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業有嚴重危害的秋行軍蟲首次現蹤台灣!8日苗栗縣飛牛牧場疑似出現秋行軍蟲幼蟲,農委會接獲通報後利用分子技術進行基因定序,今(10)日下午鑑定結果出爐,確定為秋行軍蟲,緊急召開「秋行軍蟲首例通報處理」記者會對外說明。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秋行軍蟲一旦入侵台灣,可能對國內禾本科植物造成近三成的災損、不可輕忽。他也推測,可能是西南風將秋行軍蟲從中國吹送過來。
防檢局已針對發現地的所有作物進行掩埋處理,今日下午也緊急公布賜諾特、諾伐隆、氟大滅、剋安勃、護賽寧、依芬寧、硫敵克、蘇力菌等共11種可用在玉米上、對付秋行軍蟲的防治藥劑,至於其他如水稻、高粱等寄主作物,後續則會依情況增項調整。
.jpg)
.jpg)
全球重要害蟲秋行軍,苗栗現蹤十多隻
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預警之全球重要害蟲,主要為害玉米、水稻、高粱、棉花、十字花科、葫蘆科、茄科等經濟作物。原生於熱帶和亞熱帶的美洲,2016年傳播到非洲,2017年迅速在亞洲蔓延,中國今(2019)年初淪陷後,已有十多個省份傳出疫情。
秋行軍蟲不僅繁殖力驚人,一生可產1,500-2,000粒卵,且成蟲十分善飛,根據資料顯示,曾有一個晚上飛一百公里的記錄。
苗栗縣農業處農務科科長蔡政新表示,8日下午有遊客通報在飛牛牧場發現疑似秋行軍蟲幼蟲,「十多隻秋行軍蟲爬行在青割玉米上,牧場所種植的玉米作物主要是讓遊客體驗餵食牛隻的。」縣府人員隨即趕赴現場採樣,並於晚間送抵配合檢驗的大學,進行型態和分子鑑定,檢驗結果今日下午出爐,確定為秋行軍蟲。
.jpg)
農委會防檢局植物防疫組長陳宏伯指出,過去雖有民眾通報,但檢疫人員一看照片就知道是夜蛾類幼蟲,此次則為國內首次發現秋行軍蟲,鑑別一個新物種需要使用分子技術進行基因定序,因而花費較長的檢驗時間,「只有部分拿去分子鑑定,其餘會繼續養殖、做後續研究。」當前已遭秋行軍蟲攻佔的中國,距離台灣僅一海之隔,加上秋行軍蟲飛行力極強,他也推測應是當季的西南氣流將中國的秋行軍蟲吹送至台灣。
及斜紋夜蛾(右-農業試驗所)幼蟲之區別.jpg)
緊急封鎖飛牛牧場玉米田,怪手整片銷毀掩埋
蔡政新表示,飛牛牧場的玉米田約有3、4分地,在今日下午鑑定結果出爐後,為了杜絕蟲害,縣府人員第一時間緊急配合封田,再用怪手將整片玉米作物割除銷毀,而後原想以焚燒處理,但考量現地焚燒會產生空污問題,若移至焚化爐燒毀又擔心運送過程造成幼蟲擴散,因此決議以掩埋處理。
此外,秋行軍蟲喜歡躲藏在土中,因此縣府和防疫人員也在周圍設置費洛蒙誘蟲器,若有成蟲出沒再集體殺除。在補貼的部分,縣府將以每分地3000元貼補業者。
陳宏伯補充,原本防檢局計畫以化學藥物防治法,但業者強調周圍以友善方式耕作,故希望使用物理防治方式善後。
.jpg)
11種防治藥劑,防檢局將持續開放
面對秋行軍蟲入侵台灣,防檢局今日下午緊急公布賜諾特、諾伐隆、氟大滅、剋安勃、護賽寧、依芬寧、硫敵克、蘇力菌等11種可用在玉米上、對付秋行軍蟲的防治藥劑,並限定其使用方法與範圍。
對此,藥毒所生物藥劑組組長謝奉家表示,目前只在玉米作物上發現秋行軍蟲,因此先開放玉米的防治用藥,至於水稻、高粱都是秋行軍蟲的常見的寄主作物,「未來會看情況開放更多藥劑,做逐步增項的調整。」
此外,防檢局自3日起於全台容易有秋行軍蟲出沒的田區及各港口機場增設500個性費洛蒙偵察點,以強化邊境檢疫措施及監控工作。
金門首當其衝,設置誘蟲機防治
台灣深陷「蟲蟲危機」,尤其金門地區距離中國僅數公里之遙,加上有大面積高梁作物,防疫上更具挑戰。
對此,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金門防疫所)所長莊謙恭表示,金門本月5日在全島設置20個偵測點(金沙鎮5個、金湖鎮3個、金寧鄉6個、金城鎮3個、烈嶼鄉3個),是依據當地的鄉鎮面積和種植的高粱田大小決定設置的數量,會持續以誘蟲器及性費洛蒙的方式執行偵察工作,目前尚未發現秋行軍蟲蹤跡。
明日防檢局局長也會協同專家前往金門,討論設置地點是否恰當以及研商更全面的防疫做法,「若發現秋行軍蟲,會朝向使用賽洛寧、蘇力菌的方式防治,但是否符合合格用藥還要看防檢局決議(備註:目前官方尚未開放賽洛寧可用於秋行軍蟲防治),但能在發現第一時間就清除是最好的。」雖然當前資材整備和防治規劃皆已備妥,但金門同時面對來自中國的非洲豬瘟和秋行軍蟲雙重威脅,莊謙恭仍擔心防疫人力不足,呼籲中央儘速協助。
.jpg)
宜蘭嘉義發現疑似害蟲,成立緊急應變小組
黃金城補充說明,今日再度接獲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分別通報宜蘭縣頭城鎮、嘉義縣義竹鄉發現疑似秋行軍蟲的蟲體,隨即派員趕赴現場會勘,並將蟲體採樣送鑑。當前防檢局已成立「秋行軍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會負責災害預報、災情蒐集和處理通報等相關事宜。
防檢局呼籲,民眾如果看到「頭部呈褐色,帶有黃色Y字型頭縫線、末節有四個點呈方形分佈」的秋行軍蟲,可立即通報防檢局專線0800-039-131,或將拍到的照片上傳防檢局臉書粉絲專頁「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防疫小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