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大豆產量倍數成長 銷量是否追上產量?

根據農委會農糧署統計,近3年來國產黃豆的栽培面積翻倍成長,從2013年的862頃增加到2078頃,產量則從1810公噸增長到4363噸。雖然相較於國外進口黃豆261.8萬公噸,有巨大差異,但在國內食用豆類市場已有顯著成長。

黃豆前景一片看好,在休耕地活化的政策補助下,更多農友躍躍欲試,但是銷量是否能持續追上產量?

大廠有興趣合作 但須整合產量

來自國外的非基改黃豆,每公斤價格落在20到30元之間,黑豆則稍高5元,台灣本產大豆則高出2倍以上,影響廠商採購意願。而造成價格難以競爭的主因在於台灣生產規模小,土地取得成本、採收成本相對國外高,價格競爭力稍弱。

雖然價格高,但在「吃在地」的風潮下,近年不少廠商想採用本土大豆,但是產量遠遠不夠市場需求,農糧署主任秘書翁震炘直言,農糧署也曾找過食品大廠,希望幫助推廣國產黃豆的豆漿製品,「但人家一年要幾百、幾千噸,國內沒有人給得出來,怎麼辦?」因此現階段不是無處銷的問題,而是量還未達市場效益。

農友蔡一宏表示,農糧署應該積極扮演整合大豆數量的角色,因為台灣不可能有單一農友有這麼多量,但是集合起來就可以供應給特定廠商,如果農糧署要繼續推動雜糧栽培,就要主動整合,不然隨著大豆栽培面積增加,若只靠農友單打獨鬥消給末端消費者,銷量將會是一大壓力。

長年推動「毛豆銷日」的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研究課長周國隆說,據他了解,有些高屏地區的農會因建立品牌而「供不應求」,但也有農友銷路相當艱鉅,難一以概之。但可以肯定的是,當前國產黃豆幾乎都以「小包裝」的方式販售,鮮少聽聞大量進入豆腐、豆皮、豆干加工的案例。

契作黃豆做營養午餐 台中市踢到鐵板

去年台中市農會和市政府合作,預計將稻農的二期稻作改契作成黃豆,再供給市內國中小學營養午餐,落實地產地銷、營養健康、非基因改造(簡稱基改)等訴求。

然而農會推廣部主任張銘政說,最後雖然契作100公頃面積、串聯143位農友,卻因提供的是黃豆而非豆製品遭學校辭拒,據了解60多噸的黃豆只能繼續堆積在冷凍庫中。

台中市農業局證實,營養午餐廠商希望直接採買豆腐、豆干等食材,而不是再額外拉出生產線進行加工,而農會也欠缺這類加工設備,偏好提供黃豆原料。兩邊談不成的結果,讓當初政策美意落得不盡人意。

連橫加工廠理念,盼帶動國產黃豆

承接台中市府進行契作的台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馬聿安說,為免重蹈去年農會覆轍,合作社也嘗試在進貨時依夾雜率、含水率進行分級,最高級特級收購價為每公斤47元,吸引農友增進品質,並會找加工廠合作,加工成豆腐等豆製品。

雖然進價已經比市面常見的黃豆產品高,出售時每公斤至少會超60元,已多出進口非基改黃豆20元,「我們現在也嘗試找代耕業者合作來降低成本。」馬聿安說,代耕成本至少佔收購價1/3以上,如此合作才有望降低成本。而他也希望消費者能因認同國產黃豆的品質、非基改和生產價值,共同促進國內雜糧生產。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