縣市屠宰廠,有志者須先通過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後取得獸醫師證書,並參加屠檢訓練班,才能取得基本資格,再經過面試等關卡,錄取後成為屠檢獸醫師。

由於國人消費習慣需求,屠宰廠為配合菜市場早市,通常於前晚9點起開工,一路進行到清晨6點多,如遇節慶前夕肉品需求量大增,每日工時更會上修。屠檢獸醫師負責檢查屠體是否感染疾病,本身得瞭解包羅萬象的罹病徵兆,現場更要全神貫注,以專業知識判斷各式臨床症狀,同時因每天屠宰量多,且屠體、內臟流動速度快,眼睛看到的需即時與腦中知識做即時判斷,得和時間賽跑,容易造成精神壓力過大。

為維護衛生安全,屠檢獸醫師必須全副武裝,包得密不通風到處走動檢查,從動物繫留區的常溫,到屠宰場廠內部的15℃低溫,如同洗三溫暖一般;另外,屠宰廠隨時需要用水,包括清洗屠體、冰水預冷槽等,導致地上水漬重且濕氣高,不僅容易滑倒,衣服被水潑到、全身溼答答,可謂是每日上演的戲碼,加上動物屠宰時的哀嚎聲,讓屠檢獸醫師的身、心都得接受嚴苛的挑戰,進而導致全台屠檢獸醫師缺額始終居高不下。

 筆者:有心肉舖子創辦人郭旭英/政府高考及格獸醫師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