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美濃,是水生蔬菜野蓮在台灣唯一具有產業規模的產地,總耕種面積約一百公頃,年產值超過三億。可是9月20日,美濃一位宋姓農民,卻被內政部移民署查獲,同時雇用八位以依親名義來台但逾期居留非法工作的越南籍人士,並可能將面臨最高七十五萬元的罰緩。
種植野蓮比一般農事辛苦,農戶求「工」若渴,尤其到了夏天出貨高峰,農民鋌而走險雇用非法外籍人士的情況很常見。這次宋姓農民被查獲的消息一出,立刻在當地投下震撼彈,沒有被調查到的野蓮農戶怕受牽連,個個都主動減少出貨量,而原本應該是人聲鼎沸的野蓮池,也因為這樣足足少了三分之一的工人。農民們私下流傳,「沒想到野蓮產業,竟然被移民署打敗!」
颱風災損嚴重 野蓮獨占鰲頭
莫蘭蒂颱風離開第五天,9月19日的中午,農委會發布最終災害統計,全國農業損失將近22億。就在各地農村哀鴻遍野、蔬果量少價揚之際,高雄美濃特有的水生蔬菜野蓮,卻因為不受天災影響,出貨量暴增五成。
野蓮產業表現突出,不只是這次莫蘭蒂颱風,其實只要颱風一來,各家野蓮農戶個個都摩拳擦掌要好好衝刺一番。主因是野蓮生長在水中,不怕下雨更無懼強風,只要有乾淨的水源、有足夠的人力,野蓮產業就有蓬勃的生機。
根據美濃區農會表示,目前的全美濃的野蓮耕種面積,大約一百公頃上下,由於一年至少可以收穫三次,一公頃平均可以採收兩萬台斤,照市價一台斤五十元來算的話,年產值絕對有三億以上。
對美濃而言,野蓮原本只是一種地區性野菜,初期並沒有受到政府部門青睞,可是經過農民自主努力,卻能達到斐然成績,相當不簡單。
野蓮產業工作辛苦 長期缺工嚴重
由於耕種野蓮必須泡在水中,農民常會皮膚感染、關節病變,再加上穿著青蛙裝工作,夏天必須忍受酷熱高溫,冬天又要耐住冷水寒風,曾有農民以客家話形容種野蓮,「熱天熱到會高毛、寒天冷到發瘴。(夏天熱到非常可惡,冬天冷到直發哆嗦)」在美濃人眼中,野蓮是極為艱苦的農業項目。
正因為工作困難度高,缺工情況非常嚴重,野蓮農戶最高價出到時薪200元,也不見得可以請到工人願意下水,美濃的野蓮農戶,長期處在苦於人力不足的困境。尤其是遇到颱風季節蔬菜短缺的時候,訂單量大增,找不到工人的農戶,不得不冒險雇用逾期居留非法工作的外籍人士。
移民署查緝非法越南移工 立刻重挫野蓮產業
9月20日早上,一位種植野蓮的宋姓農民,正忙著莫蘭蒂颱風後忙碌的出貨工作。
這一天,他手下共有十三位工人,四位在池子採收野蓮,九位在室內水池清洗包裝。同時間,內政部移民署高雄市第一專勤隊與旗山分局兵分兩路,針對室外池與室內池進行突擊檢查,查獲他的工人中有八名,是逾期居留非法工作的越南籍人士。
這些越南籍人士,全部都是越南籍新住民的父母,他們年紀約莫五、六十歲,先前是以依親名義來台,但卻逾期居留非法工作。根據第一專勤隊蕭先生表示,這些逾期居留人士,只要繳交一萬元罰金,持有效護照、買妥機票,就會以最快的速度被遣送回國。
另外,高雄市勞工局就業安全科外勞查察股股長宋世宏說,宋姓農民因為違反就業服務法第44條和第57條,勢必會面臨最低十五萬元最高七十五萬元的罰鍰。
宋姓農民的事件震驚美濃,不到一天時間,消息傳遍各家野蓮農戶,曾經或正在雇用非法外籍人士的農民人人自危,紛紛主動降低出貨量,而非法工人也都四處躲避,原本應該熱鬧的野蓮池,一下子竟然少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人。
野蓮產業嚴重缺工,雇用非法工作的外籍人士,早已是業界睜隻眼閉隻眼的默契,而這也是野蓮產業長期存在的隱憂。只是沒人料得到,內政部移民署最近的查緝行動,剛好觸碰到野蓮產業最敏感的那條神經,重創美濃野蓮產業。
