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栽培最頭痛的小型害蟲,就讓牠的天敵來解決!日前農業試驗所發表彩椒溫室中使用小黑花椿象成功剋制薊馬危害的成功案例,研究生物天敵已二十餘年的副研究員林鳳琪說,「時機到了!」現今溫網室普遍,最適合釋放天敵來剋制害蟲。
天敵成本高、效果慢的固有印象,一一隨著理念和技術成熟而逐漸克服。近年友善耕作和農藥減量的觀念興起,天敵生物的運用,再次成為目光焦點。
蚜蟲、薊馬大爆發,天敵相助讓有機彩椒園重生
溫網室的搭設原是要防止風吹雨打,保全作物,不料卻成為薊馬、粉蝨、蟎類、蚜蟲等小型害蟲的樂園。這些小蟲會從溫室的縫隙或破孔進入,常用的三十二目網也攔不住牠們,而且繁殖週期極短、蔓延快速,對於農藥又非常容易產生抗藥性。
更遑論在半密閉的設施當中噴灑農藥,對農民的健康損害,比露天農地還大得多。而不能噴農藥的有機栽培農園,面對這些小蟲來襲更是束手無策。
在溫室種植有機彩椒第六年的嘉義農民謝水明,去年十月就遇到蚜蟲大爆發,幾乎面臨廢耕。還好在農試所指導下,先使用多種油混方,把蚜蟲數量壓下來,再施放天敵瓢蟲和草蛉,園中也自然發生了食蚜虻,終於把蚜蟲控制住。
沒想到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緊接著開花期又遇薊馬肆虐,一朵花上密密麻麻就有數十隻薊馬。「受薊馬危害的,果會畸形,表皮也會黑,影響賣相!」謝水明摘下一顆果實說明,「甜椒屁股有個小洞,薊馬會鑽進去,裡面種籽就變黑色,果實也轉色不良。」
做有機不能噴藥,但是植物油、石灰硫磺這些有機可用資材,對薊馬都沒什麼效果。幸好林鳳琪前來指導,釋放薊馬剋星:小黑花椿象。經過三次釋放,共約八萬隻小黑花椿象大軍壓境,薊馬之禍總算平定。
「再來就不用放了,牠就每天在這邊幫你工作,」看著挺過蟲蟲危機、結實纍纍的彩椒,謝水明開心道,「很有感!」所以現在園中沒有薊馬了嗎?他連忙解釋,「是減少很多,不是全部沒有,這是生態平衡,小黑花椿象也要繼續繁殖,所以還是要有薊馬,不然牠沒東西吃。」
自動追蹤殲滅害蟲,天敵是農民得力士兵
食物鏈環環相扣,和平共存的道理,不只在天敵和害蟲之間,也在農人與田間生物之間。即使是人工營造的溫室,若農人能懂得運用大自然相生相剋之道,便可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並維持一定獲利。
謝水明說,彩椒這作物就連慣行種植都是高難度,更何況是有機。他的彩椒在有機市場上市佔率極高,價格也好。林鳳琪指出,天敵目前雖比農藥貴,但對種植高經濟作物的農民來說,是可以負擔的。
甜椒的白色小花上,有數個小黑點正在移動,定睛一看,原來正是小黑花椿象在追逐著薊馬。這些常人根本看不清楚的小蟲子,林鳳琪卻是看得興味盎然。「南方小黑花椿象是好幾種小黑花椿象當中,搜尋能力最好、捕食量最大的,除了薊馬,也會吃葉蟎和蚜蟲。」
林鳳琪道,「其實我們研究天敵已經二、三十年了,只是農藥很容易取得,方便又迅速,所以大量使用。但我覺得這是惡性循環,過量使用農藥,田間的天敵都死掉了,就沒辦法回過頭來用生物防治,運用自然的力量去減少害蟲的危害。」
持續使用藥劑,害蟲產生抗藥性
「一直使用藥劑,很快害蟲抗藥性就出來,怎麼噴都沒效,」林鳳琪解說,小型害蟲的生活史都很短,兩、三個禮拜就一個世代,薊馬在攝氏28度只需十天,粉蝨在瓜類只需十四天,「蚜蟲才七天,而且是胎生,不用孵化,生出來就是幼蟲,很快很可怕。」一旦躲過農藥,個體就可能生出大批具有抗藥性的後代。
而這種小型害蟲,在設施中又特別容易爆發。林鳳琪說明,露天環境中有自然降雨,會把小蟲沖刷掉,像粉蝨就特別怕雨。但在設施內因為有塑膠布覆蓋,缺乏雨水淋洗,溫暖無風,食物又充足,害蟲在此安居繁衍最好不過。
不過天敵的釋放,剛好也正適合溫室這樣的環境,「將天敵侷限在裡面,比較不會擴散出去。」對天敵生物而言,溫室中爆發的害蟲有如餐廳吃到飽的大餐。
推廣天敵阻礙多,理念需溝通、經費也受限
既然天敵這麼好用,為何之前未能普及?
