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動物當代思潮團隊 資料提供/挺挺網絡社會企業
「我覺得動物比人更值得關切是因為,牠們只會歡樂的時候讓你知道,牠們痛苦的時候你不知道;牠們感謝你的時候我們看得到,牠們委屈的時候我們看不到。所以我們盡可能的,就是做到這些吧……去替那些有很多話想說,但不知道怎麼說的,說他們的話。」
這是導演吳念真在2016年「挺挺動物生活節」開幕記者會中,曾經說過的話。
從去年生活節「一切從理解開始」,跨步到今年的精神標語:「喜歡的意義」,一路秉持著「動保,不是社會議題,是美好生活實踐」的挺挺網絡社會企業,主辦至今已邁入第三屆。
這次籌備一年的2017挺挺動物生活節,為了吸引大眾的眼球,挺挺團隊又貢獻出全新提案「挺挺動物共創展實驗計劃」,企圖以視覺藝術的形式,來激發出你我對動物們更多的共鳴。
所謂的共創展,是公開募集國內外對動物處境有感、但未必涉足動物保護領域的插畫藝術家作品。企圖藉由他們的創作,來傳達出人們心中共同的期盼──「希望動物們在人類主導的世界中,可以獲得更多的珍惜,與更善意的對待!」
經過長達一年的籌措,主辦方最後獲得了27位創作者的共襄盛舉,總數多達75件的作品,不但創作風格各異,在藝術家心中,也各有不同的關懷主題。
這些精采的作品,將於10月14日至15日兩天,假台中市豐樂雕塑公園,由挺挺團隊運用公園兩排樹木打造出一條長長的綠藝廊道,以有別於一般的展演空間並結合公園地景的方式進行露天式的公開展出。
在活動正式開幕之前,我們有幸取得本次參展作品,並挑選其中10多幅各異其趣的插畫與讀者分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先睹為快吧!
「我們常常講『公義』,然而其實人對自然界最不公義。現代人的生活早就達到足夠有餘的地步,可是自然界的資源卻越來越見貧乏……
我們需要為了所謂『更好』的,而去犧牲動物的生存權利嗎?時代進步了,我們有很多代替品,我們有更多不自私的方法,我們就能選擇做一個人類最應該要做的。既然作為有智慧的人,我們能取之有道嗎?我們能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嗎?
鹿角只裝飾了你的生活,卻顯示了個人的庸俗無知;熊膽不會令你長壽一點,卻令多少黑熊受到極大的拆磨與犧牲;現在有很多保暖的物料可取代羽絨了,我們為何不去選擇?
保育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只是想唔想做而已。雖然我力量微不足道,可是我還是想用一點才能為動物發聲,我會創作一連串的保護動物的插畫,作為一點生活的提醒。
世界可以更美,只要我們都做好作為一個人的責任。」
繪者Maysum,為來自香港的make-up artist、飄眉師、插畫藝術家。但她最特殊的頭銜是亞洲首位的「唇膏雕刻家」,上圖為她的參展作品:《動物保育》系列之一。Maysum曾被美國媒體選入「2014年最受注目人物及事件」TOP100中,其藝術創作及風格大膽的化妝方面的才華及成就,均得到世界各地時尚媒體的認同和欣賞。雖然身在時尚界,但她願跳出來為動物發聲,告訴我們:「時尚不能建立在無知之上,美也必須美得很公義。」
「人類並非立於萬物之上,同樣身為地球上的生物,相互尊重不同生命的存在,是最基本、卻也容易被遺忘的事情。選擇了一個生命當作自己的寵物,寵物也選擇了你成為他的家人,一起散步,一起生活,是最簡單、也最開心的事。」
獲選2016年「金鼎獎最佳插畫家」的徐至宏,著有《跟它去流浪》、《安靜的時間》、《日常藍調》等書,並得到知名的繪本畫家幾米、李瑾倫的強力推薦。在他的散文集《日常藍調》裡,他曾說:「我每週二都會到公老坪上陶藝課,路邊還是常見到流浪狗,牠們互相打鬧嬉戲,但比起小時候兇猛的印象,如今看在眼裡,卻是難過居多,因為明白這邊是經常被用來丟棄寵物的地方。狗兒有些甚至已經掉光了毛,苟延殘喘的活著,真不知道丟棄牠們的人究竟是怎樣的心態……」
「整齊疊好幾件襯衫
帶上相機與幾本書跟兩瓶洗髮精
薰衣草跟薄荷
一捲毯子與一件毛衣一雙襪子
幾盒已經拆開的禮物
最後固定一朵白雲
坐上擺盪的鞦韆
其實沒有離開就已經開始想家裡的
貓」
