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沒有任何農作物像檳榔一樣,集千年恩怨情仇於一身。
這小小果實既飽含能量又包藏危險,角色百變。它是人與神之間的信物、是江湖交陪必備禮數、是造就經濟起飛的綠鑽,也是啃蝕人命的罪魁禍首。滿山遍野那高高的樹上結的,不只是檳榔,更是數千年來台灣人與此果之間纍纍難數的愛恨糾葛。
檳榔在台灣的歷史軌跡為何?在不同的年代,檳榔之於這座島嶼的多元族群各自有什麼樣的意義?而今在形象掃地之後,檳榔產業又該何去何從?且讓我們拉開時間軸,好好回顧這一顆看似平凡無奇、卻是百味雜陳的爭議之果。
吃檳榔要加白石灰,幾千年前就是這樣吃
追溯檳榔史籍文獻,會發現檳榔的聲名狼藉僅是晚近幾十年的事,在此之前的悠長歷史當中,台灣乃至中國、東南亞地區,對檳榔都是一片讚頌甚至尊崇。
台灣先民嚼檳榔起源極早,早到超乎想像,可推至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台東卑南遺址和屏東墾丁寮遺址出土的人骨,學者根據其牙齒遺骸的磨耗與染色情形研判,當時的人們就有嚼檳榔的習慣。
荷前時代,檳榔就已在台灣原住民的生活文化中占有關鍵的一席之地。不僅在居家宅園周遭栽植檳榔,作遮蔭圍籬之用,更將檳榔看作神聖貴重的象徵,用以敬神、祭祀、定情,在生老病死的各種生命禮儀場合都少不了它。
在阿美族的傳說中,檳榔猶如聖果,是「凡間所有水果的代表」,是「神與人之間的信物」。卑南族的巫師,會將陶珠塞入檳榔內,與石頭排列整齊,向祖先祈福溝通。平埔族西拉雅族祭拜祖靈阿立祖,馬卡道族驅趕邪靈,檳榔都是必備道具。而檳榔更是愛情的象徵,排灣、卑南、魯凱、阿美族人,都有以檳榔傳情、贈禮的習俗。
放眼大海,東南亞及太平洋島嶼整個南島語族分布區,檳榔文化都是源遠流長。根據考古證據,吃檳榔要加白石灰,幾千年前的南島人們就是這麼吃的了。
除瘴禦寒、化解糾紛、供養高僧,檳榔萬用
檳榔不只對原住民是別具意義的作物,對漢人來說也是。清朝閩粵移民來台移墾,荒山野嶺遍佈瘴癘,傳說中抵禦瘴氣與寒冷的法寶,就是檳榔。而血氣方剛的「羅漢腳」們,小事不合即逞兇鬥狠,解決紛爭最佳妙物,也是檳榔。
《諸羅縣志》〈風俗志〉中即記載:「土產檳榔,無益饑飽,云可解瘴氣;薦客,先於茶酒。閭里雀角或相詬誶,其大者親鄰置酒解之,小者輒用檳榔。」《台灣府志》〈風土志〉亦云:「有一朝之忿,即以檳榔睦之。」
檳榔在那個粗蠻紛擾的時代背景中,像是「綠色小藥丸」般保健了眾人的身心,又以「東方橄欖枝」的意象化解大小齟齬,發揮了安定社稷秩序的功能。
台灣漢人對檳榔的喜愛,有部分應是傳承自中國自古文士對檳榔的禮讚。相傳韓愈是吃檳榔的祖師爺,蘇東坡流放海南時亦愛上檳榔滋味,留下「紅潮登頰醉檳榔」佳句。佛教傳統亦重視檳榔,唐玄奘法師在印度留學時,每日所享供養中就包括檳榔二十顆。滿清貴族也愛吃檳榔當作零食,發展出各種調製做法與口味。
檳榔在彼時的好形象甚至還得到醫學認可。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將檳榔視為一味藥材,「性溫無毒」,能「消谷逐水、殺腸道寄生蟲」,還有神奇的「四功」:一曰醒能使之醉,二曰醉能使之醒,三曰饑能使之飽,四曰飽能使之饑。
檳榔上癮礙觀瞻,日本時代嚴取締
檳榔對清代的台灣人如此重要,使它從庭園作物搖身一變為經濟作物。清廷向平埔族課徵「檳榔餉」,地契中也可見承租與轉讓「檳榔宅」的紀錄。廟前、街上更出現「檳榔櫃」、「檳榔店」, 有如今日的檳榔攤。
嚼檳榔風氣日盛,人民對檳榔從功能性需求逐漸轉為沉迷上癮,到了即使沒飯吃也要吃檳榔的地步。清朝多位來台文人記述當時民眾:「日食不繼,每日檳榔不可缺。」「煙草檳榔遍幾家,金錢不惜擲泥沙。」對健康的戕害也明顯可見,許多人年紀輕輕就缺牙:「齒牙焦黑,久則崩脫,男女年二十餘齒豁者甚眾。」
有些外地人純粹就是看不慣台灣人民嚼檳榔的模樣。康熙末年黃叔璥在《台海使槎錄》寫道:「唾如膿血,可厭。」光緒年間,蔣師轍《台遊日記》也道:「搖脣露齒,猩紅駭人。」日本人佐倉孫三在《台風雜記》中說:「土人隨喫隨吐,唇皆帶異色,齒亦悉涅黑,一見知蠻習矣。」
時至日治時期,在台灣蓬勃發展的檳榔文化,首度遭遇重挫。日本人挾帶著殖民優越感,決定矯正台灣人嚼檳榔的「蠻習」,開始勒令禁止人民吃檳榔,取締亂吐檳榔汁,並且大砍檳榔樹。從1921年到1945年,檳榔面積由639.3公頃,減至366.6公頃。
檳榔狂飆的綠金年代
戰後台灣社會仍然動盪,恢復稻米、甘蔗生產是首要。檳榔的面積明顯提升,要到民國60年代之後。此時原先大量的農業人力成為勞動階層,檳榔再次成為工作時提神醒腦之物。而其種植省工、利潤豐厚,亦使得中南部農村從山坡到平地都大面積轉作檳榔。
