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的農場│土地的療癒力量 踏上豐富生命的旅程

九年前(2007年),我剛從哈佛碩士畢業,那個暑假,我面臨回台灣接受一份穩定工作、或是待在美國的抉擇。在哈佛的兩年使我油盡燈枯,過度用腦的結果,令我質疑理性思維的限制,被系統、體制把持的公共政策,使人感到疏離,我覺得自己離性靈層面非常遙遠,需要一段喘息的時間…。

曾經的自己與農業一點淵源也沒有,可是當我在搜尋可以從事的實習工作時,一個位在新罕布夏州的農場跳出我的電腦畫面,「我們是一個CSA(社區支持農業農場),提供社區食物,用有機的方法…」。訊息顯示他們在招募實習生,提供食與宿,這就是我要的。點進網頁,眼簾映入一個在依依秋水旁的倉庫與磨坊,古舊木頭的顏色,旁邊是火紅的楓葉,我決定寫信給她們。

農場隔天就回信,語氣輕快而熱忱,我有了一個農場之約。去之前總是要突破一些障礙,暑假中回台灣,面對一份薪水優渥的工作邀請,心裡卻放不下那個農場。爸媽始終不懂我為什麼拒絕,匆匆逃回美國。經過了一番拖延,總算能出發前往農場,在抵達的十二小時之內,我就光著腳在泥土上開始挖馬鈴薯了。

農場一角
農場一角

種菜需疏苗,社會也要減法

「在開始耕作前,我們用手一塊一塊的把田裡的石頭撿起來,以前的農人並沒有善待這些土地,我們向她道歉,在種植的前一晚,我們兩人在田邊露營,為田地作了一個儀式。」農場經理Abby 帶我進入農場。

她是個三十歲的女生,高瘦如一頭小鹿,曾經參加Peace Corp(和平工作團)在波蘭待了一年,這個經驗使她對金錢、社會制度有很多反思,回來以後念了一個與社會正義有關的碩士,然後就來當農場經理了。她說,人們只需要三件東西:衣服、住宅、食物,她認為人們已有足夠的衣服和住宅,「所以,我來生產食物!」

她示範如何採摘collard(綠葉甘籃),從外向內採,裡面的葉子還會長出來。我看到田埂裡細細的蘿蔔葉成排地生長,要把過密的蘿蔔拔除,這個動作叫thinning─疏苗,我嚐到了arugula(芝麻葉),辛辣而富香氣,還有捲葉包心菜、南瓜、櫛瓜。摘豆子是最詩意的,Abby說,可以站直身子摘取,我常常採著採著,忘記了時間……。

收成的瓜
收成的瓜

隱藏版的美國,社區支持農業的手工互動

這個農場是社區支持農場(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這意味著每個週末都會有會員來農場領取食物。我們把收成的蔬菜搬到農場小舖的木屋裡,各式各樣的青蔬瓜果鮮紅豔紫,一排排一格格地擺放,Terry(農場工作人員)在菜架旁放一把秤,旁邊再剪一束鮮花,陸陸續續來的人取走自己需要的食材。

他們多半是住在附近的鄰人,相當和善,取菜的時候也相互問候、閒聊、交換食譜、問問農場的狀況、跟工作人員噓寒問暖,小孩子自在跑走,氣氛相當和樂。有時,他們也幫忙下田,我曾經遇到- 現在都忘了名字了,一位長髮辮女子來幫忙摘菜,她每次來都會帶自己做的派與我們分享,另一位工程師幫忙播種菠菜,一位肌肉先生除草超有效率……他們都形成農場的一份子,跟工作團隊打成一片。

我很快就發現一個隱藏版的美國,不同於麥當勞、星巴克、百貨公司的商業世界。在農場的書架上,有一本《克拉克夫人的鄉村指南》,裡面有從做果醬到養蜂等鄉村生活所有必備的技藝指南,我跟幾個實習生─Jeff(滿面鬍渣的森林系男生,從頭到尾都在戶外露營,效法梭羅)、Jennifer(滿頭澎髮有點龐克加嬉皮的女生)還有Abby輪流煮飯,傍晚就到雞舍的溝槽拿雞蛋,用當天收成的青菜作料理,用鑄鐵鍋煮飯,我也很快學會手揉麵包,在深夜看顧著麵團醱酵,烘烤後變成一條條麵包,作為下個禮拜份量的食物吃。

作麵包給下一週當糧食
作麵包給下一週當糧食

有理想也有實務運作機制

我工作的地方是個有機農場,還不算生機互動農業(BD,Biodynamic),但是有靈性的理念。來幫忙的Terry和Hugh,是老一輩的嬉皮了,曾經騎著腳踏車跨越美國反對核電的那種。還有Charlie,可愛的農場主人,他是康乃爾大學農學博士,後來回鄉當高中老師,這塊就是他爸爸留給他的。Charlie大約六十歲,個性有點瘋狂而不可思議,也許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支持和推動CSA。

