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是一座博物館02》除了蘭陽博物館,更值得你認識的「蘭博家族」

文/張雅雲

大家都聽過宜蘭的「蘭陽博物館」(以下簡稱「蘭博」)但你知道,其實「蘭博」並不是一個單獨的的博物館,而是與「宜蘭博物館群」(也就是「蘭博家族」)共生的一間博物館?放大來說,「蘭博家族」也不只是一個家族,而是「地方文化館」這個運動中,特別活潑的一脈?

蘭陽博物館(攝影者黃長富)

1990年代開啟風起雲湧的「地方文化館」運動

1990年代是台灣社區草根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面對解嚴之後國家的轉型認同,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強調由下而上、社區主義、生命共同體得到多數民眾的認同。

回顧「台灣地方文化館」計畫發展的脈絡,以居民參與的社區文化和地方博物館事業,是台灣推動社區營造重要的施政。1994年的社區營造計畫和2002年的地方文化館計畫,兩計畫名目雖換過很多,一直到現在仍以各種方式持續執行。

1994年宜蘭縣推動社造,縣長游錫堃找了「社區總體營造」先鋒倡議者陳其南來幫忙,加上在地的仰山基金會,多方協力為宜蘭打下好基礎,這些地方的養分和社區意識也為宜蘭的博物館運動帶來加乘效果。

文建會在2002年提出結合社區居民參與的「地方文化館」的政策計畫,現在大家常談的居民參與、居民主導,這些觀念早在1990年代,呂理政和一群守護蘭陽的朋友,早就透過宜蘭的博物館運動開始推廣並實踐「宜蘭是一座博物館」延伸閱讀:呂理政:故鄉是營造夢想的神奇之地。

呂理政:「不用特別一鄉一館,我們宜蘭已經在做了」

呂理政表示,在社造啟動和規劃蘭陽博物館歷程中,當時地方社區即接觸「民眾參與」此概念,以前博物館是政府的,和居民沒什麼關係,當宜蘭縣從博物館專業切入來實踐「民眾參與」,配合政府資源挹助啟動,散播出去也為台灣地方博物館事業帶來影響。

2001年文建會受命討論「一鄉一館計畫」,時任文建會副主委的吳密察找呂理政討論,呂理政直接了當和吳密察說,一個鄉鎮再蓋一個館,這樣是不行的,文建會歷年來各地主題館計畫、特色館計畫、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還有社區營造的小館、文史工作室……台灣有多少館?文建會應該先去做個統計。

呂理政說:「我們其實有館舍,也有人力,現在應該是整合這些事來做。」吳密察反問呂理政為何會有這個想法,而呂理政也自信回「因為我們宜蘭已經在做了。」

後來,文建會組團來宜蘭觀摩,而呂理政也協助文建會草擬「地方文化館」計畫。這個計畫出發點也簡單,以宜蘭經驗為例來看,有館舍、有很多人在做, 是欠缺整合,以及學習成長內容。呂理政再次強調,「一直侷限在文化資產,有多少館舍啦、多少風景區 、山呀海呀,但是沒有經營人也是做不起來,人是可以經營的,只有經營那些物件是不行的」。

宜蘭的博物館經驗有很多因素,有縣政府本身投入的資源,也有像呂理政這種不小心跑出來的參與者,大環境的整體氛圍,還有本來在做的社區和地方人士。呂理政表示:「就是我常說的『整合』,把可以這些東西架構在一起就贏。」

呂理政2001年參與起草文建會地方文化館計畫,2002年起參與審查訪視16年/圖:呂理政提供

蘭陽博物館與蘭陽博物館群,一起共生的歷程

宜蘭除了開始「地方文化館」的風潮外,也誕生了全國知名的「蘭陽博物館」。1989年,先是由宜蘭先進倡議,應籌建縣級的蘭陽博物館,1991年呂理政以蘭陽子弟回饋故鄉的心情,寫下蘭陽博物館的第一個建館構想案。1994和1996年,宜蘭縣府進行蘭陽博物館兩階段規劃,呂理政因身負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籌備大任,於是推薦張譽騰擔任蘭博規劃案的計畫主持人,而他只要時間許可也會協助參與,並一直維持親帶一工作小組。

規劃期間,省府和中央對於蘭博經費補助遲遲未回應,為表明籌建蘭博的決心,1997年縣長游錫堃在卸任前成立「宜蘭博物館群營運委員會」,一方面設置蘭博籌建小組,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 另一方則是展開宜蘭縣博物館資源整合工作,為宜蘭博物館家族(蘭博家族)的形成打下基礎。

1999年,宜蘭縣長劉守成承諾,由縣府負擔蘭博建館的一半經費,而文建會同意支持蘭陽博物館的建館計畫,經行政院核定之後,蘭博籌備工作正式展開,而縣長劉守成也全力支持「蘭博家族建置計畫」並提撥經費,讓蘭博籌建和蘭博家族計畫同時啟動。

2010年籌建19年的蘭陽博物館在眾人殷殷期盼下於烏石港區落成,而蘭博家族也逐步成長。呂理政認為「蘭博與蘭博家族計畫一直是共生的計畫,以前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是一樣。」

蘭博家族的案例:蘇澳白米「木屐館」

蘭博家族的成型和發展,也呼應著這波時代的局勢。以蘇澳白米社區來說,從原本全國落塵量最高的社區,到找出社區曾有的產業─木屐,試圖翻轉絕望的社區到希望的村落。

1997年第一屆全國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白米社區帶著木屐參展,沒想到24天展期結束竟有60多萬的營收,在博覽會後那些展示的木屐要放到哪兒好呢?於是居民有了「幫木屐找個家」的想法,木屐的家原本是座落於社區土地公廟下方長壽俱樂部的一角,而後慢慢有了發展「木屐館」的想法,爾後這也成為白米社區營造的轉捩點。