林鳳琪一一細數推廣上的困難。首先是天敵不如農藥快速見效,且數量必須到達一定程度才有效,「放太少就像打水漂,效果不會出來,」且達到生態平衡也需要時間。但農民習慣對害蟲趕盡殺絕,這與天敵防治的概念有所衝突。
此外,天敵的使用也需要搭配其他方法,需要測試和經驗累積,有時搭配得不好,譬如說噴錯藥劑,反而傷到天敵。成本也是考量,研究員必須要做完整的效益評估,才能說服農民來用。
林鳳琪坦言,比起指導用藥,推廣天敵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去與農民磨合,有了能夠配合的種子農民,才能作為示範去推廣。
另一個大問題,是人力與經費的限制。目前天敵生物的養殖仍以農試所和苗栗農業改良場兩大研究單位為主,但生產天敵需要人力,研究員一面在計畫的有限經費下飼養天敵,並盡量改良養殖技術,將一些步驟自動化;另一方面,也希望儘快把已然成熟的技術技轉出去,讓民間廠商或農民團體自行量產天敵。
過去國內也曾有天敵公司生產草蛉,但營運不佳。林鳳琪認為,先前市場尚不成熟,常發生公司生產了天敵卻沒人買、等到農民要買的時候卻買不到的狀況,供需失調因而成效不彰,也使得農民對天敵防治抱持懷疑觀望的態度。
天敵很貴?技術成熟成本降,少噴藥更划算
不過近年政府帶頭在推友善耕作和農藥減半,剛好是推廣天敵的最佳時機點。除了有機農業適用天敵生物,慣行農業也可以用,尤其像連續採收作物最怕農藥殘留,採收期開始後就可改用天敵防治害蟲。若不得已必須使用農藥,也可請教專家,有哪些可殺害蟲卻不傷天敵的藥劑。
關於農民最在意的價格,農試所也在研究時納入考量,把天敵的成本盡量壓低,未來希望能跟農藥價格相當,讓農民都用得起。
譬如小黑花椿象的飼養,剛開始必須吃活餌,就是害蟲、蟲卵,花費很多人力和時間,後來研發出飼料來取代,便可降低成本。
天敵看似比農藥貴,但若能因而減少農藥使用,即可為農民省下這部份花費。林鳳琪舉例,有座南部番茄園,番茄驗出12種農藥,雖然都合格,但是農民一年就要噴十到十二次農藥。釋放天敵之後,噴藥減為兩次,農民輕鬆,果品也更為安全。
而且天敵族群穩定之後,就不需要再釋放了,不像農藥得定期噴灑。所以把時間拉長來看,天敵並不一定昂貴。
詢問度高,天敵套組近期將公告開放技轉
林鳳琪表示,現在來詢問天敵哪裡買的農民非常多,目前研究單位開發出包括小黑花椿象、黃斑粗喙椿象、黑卵蜂等七隻天敵的套組,已經資審通過,就等公告後技術轉移,希望有較大規模的公司能夠承接。每一隻天敵,也可分別授權給有興趣的公司或產銷班等農民團體。
在歐美,天敵防治已蔚為風潮。曾經參觀過歐洲多家天敵公司,林鳳琪觀察,二十年前這些公司也都是小公司,只生產兩、三種天敵,「但是現在,你想得到的天敵他都可以供應,」並搭配銷售周邊的無毒防治資材,前景十分看好。
「生物防治是可以兼顧產量、品質和安全的方法,」再加上合理的價格,林鳳琪希望天敵生物防治能在台灣發展為一個成熟的產業,讓農民多一個優質選擇,也讓農業更符合永續精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