展覽及創作經驗豐富的Croter,不僅是2015年雲林科技大學的駐校藝術家,更早在2010年,便獲選為高雄市「人才回流駐市計畫」藝術家。2013年受「高雄設計節」邀請為高雄插畫家代表,2015年為「高雄電影節」主視覺設計師,並曾獲高雄市立兒童美術館多次邀請展出。愛動物的Croter,除了參與「我的動物朋友」繪本聯展,倡議環境與生命平權,也設計「貓拳」T恤、明信片,贊助流浪動物團體。對他來說,身邊的貓是一起撐過生活的戰友,「總是在靜靜的陪伴,好像一輛堅固的坦克,引擎聲是令人安心的呼嚕呼嚕。……才不是只是一隻貓而已。」
「黑色的線條掩蓋了天空水的藍,
在白與藍的一線之間漸漸沉入海床最深的底部。」
日淳是非常具有行動力與個人想法的插畫家,充滿熱血與友愛。作品中常見關愛台灣這片土地的風景水彩插畫,對社會議題也經常發聲,諸如參與「我是人、我反核」的海報設計。她說,「現在我們可以享受開放的自然資源與空氣,在未來的核汙染裡,我們只能生活在溫室裡。」她還喜愛用廢棄媒材來創作,「因為想多用一點心,好好照顧一下地球。」為了激發群眾的思考,本次參展作品,她跳脫之前的創作風格,用「森、海、人」三幅作品,誠懇呈現本次關於喜歡動物的意義。
「喜歡野生動物圍繞在生活周遭,即使是田邊不起眼的小傢伙們。多消費友善農產,隨興或用心地保留多樣的農村環境,喜歡的動物們便能在我們周遭安身立命,長長久久陪伴我們。」
現專職自然生態創作與推廣的李政霖,國人或許有所不知,他是亞洲最美、台灣最驕傲的首部國人自製《臺灣野鳥手繪圖鑑》的作者,費時5年,完成600多種、高達2500隻鳥類圖片,不但繪功高強,對鳥類生態觀察也下足研究功夫。有一次他在海邊觀浪,潮來潮往之間,看見一群不起眼的三趾濱鷸,跟著生命的節拍,認真覓食、為日常而努力,讓他有所領受。他說,「水鳥有如修行者,每一次為覓食啄向沙灘,就像敲木魚的修行者一般。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只是時間尺度不同罷了。」不過,看到台灣分布海拔最高的金翼白眉,被抓到平地的夜市裡賣,他的心情卻是百感交集……
「設計台灣蛇類甜甜圈,希望減少大家對蛇類的刻板印象。上方的青蛇和白梅花蛇都是很容易被誤認有毒的溫和蛇類,而右下的龜殼花才是常見的毒蛇。左下是台灣最美麗的高砂蛇(無毒)。」
海洋生物背景的張雅淩,研究所學的是環境管理中的保育生物學,目前擔任環境教育計畫助理。有感於現今社會,人與生物、人與環境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大,她希望能用圖文的方式,傳達科學基礎下,正確的環境保護觀念與知識。也希望能將環境議題以較為溫和、輕鬆的方式,融入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啟程前往下一個階段,謝謝有妳的陪伴。──台灣的百步蛇說。
百步蛇擁有各式各樣美麗的傳說,在喜愛牠的人類心中,相傳是如同山神一般的存在,會守護著與愛人的故居。人類對於動物的尊敬,是否也是一種喜歡這片土地上的生靈的方式呢?……」
創作者的作品,訴說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百步蛇最後會幻化成熊鷹,進入生命的下一個階段;而陪伴在側的山野裡的白色野百合,表示為自己的愛人。作者迴雪墨廊,平時喜歡繪各式各樣的動物與怪獸,並有製作相關模型,他所設計的「一隻可愛的日焰守宮的日常」,是相當受歡迎的LINE個人原創貼圖。他說,本次參加挺挺的活動,覺得非常開心,希望能讓更多人認同與我們共存在這片土地上的動物,喜愛這些動物與我們生活的環境。
「我們靜默不語 在一隅
高帽菸斗不是遺失
是我們紳士解讀不同
命運將你我交會於世上
跨越彼此生命的結局
期望是永恆的樂土」
陳青琳是「深度設計」的創辦人,也是一位現代風格強烈、畫面大膽且迷幻的藝術創作者。作品多次受邀亞洲、歐美展出,同時收錄於各設計年鑑。歷經過國內外諸多的娛樂與文化聯名跨界合作,並曾任電影、音樂展演及音樂錄影帶等藝術總監,作品橫跨平面與多媒體。本次參展作品,充滿詩意卻惆悵,凸顯出繪中的動物主角,既可敬、復可憐的形象。
「『淺山』指的是海拔800公尺以下,我們步行或騎車便能輕易抵達的環境。正因如此,我們的生活圈跟許多淺山生物相互重疊著。我想讓大家知道,我們的行為時刻影響著周邊的野生動物。
在『淺山』環境中,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與這些生物共存共榮、將彼此的傷害降到最低。若必須設置馬路,請留個友善設施讓野生動物安全穿越;若要帶毛孩子上山,請別讓牠干擾野生動物。