風裡來水裡去的革命情感
美濃愛鄉協進會理事長劉孝伸表示,宋姓農民是備受社區肯定的人,他耿直、海派,也是美濃反水庫運動與水資源保育運動的重要民間代表。所以一聽到消息,他馬上趕到旗山分局關心陪伴。
劉孝伸印象很深刻,在農民受訊製作筆錄前,警察提供短暫時間讓農民與員工彼此告別。沒想到雙方一見面,大家一起抱頭痛哭。宋姓農民非常自責,認為自己沒有照顧好這些比自己更弱勢的人。
在旗山分局接受偵訊時,宋姓農民特別向警方表示,「我們已經夠弱勢了,他們比我們更弱勢,這些農事工作沒有人要做,還不是靠新住民?還不是要靠這些新住民的父母?」他一再向警方強調,「你不寫下這些,我就絕對不簽名,你要怎麼辦我,沒關係、隨便你!這些工人都是我的家人,大家感情非常深,我沒有保護好他們,我真的很難過。」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宋姓農民伸出自己的雙手,「你看看,我們每天下水採野蓮,手的表皮都被黴菌吃掉了,天氣越熱越嚴重,很癢很難過。最危險的,是夏天遇到午後陣雨,瞬間雷聲大作、風雨陣陣,人站在水裡真的會怕。現在沒有人要做這些事,為了生存,我自己做、這些工人幫我做!」他一再重覆說,「我們很需要人手,可是就是找不到人,我們從事這個產業,該怎麼辦?」
說著說著,想到八個上了年紀的員工被上手銬的那個下午,宋姓農民的雙眼紅了又紅,淚水不斷在眼眶裡打轉。
針對特定產業 農民期盼政府開放農業外勞
颱風後市場需求量大,應該是最忙碌的時刻,可是現在美濃的野蓮池,卻沒有什麼人。
宋姓農民表示,「美濃有五十多場野蓮場,一場平均有五個這樣身份的勞工,總計加起來至少有兩百五十人。現在全部的野蓮池都不敢動,產量大幅降低,大家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客戶了?這對整體的美濃產業,衝擊非常大。」他希望政府可以重新討論農業外勞的可行性,讓雇主和勞工都能在合法的情況下種植野蓮。
劉孝伸也認為,引進農業外勞的問題,應該重新被討論,盡速解決農村缺工的問題。他說,「就是因為請不到工人,雇主才會鋌而走險雇用這些越南爸爸、越南媽媽!」
在美濃湖旁耕種野蓮二十多年的李姓農民也說,「我有技術、有資金,也可以找到土地,可是我只敢種兩甲地,就是因為完全找不到人。」他希望政府可以以專案方式,提供野蓮或其他相同嚴重缺工的農業項目,適度開放農業外勞,不然,野蓮產業看不到明天。
美濃區農會總幹事鍾清輝表示,美濃是野蓮在台灣唯一的具有產業規模的產地,可是這個產業最大的門檻,就是勞動力不足,沒有新住民投入,野蓮產業很難有未來。可是他沒有想到,連新住民的父母親也都成為重要的人力來源。
至於開放農業外勞的問題,鍾清輝直言,「農會立場很兩難,明明知道勞工不足,但是又怕沒有推廣外銷或擴大內需市場,一旦開放就容易造成產量大增、價格崩盤。」他強調,開放農業外勞的事情,要顧及市場和排擠效應,「一定要有相關配套才能進行。」
宋姓農民說,被政府罰錢不是重點,現在他最煩惱的,是他的下一步該怎麼辦?因為從現在起,他又回到請不到工人的老問題上了!
薪水自己開,你來!
野蓮產業很辛苦,那些說薪資調高的人要不要自己去做一天看看,整天泡在水裡泥裡,用人力用眼力洗雜質挑掉爛的部分,就是因為比起其他農作物,野蓮產業的工作內容更加辛苦才請不到人,附近農田多,其他農作物也需要人手,美濃地區人口有很多嗎?人都往城市跑了鄉下哪來的人力?還願意留下來的除了農民,大多是老人跟新住民,不是替老闆說話,只是大家問問自己,批評的同時,你願意投入心力嗎?不願意的話也沒什麼好說的不是嗎?
