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香蕉輸日突破困境,除今年3月東京食品展拿到 3年採購一萬公噸訂單,今日再傳捷報,日本荒井商事株式會社(以下簡稱「荒井商事」)透過農糧署媒合,今(10)日與藝隆農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藝隆農產」)簽訂500公噸銷日合約,每公斤青蕉價格25元(選品後)。
日方認為台灣香蕉在採收後冷鏈、清洗等技術大幅成長,加上口感香氣大勝菲蕉,儘管價格較高仍受市場歡迎,除今年首購500公噸外,希望明後年數量能穩定翻倍,預計4年總量達5000公噸。
根據農糧署統計,民國107年台灣香蕉總產量為35萬6,590公噸,出口量僅有1,872公噸(其中1,766公噸外銷到日本),出口香蕉僅占全國總量的0.5%。藝隆農產總經理、蕉農余致榮表示,日本香蕉市場需求量大,每年約需100萬公噸,台灣現佔比不到0.2%,未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只要能拿下日本市場的1%,對穩定國內蕉價就有很大助益。

香蕉銷日今年開紅盤,屢創佳績
台灣香蕉需一年才能成熟,生長期比菲律賓香蕉整整高出一倍,孕育出細緻果肉、口感香氣風味絕佳,然而每當內銷價格好就無法穩定供貨外銷,加上採收後冷鏈集貨等處理不夠完善,導致台蕉外銷節節敗退,從民國97年香蕉外銷19433公噸,跌至107年外銷僅1872公噸,僅剩一成不到。(詳細圖表見文末)
去(107)年香蕉因盛產價格低落,香蕉外銷備受關注,今年3月農委會率隊至東京食品展,分別與兩商社簽下3年各3000公噸及一年1000公噸的外銷合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更向日方保證,將成立農產品外銷平台,除確保穩定供貨,更將協助產地,從集貨清洗分級包裝到冷鏈物流提升規格。
根據農糧署統計,本年截至5月9日出口量已達1,360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67%(107年整年香蕉外銷日本數量為1766公噸),余致榮表示,今年本預估全年銷日香蕉總量為400公噸,加上荒井商事訂單後,業績成長到900公噸。
余致榮:日方肯定採收後冷鏈集貨處理,訂單價格好
今日拿下日方訂單的余致榮,身兼蕉農、產銷班班長與農產公司總經理,從生產到後端集貨一條龍作業。余致榮表示,過去日方對台蕉採收後處理較無信心,為了怕天氣熱影響品質,因此採購香蕉多在7月前結束。近年產地加強冷鏈集貨等管理措施,即使 7月後供應香蕉仍能確保品質,創下口碑也逐漸打開市場。
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科長陳立儀表示,荒井商事為首次採購台灣香蕉,一方面因菲律賓香蕉近年受黃葉病影響面積萎縮,加上台蕉成長期長,比菲蕉香氣風味更好,因此透過日本裕源商社(台灣裕毛屋企業母公司)探詢,最後由農糧署媒合給長期經營香蕉運銷的屏東蕉農余致榮。
余致榮表示,荒井商事來台後,實際至供果園與集貨場勘查,確認香蕉飽滿程度、集貨場冷鏈設備、空間等均符合需求,隨即要求簽約。第一年先供應500公噸,之後逐年翻倍,預計至111年能供應5000公噸,每公斤選品後青蕉價格為25元,價格相當不錯。
如何確保穩定供貨?余致榮:以時間導引
接到訂單的背後,是多年投注心血,去年余致榮發現天氣劇烈變化,導致香蕉成熟時間縮短,他即刻將既有150坪的冷藏空間擴大到450坪,把一周200公噸的集運量提升到300公噸,以面對可能因為氣候變遷造成的短暫性爆量,避免香蕉品質受到影響。
余致榮表示,台灣香蕉外銷荒廢多年,能有今日成績,是透過長年交易重新取得信任,除了加強採後處理,契作農民是否能穩定供貨也是一大考驗。
「內銷價格好,農民就不會交外銷,」余致榮點出過去外銷困境,但他樂觀表示,「我是農民出身,這點我可以諒解,我們要反過來給他(農民)導引,把他原來生產的100%,誘導10%、20%交給我外銷,我是蕉農一份子,除了以時間來導引之外,其他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