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檳榔締造了114億台幣的年產值,但吃檳榔罹癌的經濟損失也有105億。政府以致癌之名追殺檳榔,但成效不彰,台灣男性口腔癌的發生率世界第一。校園反檳政策推行多年,2017年半數縣市青少年的嚼檳率逆勢成長,台北市更出乎意料連續三年上升。
隸屬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所(IARC)在1987年認定嚼食含菸草的檳榔塊、同時吸菸與嚼食檳榔塊有致癌風險,敲響警鐘。2003年宣布光是檳榔子也是第一級致癌物,算是判了死刑。
反檳健將韓良俊:檳榔不只亡國,還滅種
台大牙醫系名譽教授韓良俊1972年自日本學成歸國後,在門診眼見口腔癌病人明顯增加,而且八、九成是檳榔嚼食者,驚覺個別治療無法遏止快速成長的病例,帶著一股使命感向檳榔宣戰,曾因擋人財路遭到威脅。年過八旬的他腰桿依舊挺直,溫文儒雅說著,「我不是要一直講檳榔壞話,而是要讓大家知道科學證據。不能因為害怕得罪業者就不講。」
醫學日新月異,一些口腔癌患者在臉部動過手術後還能倖存,但從此過著「沒面子」的生活,顏面受損,講話口水直流。韓良俊說了重話,「檳榔不只亡國,還滅種。」罹患口腔癌的幾乎都是青壯年的男性,位居30到59歲的男性癌症第一名。一人失去健康,全家失去經濟支柱。
檳榔致癌的路徑有二:一是直接造成細胞變異,會出現白斑;二是先造成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韓良俊指著雜誌上的圖片仔細解說,「只有嚼食檳榔才會引發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這就像肝硬化,很容易變成肝癌。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不會再長出正常的細胞。」很多紅唇族因為嘴巴張不開,淪為「有口難言」。
雖然多數嚼食者沒吞下檳榔,但多少還是有汁液往喉部、食道流,一些人為了展現豪邁的男子氣慨,更是直接嚥下檳榔汁。韓良俊在看診時發現,有的人連懸壅垂都有病變,證明檳榔汁的致癌性很高。也就是說,除了檳榔纖維粗糙摩擦口腔黏膜的物理作用外,還有檳榔汁的化學作用可能引發咽癌、食道癌。
不少人認為,檳榔嚼塊的問題來自稀奇古怪的添加物。韓良俊堅持,檳榔子本身就會致癌, 在分子生物實驗中萃取出的檳榔子成分會弱化細胞修復能力,因此引發癌症。
不吸菸的紅唇族樣本少,沒人只吃檳榔子
國際癌症研究所把檳榔子列入第一級致癌物是因為「檳榔子是各式檳榔嚼塊的共同成分,而且動物實驗有充分的致癌證據。」至於對人類的風險則表現在,「檳榔子會造成口腔黏膜下纖維化,而這是致癌的前兆。」
從流行病學的觀點出發,陽明大學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教授劉宗榮指出,「問題在於,幾乎找不到只吃檳榔子的人。」缺少足夠的樣本直接證明檳榔子在人類的致癌機轉。至於在動物的實驗,也因為老鼠不能直接吃檳榔,都是萃取一些成分實驗。理論上應該進行整顆檳榔的萃取物實驗,但研究難度太高,很少人成功。
不只石灰、荖葉和荖花等添加物增加單獨觀察檳榔子在人體作用的難度,更大的挑戰是,吃檳榔的人幾乎都抽煙。「嚼檳榔會讓口腔環境變成鹼性,再抽煙的話尼古丁的吸收量增加。」劉宗榮用白話解釋,「就是感覺比較爽。」
一般認為檳榔鹼是檳榔子致癌的主因。不過劉宗榮澄清,「檳榔鹼是有毒性,但不是真的致癌物,與香煙物質結合後的『檳榔亞硝胺』(Nitroso Arecoline)才是強致癌物。」 習慣捲著菸草吃檳榔的印度,口腔癌就更嚴重。
檳榔的致癌機轉需要更多研究,例如國際癌症研究所指出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也就是口腔的肌肉硬化,會讓嘴巴張不開。「有人認為這是口腔癌的前病變。可是這在台灣很普遍,在印度卻很少,很可能是檳榔品種不同導致。」劉宗榮說,各國嚼食的檳榔型態也不一樣,只有台灣愛嚼不帶籽的「幼齒」檳榔,泰國則吃檳榔的籽,印度還會磨成粉。
劉宗榮還指出,「即使致癌機轉確定,但這是風險,還要看暴露的量。」就像香腸、培根等加工肉也被列為第一級致癌物,但沒有全面禁止食用。
