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全台最大農藥漏洞 |檳榔共業三十年
  • 專題前言
  •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

    01 蜂屍滿山谷

    02 用藥黑白來

    03 毒門秘方重金屬

    03 毒門秘方重金屬

    04 黯然傳統紅白灰

    05 政府裝瞎三不管

    06 致癌殺手

    07 嚼檳者剖白

    08 毀山滅林的代罪羔羊

    09 浪子回頭

    Trending Tags

  • 自成秩序的檳榔江湖
    03 價格越管越亂

    【自成秩序的檳榔江湖】 前言

    01 進口打亂江湖秩序

    01 進口打亂江湖秩序

    02 產銷模範生的秘訣

    02 產銷模範生的秘訣

    03 價格越管越亂

    03 價格越管越亂

  • 檳榔產業的未來
    檳榔樹下種咖啡,剛好提供咖啡需要的半遮蔭環境,故無需砍除檳榔(攝影/蔡佳珊)

    【檳榔產業的未來】前言

    邱銘松是屏東檳榔轉種可可的先驅(攝影/Foodbank)

    01 轉身的可能─平原

    02 轉身的可能—山坡地

    02 轉身的可能—山坡地

    03 荖葉:走自己的路

    03 荖葉:走自己的路

  • 被遺忘的「白歷史」
揭開全台最大農藥漏洞 |檳榔共業三十年
  • 專題前言
  •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

    01 蜂屍滿山谷

    02 用藥黑白來

    03 毒門秘方重金屬

    03 毒門秘方重金屬

    04 黯然傳統紅白灰

    05 政府裝瞎三不管

    06 致癌殺手

    07 嚼檳者剖白

    08 毀山滅林的代罪羔羊

    09 浪子回頭

    Trending Tags

  • 自成秩序的檳榔江湖
    03 價格越管越亂

    【自成秩序的檳榔江湖】 前言

    01 進口打亂江湖秩序

    01 進口打亂江湖秩序

    02 產銷模範生的秘訣

    02 產銷模範生的秘訣

    03 價格越管越亂

    03 價格越管越亂

  • 檳榔產業的未來
    檳榔樹下種咖啡,剛好提供咖啡需要的半遮蔭環境,故無需砍除檳榔(攝影/蔡佳珊)

    【檳榔產業的未來】前言

    邱銘松是屏東檳榔轉種可可的先驅(攝影/Foodbank)

    01 轉身的可能─平原

    02 轉身的可能—山坡地

    02 轉身的可能—山坡地

    03 荖葉:走自己的路

    03 荖葉:走自己的路

  • 被遺忘的「白歷史」
很抱歉,找不到任何文章,請試著用別的關鍵字搜尋看看,謝謝!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揭開全台最大農藥漏洞 |檳榔共業三十年
很抱歉,找不到任何文章,請試著用別的關鍵字搜尋看看,謝謝!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三十年

撰文:蔡佳珊
2019 年 7 月 8 日
在 專題前言

成千上萬的蜜蜂在地上抽搐而亡,死因是農藥中毒,蜂巢中發現檳榔花粉。《上下游》記者循線直追,竟然闖入了草莽龐大的檳榔王國。

穿梭在密林中,我們赫然發現政府對檳榔的「三不政策」:不輔導、不鼓勵、不禁止,使得整個檳榔產業長年處於無政府狀態,猶如一張鋪天蓋地的黑網,羅織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歷史共業,牽動全島生態環境與數十萬人的生計。一口氣將黑網掀開,驚見十多項農藥、四項重金屬殘留,爆點處處,但也挖出意外礦藏。台灣島上有四萬公頃的檳榔園與我們同在,相當於1.5個台北市大,不管你吃不吃檳榔,都必須關注。

爆點一:全台第二大作物,噴藥沒人管

檳榔是台灣僅次於稻米的第二大作物,是「果品」之首。政府明知農民有用藥需求,卻完全沒有任何推薦用藥,等於「種檳榔不能噴藥」,毫無規範更無輔導。農民只好「自由發揮」,農藥行開什麼就噴什麼。《上下游》到中南部產區採樣檳榔、荖葉和死亡蜜蜂送驗,發現農藥殘留驚人,一長串藥名猶如農藥雞尾酒,並出現芬普尼禁藥,一個荖葉樣本更殘留高達19種農藥,違法超標鐵證如山。

四萬公頃農地的用藥行為全無管制,不只蜜蜂無辜遭殃,更造成巨大的生態浩劫,漫天噴藥的農人也身受其害;末端亦無抽驗把關機制,吃檳榔的百萬人毫無防備暴露在農藥風險下,尤其檳榔會上癮,重度嚼食者所在多有。

