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是一座博物館06》地方如此有趣!蘭博家族「在地文化品牌」見學行旅

文/張雅雲

呂理政老師說,2000年宜蘭博物館家族成立之初,第一件事就是帶大家去旅行。因為有團隊、有願景,有共同的行動計畫,就一起去旅行、去發現。19年後,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也擔起串連平台,於5月28到30日辦理宜蘭縣博物館事業增能交流,帶領宜蘭的地方文化館和社區夥伴走訪三峽、雲林古坑和虎尾以及大溪,透過參訪向地方學習社會企業經營、地方產業結合農業觀光、區域協作的文化生活圈、金牌農村的環教推動,還有地域振興的生態博物館經營。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圖: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提供

一場三峽在地青年的微革命運動

青年返鄉,如何得到地方認同,來自地方和長輩的壓力是很多七年級生的困擾。如何改變長輩的想法?甘樂文創的年輕人選擇一件地方人熟悉的事─淨溪撿垃圾,這淨溪成了為社區把脈,從垃圾裡有鞭炮,竟然也有針筒、毒品吸食器、生理食鹽水,那一根根的針筒讓他們強烈感受到社區潛在的問題─青少年吸毒。

在黑暗角落的孩子是不是也有機會得到陪伴和照顧,陪伴社區弱勢和家庭失能的孩子,成為甘樂文創連結在地和開發事業很重要的動能。從小草書屋,到青草職能學院,從陪伴孩子到給成長的孩子學習一項工藝技能。

除了在地的陪伴支持,甘樂也透過改造百年古厝老屋,成立甘樂食堂讓三峽有一藝文展演平台,結合二度就業家長和青少年的職能發展的禾乃川國產豆製所,還利用舊醫院改建成為社區共學的合習聚落。

禾乃川國產豆製所/圖:張雅雲

創意和創新是在熟悉的事物中找到新詮釋。源自每年三峽祖師爺繞境產生的大量鞭炮屑,這如何與他們淨溪環保愛家園的行動連結,於是有了鞭炮屑再製的想法。台灣人相信收藏迎神慶典的炮屑可以帶來好運,因此使用炮屑回收紙作為紙材,重新再製成手抄紙、紅包袋。除了延伸崇敬的台灣信仰文化,更融入順天應人的環境關懷,也找到地方設計的具體實踐。

雲林古坑華山休閒農業區  咖啡體驗趣

要推動地方產業,一定要是地方點線面的串連。華山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表示,地方上有三個協會,有社區發展協會、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和產業促進會,目前加入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的會員都是地區業者居多,大家也分別擔起不同的任務分工,協會目前有維護、文教、資訊、產業和公關組,理事長很自豪說「以前活動都是委託農會辦理,我們現在都是自己辦活動、自己核銷。」協會平日也積極和地方學校連結,甚到是劍湖山也會來找協會合作活動,如螢火蟲祭加一日遊的輕旅行。

2016年雲林古坑咖啡達人劉慶松自種自烘的台灣咖啡獲選為520國宴指定飲品,也帶動古坑咖啡產業。在走訪完咖啡園之後,協會導覽員安排宜蘭夥伴體驗自己的豆子、自己烘。一包生豆、一只陶壺、一座卡式爐,隨著手搖韻律,真的得二人一組不然會手酸,在嗶剝響中有了咖啡香,帶回自己烘的豆子,讓大家更了解一杯咖啡的得來不易。

虎尾小鎮展現說故事的串連改變力

在虎尾二個小時的緊湊行程裡,大家感受了滿滿的故事力,領受了故事帶來的串連和改變。雲林布袋戲館原為虎尾郡役所,鄰近的雲林故事館則是原本的虎尾郡守官邸,而布袋戲館對面的合同廳舍在日治時代是消防單位,目前由星巴克進駐,活化運用日式古蹟群為虎尾帶來新亮點。

布袋戲館的導覽員,為大家說一段在卡通和電視不普及的年代,掌中戲、金光布袋戲的演進,以及轟動街頭巷尾的電視布袋劇「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因太受歡迎「影響農工作息」而被禁播收場。這大概是台灣人最早的全民追劇吧!

宜蘭夥伴感受操偶的樂趣/圖:張雅雲

雲林故事館的靈魂人物唐麗芳老師,再次重述了雲林故事人協會和故事館的起心動念。這是關於一個媽媽的決心,從美國返回雲林家鄉的她,發現圖書館總是關著門、沒有什麼圖畫書,大學的圖書館也不開放給一般民眾。因為想要好好教孩子,於是她用自己的方式,每天說故事給孩子聽,孩子又說給同學聽,有天孩子的同學問「你說的故事是真的嗎?」於是孩子要求媽媽要來學校講故事,如果沒來大家就不會相信,

