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愛龍/要推永續海鮮標章,漁業署該怎麼做?│創造台灣永續海鮮標章系列02

文/林愛龍(海龍王愛地球協會執行長,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

(承上文)常有人問:何不輔導台灣漁船,直接去申請外國標章就好了呢?為何要在台灣推動永續海鮮標章標準?

現實:國際認證十分昂貴,且台灣現況幾乎無法申請

殘酷的事實是台灣漁業現況不佳,目前大概沒有任何漁業能通過MSC認證。2011年,漁業署曾經花錢嘗試替台灣秋刀魚漁業申請MSC認證標章,最後沒有成功,因為當時北太平洋秋刀魚資源無管理組織。

2015年,台東區新港漁會委託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用MSC的認證標準,幫在新港漁港附近海域以「表層延繩釣作業」之鬼頭刀漁業,進行預先評估。評估小組的結論是:「目前,台灣新港的鬼頭刀漁業,可能尚未達到MSC的永續漁業標準,無法通過認證。」

最主要問題是未訂定漁獲量管控措施,亦即當資源量有衰減風險時,無任何降低漁獲量之規定(如總可捕量)。其次問題包括缺乏詳盡的混獲物種資訊、缺乏對生態系統狀況的了解等。因此,需要「改進計畫」來幫助該漁業符合永續漁業之要求。

此外,有台灣研究生論文以MSC標章的先期評估標準,針對台灣自己覺得管得不錯的魩鱙(吻仔魚)進行評估試算,結果「資源狀況」低於60分。但,MSC要求每項指標達60分以上,且平均分數達80分以上,才能獲得MSC標章。所以吻仔魚漁業目前無法獲得MSC認證,且漁業管理及資源利用仍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而東港櫻花蝦,也在另一篇論文中用MSC評估試算,也有無法達標的窘境。

最後,MSC驗證費對許多小漁民來說,很貴!(嗯,有點像有機農業的瓶頸)透過網路搜尋,可發現MSC的收費因著評估規模而不同,但一次大概台幣250萬元起跳。後續還有年費、店家標籤使用費等……小小聲說,都不知道魚能不能賣到這麼貴。台灣會有多少家庭主婦煮夫和公司的員工餐廳願意買單呢?

台灣已經不是貧窮的開發中國家,沒有國際組織會佛心贊助我們(只會發一張黃牌給我們)。所以還是發展自己的海洋永續標章吧。

那麼,其他國家又是怎麼開始這趟艱困的旅程呢?

澳洲政府介入協助漁業認證的模式

從網路資料發現,2012年西澳大利亞州政府為了幫助西澳近岸的50個大型及小型漁業一齊取得MSC認證,包括蝦拖網、螃蟹、珍珠、貝類等,編列了1450萬澳元預算──約3.2億台幣,計畫花四年時間。其項目細分為:

一、650萬澳幣的驗證費用

約1.4億台幣,平均一個漁業要付台幣286萬驗證費。650萬澳幣的驗證費用包含支付MSC的初步審查費、主要審查費和通過審查後的第一次年費。之後的年費由漁業界自行負擔。

二、連續四年、每年200萬澳幣(約4400萬台幣)科學研究費用,以協助通過MSC審查。

此外,西澳政府漁業部還增聘了十多位工作人員處理MSC認證,包括協助提供給MSC「資源狀態、漁獲量數據、誤捕數據、對生態系統影響、漁業管理制度」等官方擁有的數據。

網路文章也提到,最早在2000年獲得MSC認證的西澳龍蝦漁業,15年來,其漁業管理方法也不斷改進。最重大的改變是2009年實行了「個別配額制」。結果,漁民會在市場價格高時進行撈捕,在市價低時就休漁。這意味著「工時縮短、但收入增加」,是個美好的轉變。

而MSC在日本的驗證收費,約1000萬日幣(約270萬台幣),相形之下,MEL Japan只要100萬日幣,十分之一的收費而已。不過日本水產廳對MEL Japan的補助,一向不少。

台灣,該從哪裡開始好呢?

FAO《海洋捕撈漁業之魚和漁產品生態標章準則》建議,設立生態標章依序要有三道程序步驟:

  1. 建立永續漁業的標準 Setting of Standards of Sustainable Fisheries
  2. 「認證機構」要通過「認可機構」的認可Accreditation
  3. 「認證機構」進行專案認證工作Certification

因此,建議漁業署,以「漁道」為藍本,研擬公告《海洋漁業永續生態標章準則》,仿效MEL Japan,設置「永續漁業標準委員會」,召集產業界、加工業、學者、環保團體、消費者團體、連鎖零售企業等團體代表 ,為三大目標的每項評估訂出具體、可受公評的評分標準。

具體的評分標準舉例,我們參考RFI提出的:確保魚群永續、魚種資源的再生速度

這是依保育團體們與中研院推廣「吃中低階魚」概念而定的。有了這份標準,將來申請驗證的漁業,例如鯖魚、鬼頭刀、鎖管、海菜等,都可由科學研究評分。總不會大白鯊跟鎖管得到一樣的分數吧?!

建議漁業署以「海漁基金會」擔任「驗證機構」推動後續工作

我們預估,漁業署如果積極的話,花一年時間可以完成一共20題、0-5分的每題評分初步標準訂定。

漁業署認證標準公告後,可由新成立的「台灣海洋保育及永續漁業基金會」(簡稱海漁基金會)擔任「驗證機構」,執行專案評估、輔導與行銷監管的工作。

當然,海漁基金會必須先通過台灣的「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的認可,完成FAO準則建議的第二道「認可程序」。而獲得認可、成為「驗證機構」後的海漁基金會,即可效法MSC,為每件申請驗證的專案組成「評估團隊」。

未來,國家(如農委會、漁業署、科技部、海委會等)可以共同來為有潛力達到「進步期或永續」標章的幾項漁業努力,包括每年編列海洋科學研究預算、調查生態與資源狀態、設置漁業管理小組、完善公告禁漁期等法規、輔導漁船安裝AIS(以及海龍王協會倡議的「i-Fishers漁業智慧管理整合系統」)、落實卸魚申報、監控非法撈捕等等。

更重要的,永續生態標章的「產銷稽查」(避免違規的害群之馬,與冒用標章的宵小)與「推廣系統」都必須同步完善建立,才能長遠的樹立標章的信譽與價值。

當然,漁民仍要負擔部份驗證費用與年費,共同集資以提升產業,畢竟台灣目前還不是日本水產廳或西澳洲政府那種富爸爸。不過我們若能得到小英總統支持的每年20億海洋漁業綠色措施,情況應該會好些。

推廣系統,建議以海漁基金會為核心,戰略結合民間的大小企業與消費者相關聯盟,建立認證海鮮的產銷媒合平台與推廣窗口,接受大家的意見回饋。我們相信,環保生鮮的國內市場有很大成長空間,營業額達台幣十億的連鎖有機店,現在能採購的本土環保海鮮選項很少。而全聯、家樂福、大潤發等量販店生鮮部、諸多網路商城,甚至許多有理念、曾詢問海龍王協會去哪裡批貨永續海鮮的小餐廳,我們相信他們是支持海洋保育、永續漁業的重要動力。

系列閱讀:

林愛龍/當全球都在推動永續海鮮,台灣國家必須進場│創造台灣永續海鮮標章 01

林愛龍/漁道ProFisher 永續海鮮標章如何設計評分制度?│創造台灣永續海鮮標章 03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