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閣推《食育基本法》台灣版本在哪裡?

日本推行《食育基本法》長達十年之久,以家庭、學校、地區團體多方齊力運作,輔以「營養教諭」制度配合,透過實作、講習等飲食教育方式,讓孩童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進而建立產銷信賴關係、解決許多食品安全問題,可謂利益良多。

台灣《食育基本法》喊了幾年,行政院卻仍未提出《食育基本法》草案;立委姚文智、陳曼麗雖然各提出《食農教育法》、《食農教育法》草案,兩版內容不同,但均將食農教育主責單位放在農委會。

相較於日本直接在內閣下設《食育推進會議》,擬定國家方針,再由各部會執行食育相關計畫,台灣版本行政位階層級低,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會長張明純表示,農委會與其他行政單位都是平行機關,恐難以協調,而目前法案推動速度「實在太慢了!」完全跟不上民間腳步。

姚版:建立食農教育認證機制 陳版:全民投入農業體驗

姚文智版本的《食農教育法》草案重點在於讓消費者認識食物生產環境、食品製程及流通等食物產製個環節,進而了解什麼才是健康飲食。透過課程、課程討論、體驗實作等方式,讓學生認識「土壤的認識與培育」、「農場與自然生物觀察」、「食品添加物」、「食物里程」、「飲食倫理文化」等議題,進而重視在地健康飲食。

姚版《食農教育法》草案預計「建立食農教育機構、人員的認證機制」,由中央政府明訂國中、小、高中的師生每年需接受四小時以上食農教育訓練課程,藉由「研訂食農學習課程、教材」,實施飲食教育。

而由陳曼麗所提出的《食農教育基本法》草案則是強調全民投入農業體驗與實作,重新建立人與食物、人與土地的連結,找回對環境生態的感情與倫理,進而活絡地方經濟,復興農業,友善生態環境。

陳曼麗主張,以「地方縣市」為核心,成立「地方食農教育推動委員會」,強調「這是食農教育政策最重要的執行單位」,並針對地方特性,訂定「地方食農教育行動方案」,由委員會內部的專家學者、公民團體,及地方民意機關進行評鑑監督。

姚、陳兩草案雖內容不同,但是在在「由農委會擔任主責機關」、「成立跨部門食育委員會進行協調」兩方面則有相同共識,將農委會視為食農教育的主要推動部會。

預計由農委會為主責機構 民間單位:平行單位難以協調

相較於台灣將食農教育推動放在農委會,日本的《食育基本法》行政位階則高出許多。日本是在內閣下設「食育推進會議」,制訂「食育基本計畫」,再由各省(農水 文部 厚生)各自推動相關事宜,例如學校部分就屬文部科學省,各都道府縣和市町村須制定食育推進計畫,預計五年後100%自治體要制定完成。

雖然「食育推進會議」不具完全的強制性,至今也還有20多%的市町村沒有設定食育基本計畫。但由於是內閣的推進會,所提出內容即被視為國家的方針,文部省、農水省、厚生省等一定會執行業務。

張明純指出,目前兩立委版本都將主責機關定在農委會,但教育部、農委會等都是平行單位,「實際管轄權責可能會有問題」,建議應由行政院院長跳出來盯著委員會運作,「至少有一個位階比較高的單位介入,若部會發生糾紛也比較好協調。」

至於陳曼麗版《食農教育基本法》將「地方食農教育推動委員會」監督機關定在「地方民意機關」,張明純認為,「應該委託公民團體擔任第三方監督比較好」,若由地方民代監督,恐怕會有政治操作疑慮。

至於推動《食育基本法》是該採獎勵制還是處罰制,張明純表示,「建議還是以獎勵制為主」,透過獎勵推動學校得以優先提撥教育經費、獎勵教師參與農食團體講座等方式,提升學校參與意願,「不要讓食育變成一份苦差事。」

而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副執行長周家慧則針對「食育認證機制」表示,認證看似最有效,但也有可能讓整個飲食教育運作「卡住」,「因為很多在地農民不懂得怎麼申請認證,但他們往往是跟在地飲食連結度最高的人」,如果只強調「認證」,而讓在地農民無法進入食育體系,很可惜。

各方都有意積極促成,待行政院版草案公佈再討論

目前民間團體、立委都提出《食育基本法》相關看法及討論,食農教育立法推動聯盟召集人李丁讚表示,「樂觀其成」,各方都有值得採納的意見。

各方也都表示,「一切還是要等農委會推出行政院版草案才能開始討論」,張明純直言,雖然目前農委會確實肩負許多草案要研擬,「但食育真的不能再拖下去了!」

李丁讚也認為,唯有先建立《食育基本法》,透過制度全面運行、帶動教育經費挹注,食育才有可能被推動、落實。

延伸閱讀:

日本食育基本法簡介

【公民寫手】我們需要怎樣的食育法?

食育政策不只是食品安全,而是整體國土規劃─走在消費者之前的JA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