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破台南60年記錄 本土雜糧面臨巨大考驗

南部連日豪大雨,台南一週內(9/1-9/7)累積雨量超過500毫米,破六十年來記錄。此時正值雜糧種植期間,農友才剛播種完畢,就通通「泡湯」。

台南佳里種植雜糧的農民蘇榮燦表示,八月才剛種下去的芝麻,經歷大雨後「全部完蛋」,剛播種的黃豆與黑豆也凶多吉少,大約損失一半以上。

面對突如其來的天氣驟變,蘇榮燦無奈說道,「很奇怪這個時節怎麼會下這麼大的雨,又不是颱風,讓我們都看傻眼。」直到昨天(9日)雨才稍微停一下,放眼田間,「豆田變水田」,芝麻田的植株也歪七扭八、一片狼藉。他預告,今年台南地區芝麻產量將大為減少。

%e8%98%87%e6%a6%ae%e7%87%a6%e8%8a%9d%e9%ba%bb%e7%94%b02
佳里蘇榮燦的芝麻田淹水嚴重(圖片提供/蘇榮燦)

東石雜糧重鎮,全都泡在水裡

嘉義東石也是雜糧重鎮,農民蔡一宏的黃豆田與黑豆田有12甲都泡在水裡,剛長出的小豆苗岌岌可危。「現在望去,豆株就是三三兩兩,」他期盼老天能行行好,否則全部重種,延後播種,日照越來越短,產量也會變差。

蘇榮燦指出,農民要重新播種,又面臨到種子不夠的問題,因為去年豆子也是欠收,並一再補種,直到11月還在種,「我浪費了三批豆子。」

因為雜糧轉作補貼規定,農民一開始申請種豆子,就不能再更換作物,否則不得請領。所以蘇榮燦即使知道 11月種豆子已經不適合,應該改種生長期短的蕎麥較佳,卻礙於規定只能種豆子,成長到一半就翻耕作為肥料,否則將排擠到下一期的水稻。

12
東石蔡一宏的豆田快成水田(圖片提供/蔡一宏)

復耕本土雜糧 如何面對極端氣候

天災頻仍,對於復耕本土雜糧,形成嚴酷挑戰。農友們擔心,這次水災危害總面積可能無法超過災損補助標準。蘇榮燦質問,政府既然要輔導雜糧復耕,是否能更細微體察農友面臨的問題?他也建議有意種植本土雜糧的農民,不要大面積單一種植,而必須種植多種品項,以分散頻繁的極端氣候帶來的風險。

農糧署南區分署作物生產課課長楊雅薰,昨日也到台南西港勘查芝麻受損狀況,「確實有受損,不太理想。」她表示台南市政府已經組成勘查小組到現場勘災,會再評估是否要啟動天然災害補助。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 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