爆點二:重金屬殘留與不明添加物

檳榔必搭配紅灰、白灰一起吃,《上下游》從台灣的北、中、南抽樣,將檳榔和紅、白灰送驗。由於懷疑其中含有毒物質,但成分不明,故而決定檢驗危害甚深的重金屬。結果赫然發現,檳榔確實有重金屬殘留,其中的鎘和砷是一級致癌物,鉛則是2B級的可能致癌物,讓檳榔毒上加毒。紅灰、白灰單獨送驗的樣本,鎘、鉛、砷濃度更高,甚至驗出汞。

而為了讓檳榔保持嫩白爽脆、甘香可口,瓶瓶罐罐的化工原料更堂而皇之進入檳榔產業鏈,記者上網購買到漂白劑、嫩果粉、軟絲水、Q寶……琳琅滿目卻標示不清,無從辨別成分。

同樣的,政府再度以「檳榔致癌」為藉口,撒手不管視而不見,將檳榔摒除在食品管理範疇之外。

礦藏一:產銷井然有序,堪稱農作物模範生

檳榔長年在野,產銷體系卻運作完美,不論盛產或減產,農民都賺得到錢,年產值高達114億,這跟其他農作物屢屢供需失衡,形成強烈對比。檳榔到底是怎麼辦到的?《上下游》入山直探檳榔價格決策中心:「菁仔聯誼會」。

嘉義中埔菁仔聯誼會是國內最早成立的盤商組織,在檳榔產業中最具威望,而最大產地縣市南投,也有許多檳榔園是由嘉義人當年過去開墾經營,故而南投與嘉義共同決定價格,中埔菁仔聯誼會可說是「喊水會結凍」。

記者深入會中,親炙檳榔江湖的一線操盤手,暢談供需平衡心法,並帶回產業最前線的「綠金」製造現場。

礦藏二:檳榔轉作非夢事,彷彿若有光

爹娘不疼的浪子有可能回頭嗎?政府長年忽視,即使推動廢園轉作,也力道微弱、成效不彰,但檳榔產業下滑,勢必要面對轉型。經過多年摸索,山坡地和平原區各自找出一條可行之道,苦茶、咖啡、檸檬、可可的豐富多元滋味,逐漸開花結果,取代檳榔的辛辣苦澀。

背負著致癌與毀山滅林兇手罪名,檳榔真的罪該萬死?其實專家各有不同見解。不過二十多年來檳榔聲名狼藉,如同抹不去的猩紅污漬,被文明社會放逐邊陲。

這個備遭冷落唾棄的罪惡之果,卻是勞動階級的醒腦大補丸,是暗夜的運將、揮汗的工人、海上的漁民,最可靠的夥伴。我們也聆聽了嚼檳者的剖白,明知飲鴆止渴,為何不得不吃?少有人認真過問,政府更是裝瞎。

《上下游》訪問農委會、食藥署、國健署各相關單位,農委會坦承檳榔沒有合法用藥,把責任推向食藥署沒有制定標準,食藥署則把檳榔排除在「食品」之外,一再跳針:「如果政府去管、去抽驗,民眾就會以為檳榔是食品,可以吃。」而國健署無奈表示:檳榔沒有納入《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確實是個漏洞。

省工好顧、利潤佳、農藥沒在驗、加工和通路都免操心,對日益衰老的農村來說,還有比檳榔更理想的作物嗎?但口腔癌罹患人數年年成長,十有八九是嚼檳榔,多少壯年人口因此顏面傷殘甚至喪命,又怎能輕忽其貽害?

《上下游》記者跑遍南投、嘉義、屏東各大檳榔產地,遍訪各方說法,爬梳海量資料,還請出了淡出江湖多年「阿秋檳榔」幕後傳人現身,為您重塑模糊神秘的檳榔產業面貌,釐清檳榔與島上人民的愛恨恩仇。

檳榔小檔案:

檳榔是全台第二大作物,面積僅次於水稻,近4萬3千公頃的檳榔園,相當於1.5個台北市大,主要分布在南投、嘉義和屏東。檳榔年產量超過10萬公噸,年產值高達114億新台幣,以此產業為生者約六、七⼗萬⼈,全國約有百萬的嚼檳者。

專題製作團隊

  • 採訪寫作:鄭傑憶、蔡佳珊、林珮君、劉怡馨
  • 攝影: 蕭禾秦、方仕帆、蔡佳珊、林珮君、劉怡馨、鄭傑憶
  • 影像拍攝:劉啟稜、蕭禾秦、方仕帆、蔡佳珊
  • 專題編輯:蔡佳珊、鄭傑憶
  • 美術編輯:蕭名宏
  • 影片旁白:呂培苓

【本專題由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下一篇文章

01 蜂屍滿山谷

留言 9

  1. 廖庭緯 says:
    5 年 前

    這系列文章很棒,謝謝你們這麼認真報導。

    • 上下游駐義大利特約記者 鄭傑憶 says:
      5 年 前

      謝謝鼓勵。上下游夥伴的團結努力,還有受訪者分享的經驗與看法,才有這樣的成果。

  2. 柏狗 says:
    5 年 前

    為什麼政府機構明明知道這是個漏洞還不改進…
    是因為不想負責,不想承擔責任,怕被處罰嗎?
    我不然懂,難道政府真的不見棺材,不掉淚嗎?

