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惠玲/飲食,帶我們打開窗看世界:給孩子的40篇美味情書

2015年六月,我離開媒體正職工作,轉為接案的自由工作者,說自由也不自由,只是時間多了點彈性。那年九月,小兒皮蛋上小學,每週二上整天課,中午要在學校用餐,究竟是吃營養午餐好還是帶便當好?左思右量,直到他一句「我想吃媽媽帶的便當!」終結了我的掙扎。

我在生活類雜誌工作十幾年,除了飲食線之外,也負責農業線的採訪,再加上自己本來就喜歡寫作與下廚,那麼,就來好好做便當吧!

一旦下定決心,我把這當做對我自己的承諾,若當天有採訪工作就挪到別天,再忙、稿子再趕,我都會撥出週二中午前的一小時做便當。職業病使然,每一次的便當都要有主題,跟節氣、食材、產地或是家庭故事相關,依主題我會寫篇文章,再請攝影師老公在簡易攝影棚「餐桌」拍攝便當,最後十萬火急(因為常常快來不及)送到皮蛋手上。

我稱它為「便當寫作計畫」,準備執行一年,一年後再換個寫作主題,但還是繼續做便當。沒有總編輯規定方向、沒有人知道會不會有讀者?我那時只是想寫,透過便當文,寫下我對飲食與生活的看法及信念。

resize_食育3 攝影李俊賢

從產地到餐桌的旅行故事

因為飲食記者工作及自身興趣,我有許多機會親身採訪各地的農牧畜產,看見四時運作、理解做事人看天吃飯的辛苦,家裡的冰箱、食物櫃裡,自然也經常是從產地購買直送的產品。

在餐桌上,我會跟皮蛋介紹,這白蘆筍是台南鹽水涂伯伯種的、這是南投金碧果園蔡大哥的無毒柑橘、這是天和伯伯在澎湖養的魚、這生菜是永豐餘在南澳農場種的,「這些地方媽媽都親自去看過,每一樣食材都經過很多人的努力才來到我們家,我把它們煮出來,請你要好好吃完。」

我們也經常讓皮蛋有機會看產地。有一次,長居國外的好友與她的異國老公返台度假,皮蛋爸帶他們去澎湖玩,參訪了天和漁場。皮蛋當時也跟著去,乘小筏巡遊在不同的海上箱網間。那刻,「天和伯伯」四字在他眼裡瞬間從平面變立體,此後家裡餐桌上的魚滋味,也變得更鮮活了。

resize_秋收4 攝影李俊賢

因為飲食,我們理解世界

我喜歡研究各國飲食文化,喜歡嘗試世界料理,因此冰箱、食物櫃總擠滿各種香料調味料,餐桌上也不乏我的實驗品。不管皮蛋愛不愛吃,我絕對不會因此放棄烹煮某道菜或食材,我總會說:「你嘗嘗看再說,看看是什麼味道,真的不喜歡我再幫你吃。」

味覺喜好是由家庭飲食習慣所形塑,我希望皮蛋藉由飲食去理解這個世界的多元文化,飲食不是好不好吃、飽不飽而已,更連結著土地生態、文化歷史、生活方式與意識型態。我喜歡在冬至時跟他一起搓湯圓、尾牙回阿嬤家吃刈包、除夕團圓夜當然也不能沒有年夜飯,必定要熱熱沸沸、鬧鬧滾滾。

飲食對我來說是一種語言、一種說故事的方式、一種安身立命之道,透過飲食,我和土地與世界相連。

resize_食育2 攝影李俊賢

飲食,是最美好的教養

一年的便當計畫,後來集結成書,這書裡的四十篇便當文主題天南地北,幾經討論,寫樂文化總編輯韓先生最後拍板定案將主題聚焦為「飲食,是最美好的教養」。我趕緊舉手說我不是教養專家,擔心大家誤以為我多麼會教小孩,他說,「身教就是最潛移默化的教養。」

