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三不管、農民放不下、消費者戒不了,檳榔的未來究竟何去何從?農委會的輔導廢園轉作計畫績效差,國土上仍然矗立著四萬多公頃檳榔樹,張揚奔放、屹立不搖。
《上下游》遍訪的農民、業者都明知檳榔產業日漸走下坡,那麼,廢除檳榔、轉種別的作物,看似是唯一的出路,為何卡關?
深入了解方知,這一株株高大的檳榔樹所昭示的,並非只是台灣人愛吃檳榔,而是台灣農業根深柢固而難以忽視的種種問題:缺工、老化、產銷失衡⋯⋯農民面對這些難題,只能姑且找到一個雖不滿意但尚可接受的解方,那就是:繼續種檳榔吧。
農委會從民國97年開始推動檳榔廢園轉作,但成效不彰。103年再次加強對檳榔的生產管制,在國有林班地和保安林地的部分,加強稽查違法種植檳榔;而在農牧用地上,再次輔導檳榔廢園和轉作,預計103-106年達成目標為4800公頃。
不過四年下來,最後繳出的成績單徹底不及格,達成率只有15%。農糧署統計,全國四萬多公頃檳榔園,核定的廢園面積僅720公頃,其中有完成轉作推薦作物的,更只有160公頃。
停了一年後,農委會再度啟動廢園轉作補助,目標設定比上回保守許多,預計108年至110年辦理檳榔廢園600公頃。相較於全國四萬多公頃總面積,聊勝於無。
為什麼農民無法放棄檳榔?是動機不足,還是力有未逮?廢園轉作政策本身又出了什麼問題?
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組長徐煇妃解釋,原因有三:一、多數從事檳榔種植的農民都在62歲以上,年事已高、轉作意願偏低。二、檳榔可以粗放管理、又有穩定收入,難吸引農民棄園。三、國內消費檳榔人口仍在、且為數不少,顯見種植檳榔仍有供應和消費需求。
但農民端提出另外的三大原因卻更務實,顯見政策難以貼近基層:一、補助款太低,檳榔隨便種的收入都比這更多。二、砍掉檳榔、新作物還沒長成之前,中間幾年的空窗期,生計何來?三、要轉作,到底要種啥?有什麼比檳榔更好?
此外,與檳榔孟不離焦的荖葉,是台東許多農民經濟所繫。荖葉本身雖無致癌性,卻也同蒙污名,隨著嚼檳榔人口減少、尼伯特颱風重創,荖葉產業也亟需轉型,國外老早開發許多荖葉料理與相關加工產品,前景可期。
檳榔園分佈在山坡和平原,這兩類農耕型態與遭遇挑戰不盡相同,而荖葉也掙扎著跟檳榔分手、闖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以下分為三篇探討。
在台灣,沒有任何農作物像檳榔一樣,集千年恩怨情仇於一身。這小小果實既飽含能量又包藏危險,角色百變。它是人與神之間的信物、是江湖交陪必備禮數、是造就經濟起飛的綠鑽,...
檳榔..是台灣農民的最愛.不是.沒有原因的.也是可以調整的..她是中藥.目前還在用的中藥.2.他是台灣原住民芋頭小米文化的前導.先有檳榔才有石板駁坎.矮牆.才有一些泥土種小米芋頭.——
政府應該先要檳榔農不噴農藥(惡勢力會出現.如同巴拉刮可以飲用的惡質觀念.)
這是本人最痛心的事.如何不噴藥.產量自然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