有些人只看表面看人家吃飯很簡單
沒有親自參與過程不要把話說得太高
等你下去做做看你再來耍嘴皮子
找潛水衣業者幫忙開發適用的工作服,別固守土法煉鋼的非人性的產業模式。
講的好像要靠違法才能升存的產業很應該一樣 呵呵
因為很辛苦所以違法也不能批評呢
台灣農業依賴非法外勞的現況可能會嚇到您唷,有興趣可以實地做田野調查。
市面上許多台灣特產都有靠非法外勞,請您好好品嘗並思考如何改善現況。
我是美濃人,美濃可說是沒有工廠汙染,得到美名就是”好山好水”的好地方,大家打拚就得離鄉到外地打工,留下老的照顧小的,不想離鄉的就種別的農業,第一線的永遠是最辛苦,看天吃飯,能養大小孩長大就算人生大事已了一半,這輩子不可能有多少積蓄。公務人員在美濃是算有錢人,大家都很辛苦的活著,家裡種的農作物加減賣錢,過一天是一天的想法。從小家裡是從養豬,養魚養蝦,種蕃茄,青椒…租地養地,跟農會貸款,等到收成時工資發一發,成本扣除掉,還貸款…到頭還是白忙沒看到錢,(記得小時候就很會數鈔票,但,都是要拿去還肥料跟施料的錢)。美濃人很勤奮,吃苦耐勞,遇事咬緊牙渡過,不是十惡不做的罪人,饒了這些辛苦的農人吧!去抓危害社會的壞人吧!大家也都想有一口飯可吃而已,第一線的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好賺(天災時欲哭無淚),中盤買貴賣貴,所以希望政府長官高抬貴手可憐可憐辛苦的農人吧!
有多少人知道美濃 人口外移的程度 有多少人瞭解美濃人口高齡比的程度?不是在地人 不是務農人怎麼感受? 從台北看天下?在田邊看倒影? 你知道稻米田邊收購價? 你知道繳農會收購價?一甲地幾乎是一公頃年租金只要六萬塊 歡迎來試試! 你會知道收入會比比22k多多少 農民不是在搞行為藝術 是養家活口 知道美濃一般臨時工時薪多少嗎 知道外勞時薪多少嗎?水蓮農業只是縮影 期待只能看到架上產品的人 會瞭解務農人口平均年齡?能無限調高薪資吸引人力? 那幹嘛喊出22k 是誰壓抑了薪資所得? 只有農業嗎?台灣人口真的少到必需仰賴外勞?經濟過度於仰賴電子及服務業的環境 能重視農業? 看看農委會都是甚麼情況上新聞就能感受 經濟創造了貨幣 但貨幣控制了經濟 !
說到農委會就呵呵,驗出農藥本會負責,結果營養午餐青菜就殘留禁藥了。
農委會,你睡醒了嗎?
是的,”野蓮事件”只是反應非法顧用外籍人士的冰山一角,來台目的就是要賺錢,都是吃過苦的人家,顧主有需求(薪資給的未必低),主要是穩定性高,忍耐力強。
我是醫護人員,從事醫療工作已經快三十年,對外傭”非法”有一些見解,生病有時候來得突然,申請外傭條件非常困難,時間上銜接也讓一個家庭疲於奔命,真正有需求的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也有…很多把她們用在不適當的工作上的,申請時如果是”照顧病人”應該是主要,次要是輔助家事,但台灣似乎是顛倒了,使勁的用,發揮到極限,遇過好幾個兄弟一起出錢請的外傭,一家換一家的去打掃,家族的小孩一放學…像是安親班一樣,負責煮飯給小孩子們吃,洗一堆的製服…所以台灣對這塊…很多啦…事件發生了再檢討再說,沒人說就最好別鬧,申請很難,但一山比一山高,就是會利用很多管道去申請到,且用在那兒不得而知,但真的需求的就又求助無門,可憐!也迫於情急下找仲介公司找非法的先幫忙,那如果被抓到呢?是不是背上黑名?罰75萬的罪名?可悲~可笑~台灣
對於水面下的農作物迎應颱風災害小…..收成機械化是能研發的……學校研究開發技術沒人做?我來研究一下
Nymphoides hydrophylla 並非為各地(包含各國)具有長久食用歷史的食材。 亞蔬中心有不少不常見的蔬菜物種介紹http://avrdc.org/category/main-iv/,但是相關介紹頁面,似乎也沒有相關的比較深入的實用研究,比如細胞毒性,食用人群比如嬰幼兒、懷孕及哺乳期婦女,與常見藥物互動的研究細節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