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水果只因為過熟、長得不好看、不符合標準……很多很多理由而在選果過程中被淘汰。」為賦予醜蔬果新生命,大型通路家樂福與社會企業鄰鄉良食共同合作,宣布「醜果雪酪」正式上市,首波推出火龍果、鳳梨、香蕉牛奶三款、共計12,000支雪酪冰棒。
家樂福公共事務服務部北北區經理張君鴻表示,每售出一支就將減少48克剩食浪費,同時每支產品將捐出2元給雲林食物銀行,盼以此延續續食精神。
鄰鄉良食:大型截切場收購格外品水果,加工製成冰棒
鄰鄉良食創辦人譚景文表示,今年香蕉量多、蕉價已崩盤;火龍果從今年六月開始價跌,鳳梨生產狀況也不錯;因此目前,鄰鄉良食從產地向農民收購醜鳳梨,另向大型截切場收購不合規的火龍果、香蕉「格外品」,進行初級加工、製成雪酪冰棒後,再與家樂福通路聯名,以反食物浪費品牌「O’Gaspi 鄰鄉良食」為名、對外銷售,「可以說我們這次把生產、截切、銷售的上中下游串聯在一起,」串成「減少食物浪費區塊鏈」。
鄰鄉良食不僅從產地購入醜果,更向截切場收購不合規水果,「因為我們發現,在截切場也會出現少量浪費。」譚指出,餐廳、超市、超商等通路往往依賴截切場處理食材,以利後端利用,「但像是香蕉,超商就會規定標準彎度、長度、甚至黑斑情況。」若不合規定,往往會被打掉、廢棄,「有的大型截切廠,一天就會廢棄一、兩百公斤的醜香蕉。」累積下來也是驚人數字。
果肉含量60%,醜蔬果做冰棒仍好吃
「但其實這些醜果食用起來還是很好吃。」譚景文表示;家樂福全國公關經理何默真也附和,要努力不讓醜蔬果在源頭就被丟棄。於是現家樂福與社會企業鄰鄉良食合作,從產地購買醜蔬果,再於截切場加工成果肉含量60%的雪酪冰棒,以減少源頭浪費。
至於首波購入多少醜果進行加工?家樂福公共事務服務部北北區經理張君鴻表示,目前至少與十幾位農民配合,購入香蕉、鳳梨、火龍果醜果共計720公斤。
「續食計劃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從生產到零售,每端都可以減少浪費。」何默真表示,而研發醜蔬果加工食品的概念源自於去年颱風所造成的慘重災損,「當時颱風一掃,把柚子掃成落果,熟度、甜度也都還不夠,根本賣不出去。」眼看農民整年心血就要歸零,才想到可將柚子落果加工成果醬,延續柚子落果生命。
何默真表示,「加工產品研發」或許不失為續食解方,「農民當然也希望醜蔬果能變成新產品、有新生命,」醜果雪酪應運而生。家樂福首波推出火龍果、鳳梨、香蕉牛奶三款、共計12,000支醜果雪酪,每支售價29元,鄰鄉良食與家樂福基金會將捐出2元給雲林食物銀行,盼以此延續續食精神。
另外,張君鴻也表示,雖然目前僅推出火龍果、香蕉牛奶、鳳梨三種口味,但未來也會隨季節、產季研發醜果雪酪新口味。
家樂福自身「剩蔬果」是否也能運作?何默真:概念不同
另外,家樂福超市也會產生剩蔬果,是否也可能投入剩食再製?何默真說,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醜果雪酪是要解決生產端的剩食浪費,因為很多醜蔬果在生產端就因為不合規就直接被打掉,再加工就是為了賦予這些醜蔬果新生命,以新面貌進入市場。
至於家樂福銷售端所產生的剩蔬果,家樂福會提供給合作的食物銀行、社福團體,否則這些零售端產出的剩蔬果若要重新收回、再加工會成本太高。
(本文為財團法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 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