或許我們只是忘記了,我們是這世界中的一份子,也忘記了很多野生動物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身旁,只是不曾被我們發現罷了。我們只是需要開啟一顆謙卑的心和一對能夠看見新議題的眼睛。」
玉子,業餘插畫家,經營FB粉絲專頁「玉子日記」。有感於台灣動植物的處境,因此以漫畫、繪圖呈現不同的生態議題,藉以推廣正確的觀念。目前職業是學生,正努力向各方面學習新知,目標是讓更多人瞭解並開始主動關心身邊的環境。
「可愛的領角鴞被撿到、被盜獵、被捕捉回家。你說你愛牠,卻利用牠吸引人氣。你不會照顧牠、治療牠,果然養殘了、養廢了、養壞了。你卻說:『這只是物競天擇,一定是牠自己的錯』。」
莊棨州,「野生動物追思會」R編,曾合著有《游黽飛蛉:台江昆蟲圖鑑》一書。自言大三暑假跑到墾丁國家公園,擔任了兩個月的解說員,期間看到很多衝突,對保育產生不少的感觸。他說,拿起畫筆、打開電腦排版、撰寫圖文,希望透過插圖與文字揭露真相、挖掘人心最不堪的角落。如果你會感到難過、失望、恐懼、擔憂,那是因為我們在乎現實世界。請一起凝視黑暗、點亮蠟燭,用我們的理想吃光現實的負能量,最終萌發成希望之樹。
「喜歡貘的長鼻子、圓圓的眼睛和溫順的模樣。在全球高山貘、中美貘、南美貘和馬來貘等四種皆瀕臨絕種的貘中,高山貘體型最小,數目也最少。小時候他們都有黑白斑紋做為保護色,長大後則轉變為深褐或黑色,平時吃魯冰花、蕨類、傘狀植物等。科學家相信幾百萬年來,貘的變化不大,但由於生態被破壞,又經歷過度的捕殺,目前四種貘都面臨生存危機。我們要如何減少、甚至停止人類對環境的傷害來保護他們呢?」
因為遇上浪貓而重新燃起繪畫的熱情與動力,並因此關注動物、環境議題的ty.HSU,現為藝術、視覺設計工作者。他說,創作是跟大家說話的一種方式,因為話語常無法準確地讓人理解一件事情,但一幅畫卻可以給人不一樣的理解跟感受,希望藉由創作,「為動物平權帶來更多力量,因為生命沒有不同」。
「北極熊一直是北極的王者,但冰層不斷地融化,令牠們無家可歸,甚至邁向瀕臨絕種的邊緣。在接近極地兩端的人們,讚嘆天幕展現極光的奇幻場景,但有多少人知道在這美麗的地帶,許多物種即將消逝。」
出生於花蓮、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設計系碩士的鄧乃文,從小對藝術抱有極高的興趣,因而踏進藝術創作的領域。創作媒材以油畫為主。由於關心環境保育等議題,作品內容時常描述動物所遭受的迫害,藉由創作提出現今存在的許多問題,進而把更多尊重、關懷、和愛帶到彼此的生命當中。
「我們所居住的美麗島嶼,上有高山溪流,下有深廣海洋,是蘊藏豐富生態的寶庫,並供應生命所需,畫面中海洋與天空的弧形交界,是地球的特徵,萬物皆在這顆星球上共存共榮。」
2013年創立的「金品繪」工作室,畫出人與野生動物相遇的緣分,期許能用創作為這個世界帶來美好,並以「多肉植物」營造心中安詳國度,引領更多人認識自然環境裡的美。他說,「不想再創作動物的悲苦,而想讚頌生命,每次提筆不只是自我療癒,也期盼讓觀賞者留下感動的記憶。」
「我們住在這邊滿不錯的,算乾淨,但是有些地方就沒這麼好了,住在其他地方的動物叫得很大聲,他們的悲傷很大聲,我都聽得到,你們人都聽不到?」
「我想當人。」
「什麼?當人沒什麼好的吧……」
「我想當當看人,就能知道人到底在想什麼,為什麼要做一些我不能理解的事情。」
好想變出任意門,和你一起回到海裡。「我好喜歡海,大海把陸地和陸地連在一起,也把我們連在一起。」
「嗯啊,我們下次海裡再見。」
ㄈㄈ(ㄅㄆㄇㄈ的ㄈ),自稱是「被鯨魚和大海眷顧的孩子」。不在海裡的時候,就喜歡畫鯨魚,還有跟一隻露脊鯨聊天。他說,「我這輩子投胎變成人,是因為有一些要學習和要完成的事,我想,讓更多人喜歡鯨魚就是其中一件事吧。」
2017挺挺動物生活節-共創展實驗計劃
展期:2017年10月14日~15日13:00~18:00
地點:2017挺挺動物生活節-綠藝廊道
(台中市豐樂雕塑公園/永春東一路側)
策展單位:挺挺網絡社會企業
協辦單位: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小路映画工作室
更多詳情:https://www.facebook.com/supporting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