口腔癌與「香(菸)、檳(榔)、酒(精)」高度相關,像是法國人不吃檳榔但抽煙和喝酒,因此也有不少人罹患口腔癌。中國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的講座教授葛應欽早在1995年指出,同時酗酒、吸菸的檳榔嚼食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沒有這些習慣的人的123倍,政府因此把每年的12月3日訂為「檳榔防制日」。假設不酗酒、不抽煙、也不吃檳榔的人得口腔癌的危險機率是1,只酗酒的致癌危險率是10、只抽煙是18,但只吃檳榔就高達28。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科長周燕玉便說,「檳榔就儘量不要碰。」
戒不掉的毒果,口腔癌人數不減反增
政府眼中的毒果卻是卡車司機、建築工人和漁民的仙丹,一顆檳榔入口精神百倍,在全球工時數一數二長的過勞島上,撐起疲累身軀。「卡車司機那麼辛苦開車子,對不對?如果他今天精神顧好的話,就不會去撞到那麼多人。」一名檳榔攤老闆土直說出了檳榔對勞動階級的意義。
韓良俊了解勞工的辛酸,「但不該用這麼致命的方法來提神、禦寒與止渴,這些功能都有替代方案。根本之道在於,台灣必須改變勞動條件。」
在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中,位在太平洋西南部的巴布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口腔癌發生率最高,每十萬人有32人。因中國排擠,世界衛生組織資料庫中沒有正確的台灣統計數據,但國內每十萬人有42.43人罹患口腔癌,遠高於巴布紐幾內亞,是全世界口腔癌的「隱性冠軍」。
政府推動檳榔防制二十多年,但台灣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卻不減反增,2016年新增了7805名病患, 2018年更有高達3027人因此死亡。
韓良俊翻出圖表解釋,「還要看斜率,曲線趨緩表示增幅已經在縮小。至少嚼檳率已經從17.2%的高峰降到6.1%。」而且癌症的反應有滯後性,通常在嚼食15到20年後才會出現徵狀。更令人憂心的是有半數縣市的國、高中生嚼檳率攀高,澎湖成長了近三倍,以都會區為主的台北市、新北市國中生嚼檳率更是連續三年上升。
韓良俊一直在推檳榔危害防制法案,寄望類比《菸害防制法》限制未成年人吃檳榔,但進展遲緩,「政府就是迴避的態度,因為檳榔與兩票有關,『鈔票』與『選票』,政治人物都不敢碰。」
政府無法在數字上管理,低估嚼檳人數
1990年代初,菁仔從底層社會往上爬,連文人雅士也愛上讓人頰紅唇丹的檳榔,《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辦公室每天瀰漫著辛香的草根氣息,作家焦桐寫著,「垃圾桶裡除了稿紙就是檳榔渣。」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系兼任教授黃萬傳估計,在1990年代檳榔的巔峰期,全國有超過400萬的紅唇族。
由於男女嚼檳的比例落差過大,現在官方的嚼檳率是指18歲以上的男性嚼檳率,以此估算 2017年有將近70萬的成年紅唇族。這個數字不僅檳榔業者存疑,長年參與檳榔防制的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李明憲也認為低估了,「吃的人這麼少,但死於口腔癌的人這麼多,很弔詭。」幾位檳榔業者推估,台灣的嚼檳者人數仍上看百萬人。
李明憲認為,嚼檳率只是根據全民保健行為調查中的一或兩道題目,無法全面反映實際的受訪者習性。而且吃檳榔集中在很固定的族群中,政府的抽樣法稀釋了紅唇族的代表性,「這是 『見林不見樹』,就像你去森林裡亂槍打鳥,說鳥都絕跡了。可是鳥都集中在一棵樹上,只是你沒找到。」
歷史學家黃仁宇說,十六世紀的明朝政府因為疏於數字管理,漠視經濟社會動態,只交官樣文章,最終落後實事求事邁向現代化的歐洲國家。數百年後,無法管理數字的中國病仍在台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