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縣市試辦學校午餐採用四章一Q安心國產食材已經一學期,今天(22日)食安辦公室、農委會、教育部、食藥署共同召開「學校午餐會議」,歷經近四小時討論,團膳業者紛紛提出試辦窒礙難行之處,矛頭指向「農政、教育、地方單位指令不同」令業者無所適從。
富邦文教基金會校園午餐專案計劃協同主持人高嘉鴻直言,「校園午餐採四章一Q國產食材一直都是農委會在推,但教育單位才是採購單位啊!農委會主管食材、是後端,教育單位才是採購前端,後端推前端怎麼推得動!」高質疑,若政府有心推動友善食材營養午餐,教育部不該再卸責,應扛起責任。
南韓自認營養午餐世界第一,台灣四章一Q食材比例低於10%
南韓免費供應中小學營養午餐,採用國產友善食材,拉抬農業也提升學童食安。日前南韓首爾市城北區學校午餐支援中心長李璸琶來台被問:「您覺得全世界哪個國家營養午餐做得最好」時,她自豪表示「我覺得是韓國,這個答案絕對不只是出於愛國。」相對於南韓專家自信,台灣團膳業者聽聞,訕訕自我解嘲,「要比的話..可能我們的菜餚數多一點吧,但品質恐怕是贏不了」
105學年度第2學期即將結束,新竹縣市、台中市、台南市、宜蘭縣、台東縣已經試辦學校午餐採用「四章一Q國產食材」一學期。農糧署三月份辦理情況資料顯示,六縣市中,以新竹市的四章一Q比率最高,為17.11%;但台南市的校園食材四章一Q比率卻僅有6.75%。
業者大呼困難,抱怨行政不同步窒礙難行
為何比例這麼低?「真要我們說,團膳要做四章一Q真的很難!不好做!」與會團膳業者細數配合試辦這一學期的窒礙難行之處,只能大呼「難!」新竹市李姓團膳業者指出,校方要求「洗選蛋」,但洗選蛋卻沒有QR Code,不能請領獎勵金;也有業者表示,各校蔬食日的日期不同,不好作業,能否請教育單位協助統一一天;甚至不少業者指出,有的學校簽約簽「應使用四章一Q國產安全食材」,「但本來不是說『應優先使用』嗎?」
此外,也有團膳廠商反映,前陣子梅雨釀災,不少大宗蔬菜都水傷,「當初不是說,如果有天災,會公告排除食材使用限制。」但雨災時從未見相關單位有發佈公告,而校方沒看到公告,一旦業者使用非四章一Q食材,校方就不收菜,「是要我們業者怎麼做!」
團膳業者問題包羅萬象,甚至討論起「客家小炒裡的芹菜算不算主要食材」,實屬枝枝節節,但這卻是團膳業者眼中攸關有沒有違約、校方為不會收、能否請領獎勵金的大事。
日前,富邦文教基金會校園午餐專案計劃協同主持人高嘉鴻私下表示,親自參訪韓國營養午餐之後發現,「其實韓國學校午餐限制沒有台灣那麼多!」食材由政府把關安全,校方就有更多時間變化餐點,「他們的青菜很少,但變化絕對比我們多。」反觀台灣學校,還要擔心食材安不安全。

食安辦主任坦承,農政單位、教育部規定不同
團膳業者紛紛跳出來反映農委會、教育單位、地方政府不同調。對此,食安辦主任許輔也坦言確有其事,像之前農委會說,若是採用四章一Q食材,業者就不用再驗農藥,檢驗工作由農委會負責即可,希望能降低業者成本負擔,「誰知道到了教育單位,覺得還是再驗一次好了,又要求業者檢驗,」導致成本又增加了。
團膳業者從農政單位得到解決食材問題的方案做法,但到了驗收、採購的教育單位,卻又是一套做法,團膳業者根本無所適從。
高嘉鴻:營養午餐該由教育部扛起來,不應推給農委會
高嘉鴻表示,「現在問題一直繞來繞去,不應該由農委會訂規則、告訴大家怎麼做啊!」教育單位才是最後執行單位,應該由教育部帶頭往前走。
「這次推校園午餐採四章一Q國產食材一直都是農委會在推,但教育單位才是採購單位啊!」高嘉鴻也直指問題核心表示,現在業者聽農委會可以這樣做這樣做,但到教育部又說不能這樣做,「但現在校園午餐還沒有歸到農委會管吧!」農委會主管食材、是後端,教育單位才是採購前端,「後端推前端怎麼推得動!」直言教育單位不該再置身事外。
「去年農委會副主委扛起『我在農委會為校園食材把關,我很認真!』的牌子,這個牌子很重……」高嘉鴻語重心長表示,也是時候該教育部部長、次長扛起牌子了吧,「否則教育部每次都推給民主、推給地方自治,教育部不能直接規定。」教育單位角色何在?

農委會:希望行政院釐清分工 教育部:帶回討論
面對公民團體紛紛呼籲教育部扛下校園午餐責任,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也直言,國產安心食材農委會絕對可以負責,至於四章一Q引發的問題,也可請行政院釐清分工;「但校園午餐這個議題……」或許該思考,真的只要地方自治、由地方政府自解決就好了嗎?
陳吉仲表示,目前學校午餐問題已經不是修修改改就能解決,也已經不是農委會可以負責的,「是不是要有一個統一的做法,值得討論。」可能需要食安辦或教育部出面討論。
各界嚴正呼籲教育部擔起「校園午餐主管機關」責任,帶頭推動校園食材採用四章一Q政策;對此,與會教育部國教署官員僅回應,「謝謝大家指教,會將這些建議帶回署內與長官討論。」

太棒了!終於將問題攤於陽光下,跨出改革的一大步! 謝謝貴社精彩的報導。
民以食為天,以身在學校末端的午餐相關承辦人員,我們真的深感痛心,我們的政府能否真的將這些需求整合並統籌規劃呢?很想跟這些長官們說,請問您們到國外考察的意義和向他國借鏡的目的,難道在踏回台灣的土地後就消失了嗎?
其實,不管是農委會還是教育部,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能有遠見並有超強執行力的中央政府能將這未來大業一肩扛起,別再互相推諉卸責…
不管是食材源頭的把關,食材品質的管制…等等,這些並非一位午餐秘書、一位營養師、一間學校、甚至是某一單位能夠肩負的重責大任,別再說為什麼韓國做得到,日本做得到,難道由眾多選民選出來的政府無法做到說服自己的子民嗎?
要讓孩子在學校吃的好又要讓家長放心,午餐收費的標準該要多少才夠吃到四章一Q的食材,先前推行的非基改食材,午餐費調漲不到5元就已經讓家長哇哇叫,現在若要執行四章一Q,到底該由政府全額補助或是要由家長買單,這中間該如何取得平衡點?
四章一Q固然是一個充滿「好意」的政策,但生產者能否確實執行,消費者能否全部買單…這中間有著太多曲折等著我們的政府來好好面對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