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土溝農村美術館開張囉!

前言:

土溝農村美術館,是很特別的一個館,基本上是把「整個村落」當作美術館,村子的角落、房舍、田園就是展場。將於今年年底有「開館」的行動,8月開始會有一個「村之屋當代藝術展」(室內邀展) ,陸續還有其他田園藝術行動。這個特別計畫,都是由民間募款而來,募來的款項並不是要蓋硬體建築的美術館,而是把村當成美術館,多元的充實藝術作品。以下是詳細的說明,請您支持台灣第一座沒有疆界的農村美術館!

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

2001年4月7日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正式登記成立,若我們將十幾年來的社區總體營造歷程,看作是農村美術館的籌備階段,表象的以藝術來傳達營造精神,並非這幾年來難解的課題。更困難的是,不斷衝突著、挑戰著社會既存的傳統、主流價值,並在這極為細小的震盪、差異之中,撐開自我省思與對話契機,讓這些不斷反覆的辯證過程,內化成為在地經驗與知識經濟。也因此,我們從弱化藝術主體的詮釋,進而以藝術之名為號召。

如果說現代藝術和現代社會是以批判、革命與顛覆,作為擺脫權威、僵化與宰制的手段,藉以尋回已然失落的自由與差異;那麼,我們可以說,二十世紀末的後現代文化卻因為多元、差異與對立衝突的充斥,而陷入多元主義的危機中。土溝農村美術館便是在此思維脈落中尋求差異、思考差異。

我們了解城市與鄉村並非站在光譜兩端的二元對立,城鄉之間的變遷與差異並非藝術表現的對象,而是藝術存在力量的來源。因此,肯定農鄉多元的文化底蘊、風土、民情與生活節奏,於土地紋理、環境與生態的脈落下,透過藝術來彰顯「農」的核心價值,是我們共同的期盼。

2012年土溝農村美術館正式開館!

我們期待參訪者轉換頻率,而農田、聚落、街角巷弄就是展場,藝術作品除了呈現美感的永恆之外,更引領參訪者學習思考與重新定位。也或許農人的生活本是藝術,雕塑出肥美豐碩的果實,那縐折粗糙的雙手,象徵著理想堅持的人生信仰。我們將接續多年來累積的創作基礎,對內共同策劃出未來的展示型態與內容。對外行動以「正名」、「村之屋-當代藝術展」、「田園藝術播種計畫」三大主軸,批判與反思當下「農」的議題,重新取回「農」的詮釋權。

「土溝農村美術館」以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的概念擴及村落,藝術非全由外來的文化賦予,土地的藝術更應從田園中滋養茁壯,藝術圈域的開展讓這片土地的人們聽見稻海的色彩。衷心的盼望各界以各種方式加入土溝農村美術館的行列,希望與您攜手走在崎嶇蜿蜒的小徑,一起探索四季的美麗風景。

請支持台灣第一座農村美術館

小額捐款—
行政專員:王靖琇 06-6874505
e-mail:togoartmuseun@gmail.com

捐款帳戶資訊.

台灣土地銀行白河分行(005-0898)

戶名 :台南市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

帳號:0890-0100-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