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走出象牙塔,與地方一起成長!USR大學社會實踐,投入地方創生

當各地人口外流、老化情形普遍,地方大學該如何實現社會責任,和地方一起共同成長?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日前舉辦2018大學社會實踐(USR)博覽會,傳達「大學是希望的所在,有大學在的地方就有希望」的理念。

今年博覽會有50所大專校院、93件大學社會實踐的案例參展,內容涵蓋「在地關懷」、「健康促進」、「產業升級」及「環境永續」等四大主題。學校老師及學生實際走入社區,解決社區問題,包括研發加工技術、食魚教育、解決農業廢棄物發展循環經濟等。

「學校不只是學校而已,不只有教育功能,還是翻轉未來的搖籃。」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表示,以前大家都認為老師只要教書、發表論文,但現在大學不再只看結果,不再只在意是否讓學生畢業,而是讓學生能學習環境、傳統、文化知識,成為未來的領袖。

大學跟社會脫鉤 民眾不信任專家

從學校走入地方,其中社會的公共參與非常重要,但要如何建立地方對大學的信任感是個難題。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校務發展指導委員會主席Michael Worton參與博覽會演講時指出,公立大學經費來自納稅人,社會大眾質疑教育補助到底花去哪,是否花在刀口上,甚至不信任專家說的話,大學與社會脫鉤。

由於大學與社會期待的差異,大學也努力轉型改變,實現學以致用精神。Michael Worton表示,倫敦大學認為大學不再是個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學術研究須和大眾日常生活有關,應該帶領學生走進社區,關注環境、動物、年長者、弱勢團體等,讓學生發揮人道精神。

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校務發展指導委員會主席Michael Worton(攝影/劉怡馨)

擺脫單純知識技術轉移 雙向溝通是核心

「雙向溝通是公共參與核心。」先傾聽才能溝通,希望彼此教學相長,雙向知識交流,社會大眾不再只是接受的人。但為達到學校真正走入社區的目標,首先需要改變治理大學的方式,包括聘僱教職員、升等制度都必須改變。

Michael Worton解釋,以考評來說,不要求每個教授都做社會公共參與,但做了會對考評有幫助。由於多半是女性做社會公共參與,因此給予保母費,讓他們有時間能夠參與,「不直接付錢給他們做公共參與,希望是發自內心的參與。」

「公共參與不容易,但很有趣,可以改變大學跟社區關係。」Michael Worton表示,每個人都有責任改變社會、世界,「甘地曾說,先改變你的一部分,世界才能改變。」

日本高知大學改變課程內容 強化地方合作

日本高知縣人口為72萬人,每年減少1%的人口,年輕人外流,面對這樣狀況高知大學該如何在地方存活?日本高知大學校長櫻井克年博覽會演講上指出,身為鄉下大學,自然環境就是學校最大資源,是經營大學的武器,因此先從大學能為地方做什麼事為方向,開始改造大學,目標成為超級地方型大學。

2014年高知大學成立跟地方合作的學系,是全日本唯一的學系,只有60名學生,主要培養地方領袖。2015年,改革人文學系,加強社會教育,跟地方連結。2016年,將農學系改為農學海洋科學系,培養的人才囊括海底到山頂。2017年,預測高知將出現大地震,將科技學系改為災難研究學系,培養因應地震災害人才。

翻轉過去大學跟地方、政府少交流的狀態,櫻井指出,高知大學跟著地方脈絡前進,也跟地方政府保持良好關係,一起討論問題及解決方案。政府及學校擔任不同角色處理問題,核心精神為地方創生,去思考到底要做什麼事,又有什麼責任。

日本高知大學校長櫻井克年(攝影/劉怡馨)

高知大學夜間課程 民眾是老師也是學生

高知大學開放夜間課程,讓社會人士進一步研習。櫻井說明,夜間課程不收費,但希望地方人士上課時要能提供地方問題,教授學生地方知識,學校可以一起思考地方問題,地方也可得到解決方法。

高知大學也調整內部制度,讓老師能夠無顧忌投入地方參與。櫻井表示,學校從各個面向做考評,老師不是只寫論文就好,也要貢獻地方,但也並非各個面向都要做到滿分。依據每個老師專長不同,老師可以自己提出分配比例,像是投入地方50%,學術研究30%,教育20%,實際考核時就會以老師自己訂出的比例評等。

暨南大學從九二一地震開始蹲點社區

實際探討台灣學校實踐社會責任所面對問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副校長江大樹表示,暨大不僅新創校也是偏鄉大學,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時,地方有許多負面批評,認為學校高高在上,跟地方失去連結。

江進一步指出,暨大開始認為應該對在地有更多關心跟學習,傳授的知識必須回應地方需求,成為水沙連大學城。從桃米社區開始蹲點,慢慢擴散,找出地方需求,包括環境、水資源、生態博物館、產業升級、偏鄉教育等議題。

暨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徐顥表示,為解決埔里筊白筍田晚間照燈,所造成的環境影響,學校與農民實驗,將慣用的高壓鈉燈改為LED燈。不僅低耗能,可節省75%的電,同時因為亮度降低,對周遭生物影響較小。目前實驗一分四的田地,未來希望推廣到全埔里都能改用LED燈。

為解決埔里筊白筍田晚間照燈的生態影響,學校與農民實驗,將慣用的高壓鈉燈改為LED燈(攝影/劉怡馨)