在宜蘭有很多和白米社區類似的故事在發生,不論是千人移廟的二結社區、致力發展揚稻草文化的珍珠社區等,有很多不一樣的人,散發著不同魅力和熱情,或是某些專長是超乎意料的。在呂理政眼裡,在地方上做這些事的人,都是善良的那一群,因此他特別熱衷與地方人世互動,因為這正是最迷人的地方。

蘇澳白米社區木屐館當年開館的原始模樣

人的魅力,蘭博家族的迷人之處

「蘭陽博物館和蘭博家族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人的魅力。」呂理政如是認為,這計畫是到宜蘭藉助不一樣的場所/館舍的獨特之處,來感受宜蘭人的魅力, 這是培養宜蘭人的力量和提高宜蘭人的素質,這是造人的工作,這是和傳統大型博物館不一樣的地方。人的運作,是當初運作蘭博家族最重要及核心基礎。

計畫啟動之後,每回往來宜蘭的有限時間,呂理政經常去拜訪各區的社區夥伴,了解社區居民他們在做什麼?「他們好像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又不能很堅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從認識地方社區成員的過程中,呂理政和社區朋友說:「大家看起來像是做個別的事,不過有一簡單共同的事─守護家園,所以大家可以成為一個團體。我們要做的宜蘭文化和博物館事業就是─守護蘭陽、營造人心,就這麼簡單,沒有更複雜的了。」

地方魅力之所在─白米社區裡的木屐師父陳信雄/張雅雲攝

24個團體共組「蘭博家族」守護宜蘭,營造人心

守護宜蘭、營造人心,這二事有很多方法可達成,「我只懂博物館,只有一個方法,就用博物館的方法來和大家溝通,因為博物館可以研究、典藏,可以做教育展示,還可以做觀光行銷,是有守有為的事業。」呂理政如此主張,於是蘭博家族這屬於人的有機組合也逐步慢慢蘊釀成型。

1999年10月蘭博家族召開第一次會議。首次會議大家熱切詢問:什麼是蘭博家族?為什麼要參加?各式各樣的問號,呂理政回覆說:蘭博家族是自由意願參加的團體,還沒有組織也還沒規則,但縣府有擬了計畫交給蘭博籌備處來執行,蘭博籌備處依計畫設計了一條共同學習討論的路。

在首次會議之後有24個團體同意共組「蘭博家族」,之後2000年1月 呂理政率家族成員參訪台北小型博物館,此後開始一系列家族觀摩、互相訪問、專題講座、家族會議等學習。有了這番一年的溝通共學過程,蘭博家族在2001年5月正式成立「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

願景.團隊.計畫.策略

2002年1月蘭陽博物館籌備處發行的《蘭陽博物》中,呂理政曾發表〈願景.團隊.計畫.策略─與宜蘭博物館家族夥伴談永續經營之道〉,「守護蘭陽、營造人心」就是宜蘭人共同的願景;而團隊正是蘭博家族的夥伴成員,結合來自公部門、學校、基金會、社區、民間展示館、特色產業館等一群人成立「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成立初期的計畫是聚焦在學習成長,從培力、學習、教育、行銷四個面向啟動;而經營策略就是特色化、在地化,展現「宜蘭人」的親切熱誠和魅力。

呂理政說:「『願景.團隊.計畫.策略』是我當館長的八字箴言,我也常用這八字箴言和社區夥伴分享。」從事輔導專業就是溝通,溝通很重要,要用好像很專門的觀念,去處理很簡單的事。

轉眼間「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也來到第19年了,過程中成員有進有出,但不變的是理事長始終是由民間的館舍來擔綱,由早期參與的館舍夥伴一棒一棒接下傳承的使命。最早選舉第一屆理事長時,很多夥伴都說要選呂理政,他當下即明白告訴大家「選我,你們就都搞錯了,這樣會把民間最重要的可以參與力量毀了。」直到現在呂理政還是會叮嚀大家,不能因為困難,就讓公部門代表擔任理事長,不然整個計畫精神就會偏了。

走過18年,期待新的接力者把願景找回來

呂理政分析,這計畫可存續這麼久,雖然有些困難和問題,就是因為協會理事長是來自民間,所以它可以存在,公部門有時候變化比民間大,局長、縣長一換人,計畫就隨之結束。有成員覺得家族協會目前的走向有些走偏,和呂理政訴說擔憂,呂理政也會寬容引導「蘭博家族18年了,其實它可以自己思考未來的路,如果也是美麗的理想,未必要和以前一樣。同樣美麗有好多種,時間在改變、劇情再改變 ,新一輩中生代要出來,18年當中走過的人,應該要能夠來帶領。」

過程中願景模糊了、不清楚了、遺忘了,沒關係,再把家族成員重新聚合,重新再想想共同的願景是什麼。呂理政也期待新一代的接力者,有人擔起傳道的角色,如同當初他心心念念告訴大家簡單的願景─守護蘭陽.營造人心.種樹成林.營造夢想。(系列未完待續)

蘭陽博物館籌設過程中,呂理政經常在《蘭陽博物》上分享宜蘭是一座大地博物館之理念。

系列閱讀:

宜蘭是一座博物館01》呂理政:故鄉是營造夢想的神奇之地

宜蘭是一座博物館03》從觀光吸引目光,延伸「在地知識」的博物館群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