學校老師對唐麗芳說,來學校說故事要加個老師,這樣孩子會比較聽話,於是唐麗芳從唐媽媽變成唐老師。對唐麗芳來說,故事媽媽說故事是為孩子耕心田、種未來。於是孩子聽完故事,也會試著說一說、寫下來,甚至是配圖畫,故事講完了,大家的創作也完成了。

說故事的力量,也讓更多人捲入參與,甚至後來雲林故事館的營運計畫成為第一個雲林縣府編預算、議員全數通過的案子,這也讓唐麗芳和雲林故事人協會感到非常光榮。

林文彬(左二)現任雲林縣議員為宜蘭社造夥伴分享虎尾文化造鎮的經驗/圖: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提供

擔任二屆虎尾鎮鎮長,目前是雲林縣議員的林文彬則以社區營造的精神,幫虎尾鎮的人、文、地、產、景一一串起。透過創造地方的節慶活動,把人帶進來,虎尾的六大節慶─虎尾玉米節、虎尾中元祭武術節、雲林國際偶戲節、雲林全國農機暨資材展、虎尾毛巾節及虎尾馬拉松。經過8年的紮根蘊釀,一些軟實力慢慢在虎尾展現,林文彬說虎尾的咖啡館目前有60家,這應該也是一項文化的指標吧!

南埔社區力行減法思維

有別於許多鄉村社區積極申請公部門經費資源,新竹縣的南埔社區反倒是回歸思考社區要什麼?又社區負荷量和環境承載力為何?一種減法和簡單自給的思維,反而成了社區共識和生活公約。

南埔社區只有450~500人,那社區協會每天接待的人數就不超過120人,一週僅接待四次,因為居民認為社區可以賺錢,但不要消磨在地人。

新竹南埔社區的水圳和地方生活關係密切/圖: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提供

實行友善的耕作方式,由協會和企業合作統一為農家銷售稻米,從共同檢驗、包裝到出貨。除了稻作的生產,因位於淺山地區也有桶柑果樹,而協助也帶領居民製作農產加工品桶柑蜜餞,因為是不施灑農藥的友善耕作,整顆桶柑一起蜜漬的桶柑蜜餞,可說是全食完整利用。但社區發展協會也不會因桶柑蜜餞受歡迎,就鼓勵農民擴大栽種,一切就是小量多樣化為原則。

此外,社區每隔2到3年會重新做一次資源盤點和SWOT分析,穩健發展中隨時調整步伐。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實踐居民參與和社區共學

增能交流的最後一站來到大溪,宜蘭縣博物館事業推動辦公室特別安排「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催生者呂理政老師,和大家談談社區博物館運動的初衷,呂老師近幾年陪伴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並進行居民參與共學的「街角館」培力。

呂理政老師為宜蘭社區夥伴的見學之旅帶來驚喜和老朋友的鼓勵/圖:張雅雲

宜蘭歷年來的地方文化館計畫主要是來自中央資源(文建會和文化部),鮮少有縣府自身編列預算。所以當大家聽到木藝生態博物館一年有2億的經費,大家真是又驚又欽羨,但也更加體會缺乏資源的宜蘭更要團結協力找出路。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除了修繕活化相關歷史建物,營造無圍牆的社區生態博物館,致力串連地方展現地方生活和產業的樣貌。從社區資源調查打基礎,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職員與地方社頭組織一起整理文物和口述歷史,並逐年導入不同元素,歷經四年成功把地方每年624的廟會活動轉化為更多元意涵的「大溪大禧」,而街角館計畫也讓社區裡的店家主動跳出來,每一個店家的老闆就是街角館的館長,每年由桃園市長親自為街角館授證的儀式,更強化了地方店家的榮譽感。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陳倩慧說,這就是創造責任感、榮耀感和地方價值感。

大溪街角博物館/圖: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提供

呂理政說,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該做的事,就是帶大家出去旅行,讓彼此不認識的相識,讓感情不好的變好,不需要一直做計畫而忘了初衷,不要天天想文化部的計畫,只要簡單想什麼是團隊共同的願景,有團隊、有願景,有共同的行動計畫就一起去旅行吧!呂老師的這一番話,無疑是為這回的增能交流做了最好詮釋。

啟動地方文化館創價工作坊

守護蘭陽、營造人心,向地方學習的增能交流之後,由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主責執行的「宜蘭博物館事業推動計畫」6月中隨即展開「在地知識學院─地方文化館創價工作坊」。6/15-16連續兩天動腦又燒腦的課程,陳德勝老師以自創「價值識別 VALUE Identity」的系統工作,協助館舍找到核心價值,並以他山之石輸送各地文化品牌的養份,讓大家重新審視各自的發展目標及願景。

透過夥伴的共同討論,期待每家館舍、工作室、友善小店或是返鄉青年,都能循序漸進完成自己的優化計畫,在公部門和民間組織共同協力之下,必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群聚效應。

在地知識學院─地方文化館創價工作坊在蘇澳的咖啡館開辦/圖: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提供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