啊!這點我同意,「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而我也相信,不管家人各自的工作或興趣是什麼,「吃飯」一定是家庭活動的「最大公約數」,一天就要重複好幾回。透過飲食,我確實把自己的價值觀、對生活的想法傳遞給皮蛋。

我也非烹飪行家,只是喜歡透過手作實現興趣,這條路學無止境,每天都有讓我手舞足蹈的新發現。我認為,每道食譜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翻轉變化後,打造成屬於自己家裡的氣味。

謝謝皮蛋,他總是開心拎著空便當盒回家,從不吝嗇對我表達感謝,為他做便當,確實是成就我自己。

resize_食育1 攝影李俊賢

媽媽的講究─讓節日與飲食成為厝內傳統

皮蛋出生後,我常想起自己小時候期待節日的心情,可以放假,又可以吃到阿嬤親手做的粽子、湯圓等各種米食。因此,我想跟著皮蛋再長大一次, 蘿蔔盛產時做蘿蔔糕、元宵搓湯圓、端午包粽子,循著時節找到安定力量。

【台味蘿蔔糕】

做蘿蔔糕時,在來米要先浸泡再打製成漿,跟著炒軟的蘿蔔絲加熱攪拌,整個廚房都是撲鼻的蘿蔔香。煎蘿蔔糕時外皮一定要煎至酥酥恰恰,內裡依舊軟嫩。若隱若現的白胡椒粉,不能沒有,也不能搶了蘿蔔味。

8 攝影李俊賢 017_01

[ 材料 ](可裝滿3 個無印良品寬11.5× 深19× 高5cm 的中型琺瑯盒)

在來米  300 克

水  480c.c.

白蘿蔔  約1 公斤

櫻花蝦  適量

調味料

油 適量

鹽 先加1.5 茶匙,試味後酌量再加

白胡椒粉  適量

香菜  適量

辣油  適量

[ 作法 ]

  1. 在來米浸泡約4、5 個小時。
  2. 蘿蔔刨絲。在來米瀝乾,放入果汁機,再加入水,打成米漿(直到完全看不見米粒)。
  3. 鍋中放油,蘿蔔絲入鍋微炒,加鹽與白胡椒調味(此時也可加入炒好的香菇、油蔥酥等配料),加蓋燜至半熟軟。
  4. 加入米漿拌煮至濃稠狀,倒入已抹油的琺瑯盒中,並在表層鋪上櫻花蝦。
  5. 電鍋中加入約3 杯水,至蒸氣冒出後, 入鍋蒸約25 ~ 30 分鐘(蛋糕測試針或筷子插入蘿蔔糕中不會沾黏)。放涼後脫模切片,再將兩面煎至金黃即可。
  6. 最後可視喜好撒上香菜及辣油。

1 攝影李俊賢 008_01

飲食是最美好的教養:給孩子的40篇美味情書

文字/游惠玲
曾任《商業周刊》〈alive生活專刊〉資深撰述,當過十多年的生活飲食線記者,上山尋夢幻土雞、下魚塭找絕美香魚、天剛亮要去挖白蘆筍、暗夜裡等火龍果開花,喜歡採訪主廚一探料理秘密,更愛和農夫交朋友。認為飲食是看見世界的窗,人與土地的故事永遠述說不完。很想下田,但肩無荷鋤之力,專注筆耕與弄鏟,現為不自由的自由工作者、十分滿足的皮蛋媽。

李俊賢/攝影
用影像和文字書寫,想豐富自己和別人的生命經驗。曾在報紙、旅遊雜誌、電視擔任採編、攝影。近年漫步攝影「教與學」的幽徑上。現為台藝大通識教育中心「現代攝影力」課程講師、眷村保存與紀錄人。剛好為皮蛋爸、拍得到吃不到的攝影師。

皮蛋/專業試吃員
目前為快樂小二生,專職便當試吃員,接到便當時最關心:「今天吃什麼?會不會很多?」愛吃葉菜、秋葵、青椒與甜椒,但不愛在菜裡看見的大蒜及洋蔥(媽媽只好想辦法讓它們在菜裡變身)。因為他這本書才誕生。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