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圓、黑輪等食品摻有工業用順丁烯二酸,有專家表示,吃進含有順丁烯二酸的添加物可能造成腎臟病變,各國都不允許加在食品,但衛生署長期放任業者使用修飾澱粉卻沒有具體管控,除了順丁烯二酸,可能還有許多不該加的化學添加物流入食品,這次查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
順丁烯二酸小檔案
順丁烯二酸又稱馬來酸,分子式HO2CCH=CHCO2H。它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為工業原料,在工業上當作樹脂、殺蟲劑的穩定劑以及染色助劑及油脂防腐劑。本身毒性不強,但和其他物質結合後,容易於體內堆積,造成腎臟負擔。在「歐盟危險性符號」中被列為「有害Xn」。
工業用順丁烯二酸早已流入食品界
衛生署前天公佈五件粉圓、黑輪、板條,摻雜未經許可的工業用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含量由高到低分別為:天祐食品「關東煮黑輪」檢出496ppm、長勝食品「冷凍正宗黑輪」481ppm、日正食品「波霸粉圓」386ppm、蓮發食品「九份芋圓地瓜圓」352ppm、蓮發(樺)食品「美濃板條」46.4ppm。源頭分別來自協奇澱粉廠及怡和澱粉有限公司。
不願具名的專家表示,將順丁烯二酸當成「食品添加劑」,是業界公開的秘方;因為順丁烯二酸就像「公關經理」,可連結不同的化學物質,是很好的架橋劑,倘若化製澱粉要有Q的特性,就加過氧化物;要均質,加乳化劑;要脆,加磷酸鹽;市面上加了修飾澱粉的食品,恐怕很多都含有順丁烯二酸。
衛生署長期放任,順丁烯二酸早就流入各種食品加工,這次查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儼然塑化劑翻版。
食品管理漏洞(1):相信業者「自律」,事後也未處置
目前可合法使用在食品的化製澱粉有21種,但衛生署未明定使用劑量。<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中只簡單表列:「本品可於各類食品中視實際需要適量使用。」
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日前接受上下游記者採訪表示,天然澱粉屬於原料,廠商本來就可自行調配用量;經過化學修飾的澱粉,衛生署才會納入食品添加物加強管理,「但管理有很多種方式,不一定需要規定用量,」經過化學修飾的澱粉價格高昂,「一般廠商會自行考量成本,不會加太多。」
長庚醫院腎臟科臨床毒物科醫師林杰樑質疑,「廠商自己不會用太多,就不用管嗎?」他認為,不管是天然的或化學修飾澱粉,有無殘留、對人體的健康影響,都還需要更多實驗和討論,主管單位不能因為廠商會自行考量就不訂使用量,「這樣是要民眾自求多福嗎?」
此外,衛生署相信業者自律,但日正食品從米粉、米穀粉都被檢驗出米含量過低,衛生署事後卻未有任何處置,還幫業者背書說玉米澱粉是天然原料,食用無虞;此次日正的粉圓又被抽查到含有工業澱粉,一家公司三條食品線出問題,難道僅是巧合的特例嗎?
日正食品從米粉、在來米粉至粉圓都出問題。
食品管理漏洞(2)複方食品添加物不必登錄
食品添加物分為「單方」與「複方」:台灣規定只有單方要強制登錄;許多不肖業者,便將工業級原料和合法單方混在一起,形成複方、逃避登錄查驗,形成一大安全漏洞。
此外,衛生署也只針對最上游的食品添加物廠商查驗登錄,這次違法的兩家公司,皆不在查驗名單中,還有成千上百家小型食品添加物廠,都未經登錄,漏洞之大,可想而知。
食管局食品組副組長馮潤蘭表示,<食管法>修正草案已送立法院,未來只要使用食品添加物的廠商,就要強制登錄,但還是不考慮強制登記複方。她強調,如果單方A、B、C都合格,A+B+C也會合格,「壞人只是少數」,衛生署正在研擬如何加重刑罰。
衛生署應全面徹查化製澱粉、儘快修訂食管法
衛生署強調,這次在粉圓等查驗出來的順丁烯二酸,急毒性不強,也沒有致癌性;但林杰樑指出,順丁烯二酸又稱馬來酸,在工業上當作粘膠、樹脂、殺蟲劑的穩定劑,食用過多會傷害腎小管,造成腎臟病變,一丁點都不能加。
不具名的專家也表示,順丁烯二酸本身毒性雖不強,但和其他物質結合後容易在體內堆積,造成腎臟負擔,世界各國都不允許加在食品中。
若真如專家所言,食品中恐怕還充斥著許多工業原料,毒性也不像衛生署所言的那麼樂觀,衛生署除了要將「沒有說的事」說出來,更該全面徹查化製澱粉,不要一再抱著大事化小的心態。
林杰樑和立法委員林淑芬也同聲表示,光加重刑罰不夠,應該回到源頭管理,將複方登記納入法規,同時還要加強抽查,別讓法規空懸,徹底杜絕黑心食品。
米粉粄條粉圓都有問題,讓人擔心其他食品。可否請查冬粉、米苔目等台灣人常吃的加工品是怎麼做出來的?
聽到我們國家的堂堂食管局官員講下面這段話,把複方化學物質A+B+C 當成算數1+1+1=3來看,請各位化學專家們評評理呀,這種光明正大的偽科學應該不難打臉吧 :
食管局食品組副組長馮潤蘭表示,<食管法>修正草案已送立法院,未來只要使用食品添加物的廠商,就要強制登錄,但還是不考慮強制登記複方。她強調,如果單方A、B、C都合格,A+B+C也會合格
誠如食管法系列三的業者所說(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28400/),放任許多不具化學專業背景的業者自行輸入和調製複方,或放任有專業化學背景卻用專業來走歪路鑽漏洞賺暴利的業者,塑化劑毒澱粉會一直源源不絕:
曾擔任化工與食品原料進出口業務多年、並在昱伸、賓漢塑化劑起訴案中做證的鄭名凡解釋,在複方的保護傘下,業者不願提供成分的主因是因為會揭露成本,「會被客戶砍價,」;然而,他更憂心的是放任不具化學專業背景的業者、依經驗、口傳知識自行以工業級成分調製複方食品添加物,「單方加單方並不是1加1等於2,很有可能會起化學變化、產生未知的毒性。」他認為無知業者對民眾健康造成的傷害,恐怕不下於惡意參假的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