同時暨大也規劃設置一百公頃的親水生態除污池,解決桃米社區民生污水直接排入桃米坑溪狀況,除了提升桃米坑溪水質,也因為人工濕地,能發展出生態、觀光效益。

徐顥表示,學校透過不同課程,把學生帶到現場,了解社區需求,貼近社會脈動,去思考老師、學生、在地大學的角色,到底可以做什麼。不過,在有限課程裡讓學生了解狀況也有難題,徐顥指出,以通識課程來說,一學期只有十八週課程,只能盡量縮短學生熟悉社區的時間,透過社區講解現況跟需求,學生進而找到問題、解決問題。

高雄科技大學推廣食魚教育、水域教育 導入人潮

「地方創生就是根據地方特色,發展自主性經濟。」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丁國桓表示,高雄永安特色就是石斑魚,當地LNG水讓魚肉品質好,學校輔導研發加工技術,開發出台灣首創煙燻石斑魚產品。

煙燻石斑魚(攝影/劉怡馨)

但有了好的產品又要如何銷售?丁指出,在經過學校老師、學生去當地討論後,決定推廣食魚教育及水域教育,將人潮帶回當地。過去的食魚教育缺乏在地性,學生透過遊戲方式展現永安當地的食魚教育,像是石斑魚為底棲性,習慣挖洞,或是石斑為食肉性,所以在永安看到養殖池上有噴灑飼料裝置的,多半是鱸魚或是虱目魚。「當實際體驗活動後,你會知道魚從哪裡來,進而對食物感動跟感謝。」

而水域教育,則是有感於每年夏天多發生溺斃憾事,丁解釋,其實衣服、拖鞋、寶特瓶等隨手可得的工具,就可救人一命,透過遊戲教導正確知識。結合食魚教育和水域教育,在當地學校推廣及舉辦親子活動。

不過,推廣過程最難的就是溝通,包括學校老師參與意願以及地方要求過多,「我們無法滿足他所有要求,只能不斷溝通。」希望從一小群人慢慢擴散、擾動地方。USR計畫很多案例看起來都只有一點亮點,「但那才是正常、才是真的,不太可能一投入就有亮點出來。」當地養殖場反映一年過去也沒提升經濟,只有感謝狀跟同學歡樂活動,「但一年怎麼可能就會有成效,是希望透過不同活動,慢慢將人潮、經濟導回地方。」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丁國桓(攝影/劉怡馨)

遠東科技大學將廢棄物轉換成蚓糞肥料

而遠東科技大學則著重廢棄物的循環經濟,遠東科技大學環境能資源研究中心研究助理陳詠璿解釋,台南新勢附近有統一企業、比菲多等食品工廠,有許多廢棄物需要處理,包括米糠、咖啡渣、玉米梗、廢食用油等。

學校做出平台系統,將廢棄轉換成生態肥料。陳詠璿說明,學校飼養紅蚯蚓,透過一定比例混合農業廢棄物,作為紅蚯蚓飼料,其糞便可用於田間施肥,達成循環經濟效應。

目前學校每兩週收一噸的咖啡渣及八噸的木屑等,透過餵食六百公斤的紅蚯蚓,一個月可產生九噸的肥料,已跟五、六位農友合作。

遠東科技大學環境能資源研究中心研究助理陳詠璿(左二)(攝影/劉怡馨)

桃園首創青年事務局 成立學校合作平台

除了學校責任,地方政府共同參與也勢不可免,桃園市率台灣之先,創立青年事務局以及學校合作平台。桃園市政府副市長王明德解釋,桃園年齡人口結構年輕,但必須解決地方就學、就業、創業問題。

王表示,過去地方政府只管小學、中學、高中教育,大學跟地方斷鏈,地方政府站在第一線,一大堆問題不知道怎麼解決,可是大學教授、學生其實有很多知識可以協助,需求端跟供應端無法對接。於是成立合作平台,跟四所大學合作,做基礎研究、解決當地問題。

桃園市政府副市長王明德(攝影/劉怡馨)

若要長期推動USR計畫 善用資源、制度革新都是重點

不過,USR計畫也面臨許多質疑,王明德即表示,教育部教授升等制度要跟著改變,否則會妨礙大學跟地方結合契機。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也指出,如果USR計畫只是短暫計畫,那社會堪憂,應該以十年、二十年計畫去做看看。廖更表示,USR計畫經費多,壓縮其他民間團體資源,那就應該對社會改變有更良性影響,不該成為資源競奪計畫,「如果是搶錢,計畫就沒用。」應該善用資源。

立法委員吳思瑤指出,過去教育跟社會有落差,大學自己想像社會有什麼議題、問題,而地方政府知道問題,卻不知道該找誰解決,兩邊無法整合資源。現在建立的制度,是希望能價值共創、共同發掘、解決問題,甚至跨校、跨部會整合,依照專長分工,依照定位發展。

不過,實際上舊有制度也必須跟著改變,吳表示,必須有更多資源投入,包括預算增加、教師資源、制度革新、多元化升等,計畫期程也要拉長。「現在需要建立高教的新價值,我們一起在知識浩瀚跟社會需求的大海裡游泳,一起回應環境需要、一起找出新的對應方向。」

左起農委會特生中心前副主任彭國棟、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副校長江大樹、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攝影/劉怡馨)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