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台灣沿近海漁業中相當重要的漁獲鯖魚,經研究發現其成熟體長有越來越短的趨勢,從過往的平均四十多公分一路下降至三十公分不到,除了讓魚價下跌重創漁民收益外,也成為資源枯竭的警訊之一。
為此,漁業署在2013年修訂《鯖鰺漁業管理辦法》,限制六月為禁漁期,希望讓海洋休養生息,然而連續執行多年後,鯖魚體型卻未見恢復,各界紛紛將可能的原因指向禁漁期的時間不正確,呼籲政府應針對現有的管制措施做調整。面對質疑,農政單位則強調目前還是以地方「自主管理」為優先,至於鯖魚禁漁期的調動,因需考慮多方因素,目前還尚在研議當中。
鯖魚為何長不大?據漁業署委託的「鯖鰺漁業資源調查報告」中指出,台灣近海花腹鯖的最大體長,從2004年的43公分一路下降到近年的37公分,關鍵就在2、3歲的成魚遭過度捕撈,鯖魚群體受到壓力,被迫提早性成熟,從2歲提前到1歲開始當媽媽,體長也連帶變小。
禁漁期訂在六月,但鯖魚2─4月產卵,保護效果有限
針對鯖魚產業進行多年研究的海大前校長李國添也指出,一般鯖魚產卵多在二到四月,而這段期間也是鯖魚最肥美的時候,漁民多會以俗稱「三腳虎」的扒網進行捕撈,不僅效率高、收穫量也豐,而五、六月則是小魚最多、成長最快的時段,當初漁民也是為了避開這段時間而自主休漁,最終漁業署才參考將六月訂為禁漁期,明載6/1-6/30禁漁,漁民不得在東北角海域(北緯24度以北之海域)進行捕撈作業,且離岸6海浬也是為禁漁區,百噸以上的鯖鰺漁船不得在台灣本島距岸12浬內作業。
儘管已訂出規定,並實行近四年,但時至去年九月,卻還有宜蘭漁民陸續捕獲拇指大的鯖魚,加上今年出現豐收價格滑落,為了讓漁業資源穩定,蘇澳區漁會也考慮於每年2月鯖魚產卵期自主休漁。
在外界將矛頭指向禁漁期時序不正確時,海龍王愛地球協會副理事長林于凱就解釋,我國禁漁期訂在六月,但彼時鯖魚已經產完卵了,要禁漁應該著重在三、四月的產卵期,好減低鯖魚的生存壓力;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也表示,禁漁應該與生殖期相配合才有較好效果,建議漁業署可以用漸進的方式來改變。
李國添:建議延長禁漁期,讓海洋休養生息
對於各方質疑,海大前校長李國添則強調,無論任何沿近海的漁業都應該管理,且該配合國際脈動去調整,因為鯖魚不只台灣抓、中國抓、日本也會抓,但整體來看中國渤海、黃海禁漁期三個月、日本更長達五個月,我們卻只有一個月,從資源學的角度來看,禁漁期間應有所調整。
他也指出,二月鯖魚就開始陸續產卵,但那時東北季風強,本就不適合捕魚,而三、四月又是關係到漁民生計的月份,綜合考量下來,或許可將禁漁期延長到五月或七月,才能讓海洋休養生息。
民間團體:應讓社會瞭解友善漁法的重要性
長期關注鯖魚問題的「海鯖廻家」團隊也同樣表示,現行法訂的禁漁期,原本就不會有鯖魚經過,對於生態復育並無幫助與成效,但針對過度捕撈一味苛責一線漁民也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因此現在已經發起募資(https://www.fishreturnocean.com/),希望透過「72 小時獨木舟勇渡黑潮」的行動等,鼓勵民眾追隨鯖魚洄游路線,從台灣划300公里到日本石垣島,一來加深大眾對鯖魚產業的認識,二來也能從中瞭解友善漁法對環境的重要性,才有辦法從根本改變鯖魚所遇到的結構性問題。
推動永續漁業的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則認為,目前針對魚體縮小和漁獲波動等問題,其實各界並沒有一個較完整的定論,因為傳統漁場附近海域可能受洋流、水溫、氣候等各種因素影響,導致魚群的分佈有很大變動,而像鯖魚這種跨界魚種的管理問題,幾乎全世界都會遇到,若要做好禁漁期的調整,除了參考科學依據外,更必須考量到國際間的狀況,做好協調,否則僅依靠一方的管理也難有成效。
漁業署:先以「自我約束」來管理,情況惡化再介入
然而面對禁漁期延長或調整,可能衝擊漁民生計,蘇澳區漁會則認為,繁殖期休漁的問題,各界有不同看法,將斟酌一線意見後再行研議,同時現階段也有如自主休漁等的管理措施,希望減少對海洋的負擔。
對於各界的要求,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表示,到底該選擇在產卵期禁漁,還是往後延長,會再多聆聽第一線的想法,同時參考足夠的科學數據後才會做出判斷,現階段漁業署較期盼相關團體以「自我約束」的方式來管理,不僅較有效率、漁民也不會有太多反彈,若情況持續惡化,政府才會思考以強制手段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