另外,農場還有四、五個人時常到來。他們叫做核心團體,負責農場的營運,協助財務、推廣等事項。大概每兩個禮拜會來一次,這通常也是個充滿烤餅乾、小點心的溫暖時刻,他們討論:什麼時候招募會員、時間表、籌備活動、農場的發展與財務、編寫電子報。

例如,有一次我看到一張excel表單,裡面詳細地把農場明年所需的開支列出來,稅、工具、種子、人員等,大家並且討論會員的費用如何調整、怎樣更有效率等。

農場的生機療癒,讓我可以邁向下個旅程

農場裡的工作很多,挖完了田裡的馬鈴薯,就開始無窮無盡的除草、為田畦鋪上稻草、在上面灑上馬糞混攪(馬糞是由隔壁馬場來的)、建立明年農場的肥份(因為農場不用其他肥料)。

我很快就發現,農場的確是一個學校,好多有意義的對話都在田間聊天時發生,大家通力合作搭了溫室,在工作中Hugh教我應用力學原理搬動重物,我跟Abby、Jeff一起搭了豬舍,我第一次揮舞著錘子,蓋了豬的房子,很快就有兩隻小豬入住,見到了人就抽動著鼻子挨過來。

農場另外還辦理收穫後的節慶,請很多小孩來參加,Terry製做手工冰淇淋,Charlie開動水磨坊,早期新罕布夏州以生產蘋果著名,農場湖畔就有磨坊以水力切割木頭來做蘋果桶。我們現榨蘋果汁,一家準備一道料理。

正在蓋豬舍
正在蓋豬舍

我想說的是,農場跟四周的社會是有很多連結的,Terry會去隔壁牧場拿牛奶,裝在牛奶罐裡供農場小舖的顧客購買。我們到其他農場吃早餐,在農夫市集擺攤,參加當地學校的活動,農場成員也成立樂團,到餐廳表演。農場很活躍,而且把這種參與的機會分享給實習生。

當然,CSA並不是完全沒有問題或限制,經理人跟實習生會吵架,經理人跟農場主人之間也經歷一場世代、觀念的拉鋸,核心團體有時候看起來很疲累,大家在各自的家務和工作之間沒有辦法參與太多農場的營運,經濟不景氣的感受正慢慢傳到農場……,紛紛擾擾,農場在體制、人際關係之間摸索她自己的路。

但總而言之,我一定是感受到了些什麼,在田野邊,有潺潺小溪流經,我看著候鳥度冬往南飛去,金色的田野、火紅的楓、土地的生命力、農場的生機一點點療癒了我,讓我覺得自己準備好邁向生命的旅程。

翻譯《明日的農場》接觸豐富生命經驗的可貴

有一次,我們請來崔葛·果戎(Traguer Groh)─《明日的農場》作者之一來演講,這本書以美國CSA(社群支持農業)經驗為範本,書寫九個充滿開創精神的農場,其建立、轉型、困頓、思索、突破、成長、前後十餘年的故事追蹤,足以引領我們踏上「明日農場」追尋之路。

我記得他是一個微胖、臉色紅潤的德國老農夫,興高采烈地與我們分享CSA,和生機互動農法的概念。結束之後,我不知哪根筋不對,去問他這本書是否已翻譯成華文,若沒有我是不是可以進行此事。他很高興地回答他的書還沒有華文版,若有機會很想介紹給華文讀者。

Traguer Groh來訪
Traguer Groh來訪

這本書不是大家熟悉的「how-to」實用手冊,而是從人類生活的基礎、社會脈絡出發,其人文精神和社會價值,可以說是一種文藝復興式的努力。書中包含CSA社群、經濟、文化的各種面向,不只歌頌CSA的美好,也分析它的挑戰,尤其講到農場聯盟、企業或學校支持型農業、土地信託等,我相信這些都會是未來農業要發展的方向。

我覺得台灣可以像美國Biodynamic Association一樣,發展出有系統的兩年實習生培育課程,是串連各個農場的,並且以公正客觀的機制保障實習生、農場雙方。不管是透過獎學金前往美國、英國等地實習,或是協助台灣發展健全的農業實習機制,我更希望看到制度化的土地、人事、經營安排,讓農場能永續經營、傳承。

我想這段經驗給我的,是讓我認知到:幫助一些年輕人可以接觸到這種豐富生命經驗的可貴,這是我想做的事。

《明日的農場──社群支持農場,農場支持社群》由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出版,詳細資訊可以點此閱讀

(原文刊登於 〈一釐米季刊 第13期〉)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