以檳榔最大本營嘉義縣中埔鄉為例,東邊的丘陵地在民國60年代之前大多栽植龍眼、樹薯、竹筍等作物,60年代後則是柳丁掛帥,後因黃龍病蔓延、古坑等地柳丁興起,70年代後檳榔樹取代了柳丁,面積突飛猛進,如今仍是全台檳榔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
屏東的平原也是處處檳榔搖曳,以客家六堆地區為主。這裡的農家原本都是種稻,在民國60-70年代「稻田轉作計畫」下紛紛改種蓮霧等果樹,但到了70年代中期後卻又放棄蓮霧、轉作檳榔。學者分析,一是這些內陸鄉鎮的地質不若沿海土壤蘊含海水礦物質,可種出風味獨具的「黑珍珠」;二是這些內陸農家教育程度較高、對外交通也比較便利,有較多非農的就業機會,因此選擇省工粗放的檳榔,可增加額外收入而非完全賴以維生。
在生產端,隨著農村高齡化與人力外流,檳榔面積驟增,賺進滾滾綠金;在消費端,由大量勞工扛著台灣經濟起飛,檳榔再度成為勞動階級不可一日或缺的身心大補丸。民國80-90年代,檳榔產業如日中天,民國88年種植面積達到最高峰5萬6596公頃,產量17萬3907公噸。
傷身毀家、破壞水土,一夕成罪魁
在這個檳榔狂飆的年代,台灣比史上任何時期都更狂熱地依賴檳榔,嚴厲的批判也隨之而來。有學者專家發表「檳榔亡國論」:台大牙醫系教授韓良俊認為檳榔導致口腔癌罪證確鑿,指責數百萬的紅唇族放縱口慾、傷身毀家。台大森林系教授陳信雄亦指控檳榔是「水資源殺手」,是破壞山坡地水土保持的元兇。
行政院在1997年通過〈檳榔問題管理方案〉,以五年計畫全力整頓檳榔問題,各部會依其權責訂定目標。農委會負責保育水土資源、並兼顧山坡地農民之生計;國防部、內政部、財政部負責加強查緝檳榔走私進口、將檳榔業納入公司行號加強管理、並予課稅等等;衛生署及教育部負責降低國人嚼食檳榔比例、提升對檳榔危害的認知;環保署負責取締亂吐檳榔汁。
醫療公衛的科學正當性加上環境正義的大旗撻伐,檳榔的負面印象漸植人心。然而檳榔所象徵的藍領文化和草根意義,也在有意無意間同步被貶低。
「三不」政策無濟於事,持平正視檳榔產業
檳榔是走下坡了,卻有如打不死的蟑螂,在暗處仍穩健前行。在政府宣稱不輔導、不鼓勵、不禁止的「三不」政策漠視下,即便從民國96年起啟動幾波檳榔廢園轉作方案,但面積下降得極為緩慢,十年下來只從5萬公頃降到4萬2千多公頃。而產值甚至還反彈走高,103年以來皆在百億之譜。
但另一方面,口腔癌是國人男性罹患的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每年有近七千名新發生個案,高居癌症死亡率第五位。儘管今日嚼檳榔人數下降,但癌症病變是長年日積月累而來,現在的罹癌者承受的是過去二十年難以戒口的苦果。
在漫長的台灣史中,檳榔在各個年代與族群中扮演要角,蘊含豐厚的歷史文化價值。過去原是化解糾紛之物,如今自身卻成爭議焦點。與其一味漠視或打壓,不如徹底正視,揪出癥結所在,共思轉型之路。
“佛教傳統亦重視檳榔,唐玄奘法師在印度留學時,每日所享供養中就包括檳榔二十顆。” 這個可能有誤, 佛教裡面允許供養的應該是 Chebulic Myrobalans ,不是我們這裡所說的檳榔。
“佛教傳統亦重視檳榔,唐玄奘法師在印度留學時,每日所享供養中就包括檳榔二十顆。”這個有誤喔。
應該是Terminalia chebula,並非檳榔。
應該是檳榔沒有錯,在CBETA online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 中輸入「檳榔」可找到大藏經中有101卷紀錄此物 (https://tinyurl.com/2fjjzdms),繼續篩選「玄奘」相關,可得文中相關資訊 。
篩選條件
史傳部類
T2125 南海寄歸內法傳
T2052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
T2053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T2060 續高僧傳
T2066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
X1651 玄奘三藏師資傳叢書
您好,我是高雄市立中山高中教師劉素華,指導學生撰寫小論文,題目為「台灣地名DNA檳榔地名探究」,請問學生可以引用您本篇大作的資料與圖片嗎?,拜託您了,謝謝。
看完整篇專題 真的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