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致癌、破壞水土的罪名,檳榔飽受歧視。政府三不管,不管田間用藥,不管添加物食安,連產銷也不管。
被放逐邊緣,檳榔農自立自強團結一致,靠實戰經驗摸索的產銷制度井然有序,另有一套江湖規矩。大盤聯誼會貼近市場機制穩住綠金行情,從農人到檳榔攤,產業鏈上的每個人都能分到一杯羹。檳榔穩坐台灣種植面積第二大的寶座多年,正是因為產銷穩健有利可圖,農人割捨不下。
學者認為,台灣檳榔克服了農作物產期集中大量倒貨,以及容易腐敗無論價格高低都必須趕快出清,導致價格崩跌的宿命。摘掉有色的眼鏡,會發現檳榔是有序市場的典型。
菜土菜金的連續劇年年在台灣上演,農產模範生或許該不恥下問,虛心了解「檳榔放牛班」的交易機制。中埔菁仔聯誼會前會長張朝欽現身說法,分享操盤的秘訣。
政府長年對檳榔袖手旁觀,但近年來,公平會頻頻以違反競爭原則為由出手,對聯合定價的盤商開罰。言談舉止直率的盤商說不過滿嘴經濟學理論的官員,但政府開罰於法有據,卻拿不出替代方案。
政府介入後,穀賤傷農的幽靈纏上了回歸市場機制的屏東檳榔,交易一團亂,沒有盤價依循的大盤經常延遲給付,今年暖冬菁仔供過於求,產農更是叫苦連天。
政府對檳榔還是有點情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WTO)開放檳榔進口,但為了保護國內產農,也築起貿易壁壘。只不過,另一手又對貿易商開了方便之門,讓同樣會致癌的泰國檳榔長驅直入,要逼迫在地產農血本無歸,知難而退。
然而罪惡之果不會從此消失,而是朝水平和垂直整合的「現代化」組織發展,大者恆大,繼續綠金的鄉野傳奇。
在台灣,沒有任何農作物像檳榔一樣,集千年恩怨情仇於一身。這小小果實既飽含能量又包藏危險,角色百變。它是人與神之間的信物、是江湖交陪必備禮數、是造就經濟起飛的綠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