  3. 孫一信 says:
    5 年 前

    很棒,很重要的報導

  4. chen1999 says:
    5 年 前

    報導很棒,但政府呢 ? 無論是立法或行政機關,明年大選前,【不輔導、不鼓勵、不禁止】持續進行中……

  5. 吳朵朵 says:
    5 年 前

    真的很棒的報導 第一次了解到原來檳榔也有農藥 雖然完全沒有吃檳榔

  6. yumacc says:
    4 年 前

    這報導真的很棒,應該要廣傳讓大家重視

  7. yuan says:
    4 年 前

    謝謝你們 非常用心的報導 加油

  8. 陳星杰 says:
    2 年 前

    那麼多人要如何轉業。

為什麼要關心檳榔?三分鐘看專題

閱讀專題導言

Part 01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

01 蜂屍滿山谷

2019 年 7 月 8 日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

02 用藥黑白來

2019 年 7 月 8 日
03 毒門秘方重金屬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

03 毒門秘方重金屬

2019 年 7 月 18 日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

04 黯然傳統紅白灰

2020 年 7 月 17 日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

05 政府裝瞎三不管

2019 年 7 月 8 日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

06 致癌殺手

2019 年 7 月 8 日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

07 嚼檳者剖白

2019 年 7 月 29 日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

08 毀山滅林的代罪羔羊

2019 年 7 月 8 日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

09 浪子回頭

2019 年 7 月 10 日

Part 02 自成秩序的檳榔江湖

03 價格越管越亂
自成秩序的檳榔江湖

【自成秩序的檳榔江湖】 前言

2019 年 7 月 8 日
01 進口打亂江湖秩序
自成秩序的檳榔江湖

01 進口打亂江湖秩序

2019 年 12 月 6 日
02 產銷模範生的秘訣
自成秩序的檳榔江湖

02 產銷模範生的秘訣

2019 年 7 月 8 日
03 價格越管越亂
自成秩序的檳榔江湖

03 價格越管越亂

2019 年 7 月 8 日

Part 03 檳榔產業的未來

檳榔樹下種咖啡,剛好提供咖啡需要的半遮蔭環境,故無需砍除檳榔(攝影/蔡佳珊)
檳榔產業的未來

【檳榔產業的未來】前言

2019 年 7 月 8 日
邱銘松是屏東檳榔轉種可可的先驅(攝影/Foodbank)
檳榔產業的未來

01 轉身的可能─平原

2019 年 7 月 8 日
02 轉身的可能—山坡地
檳榔產業的未來

02 轉身的可能—山坡地

2019 年 7 月 17 日
載入更多

被遺忘的檳榔「白歷史」

2019 年 7 月 9 日

在台灣,沒有任何農作物像檳榔一樣,集千年恩怨情仇於一身。這小小果實既飽含能量又包藏危險,角色百變。它是人與神之間的信物、是江湖交陪必備禮數、是造就經濟起飛的綠鑽,...

揭開全台最大農藥漏洞 |檳榔共業三十年

本專題由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法律顧問:法瑪國際專利法律事務所

認識上下游

  • 認識我們
  • 聯絡我們
  • 贊助上下游新聞
  • 隱私權保護

內容頻道

  • 上下游新聞
  • 上下游市集
  • 上下游副刊
  • 食農搜查線 Podcast

© 2019-2024 上下游 News & Market

很抱歉,找不到任何文章,請試著用別的關鍵字搜尋看看,謝謝!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 專題首頁
  • 專題前言
  • 政府怠惰,檳榔共業
    • 01 蜂屍滿山谷
    • 02 用藥黑白來
    • 03 毒門秘方重金屬
    • 04 黯然傳統紅白灰
    • 05 政府裝瞎三不管
    • 06 致癌殺手
    • 07 嚼檳者剖白
    • 08 毀山滅林的代罪羔羊
    • 09 浪子回頭
  • 自成秩序的檳榔江湖
    • 【自成秩序的檳榔江湖】 前言
    • 01 進口打亂江湖秩序
    • 02 產銷模範生的秘訣
    • 03 價格越管越亂
  • 檳榔產業的未來
    • 【檳榔產業的未來】前言
    • 01 轉身的可能─平原
    • 02 轉身的可能—山坡地
    • 03 荖葉:走自己的路
  • 被遺忘的檳榔「白歷史」
  • 上下游新聞
  • 上下游市集
  • 上下游副刊

© 2019-2024 上下游 News & 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