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是一座博物館09》創宜蘭小吃先鋒,百年宜蘭酒廠不老,持續在生活發酵

文.圖/張雅雲

(續前文)紅露酒就像是宜蘭人的老朋友,生活中各式場合都少不了它,難怪全國每月紅露酒總銷售量,宜蘭鄉親就獨佔六成的在地支持。

那光輝的一役,縣酒選紅露

但,隨著時代變遷、消費習慣改變,1976年曾經一度因滯銷停產的紅露酒,始終有一群酒廠員工心心念念為它擦亮招牌。2006年適逢新選縣市長就任和雪隧通車,宜蘭酒廠於當年5到6月辦理「縣酒選紅露」系列活動。因為宜蘭有縣樹、縣花,就是沒有縣酒,於是宜蘭酒廠把紅露酒變成候選人,而且是唯一的候選人,辦理「縣酒選紅露公投」。

酒廠員工曾拉著搬酒甕的『力呀卡』去掃街拜票,以紅露酒為候選人,向全體縣民拉票

「我們成立競選總部,晚上酒廠員工拉著搬酒甕的『力呀卡』去掃街拜票,以紅露酒為候選人,向全體縣民拉票,邀請民眾一起參與,在酒廠辦投開票活動,爭取紅露酒成為宜蘭縣酒。那股熱情,和正式選舉真的沒二樣。」李銘灶眼底依舊閃爍光芒回憶那美好的一段,在酒廠上下全心投入和縣民的熱情迴響縣酒公投活動,後來縣府也行文明訂「紅露酒為宜蘭縣酒」。

2006年雪隧通車,宜蘭和大台北地區迅速連結,這可是開蘭大事。打鐵趁熱,因為紅露酒已是縣酒,所以在通車典禮當日,宜蘭酒廠再推出2000甕的1.35公升6年分的窖藏老酒,作為通車紀念酒。「沒想到,2,000甕現場馬上被訂完,最後竟追加到9,999甕。」回想那一起打拼的當年,張有德和李銘灶仍掩不住滿心的自豪。

李銘灶宜蘭酒廠資深退休員工,見證了酒廠變遷。

揭櫫環保、文化、觀光立縣的宜蘭縣府,為了將宜蘭轉型為休閒觀光縣,啟動「蘭城新月─南門計畫」,配合此計畫,宜蘭酒廠亦在此時期積極轉型為「觀光酒廠」。1998年宜蘭酒廠利用日治時期所建造的老建築改造為「甲子蘭酒文物館」正式開幕對外營業,2006年宜蘭酒廠更再次投入鉅額經費,打造全台第一座「台灣紅麴館」,促進宜蘭酒廠的多角化經營,在各方的努力下宜蘭酒廠不僅有酒香,也多了文化生活味,經營逐漸由虧損走向盈餘。

酒廠轉型,邁向更在地、更有人情味的館

由於宜蘭酒廠位於宜蘭市商業區及住宅區之間,考量整體市區發展,曾有部分地方民意代表提議遷廠,並在會議決議通過。公賣局原本非常反對宜蘭酒廠遷廠,但因正式的決議已核定,故公賣局於1993 會計年度編列四百萬元的預算,計畫將酒廠搬遷至利澤工業區,此決定對於宜蘭酒廠的營運及員工的生計影響重大。

當時宜蘭酒廠廠長劉國棟和員工擔心,酒廠受菸酒自由化已經營業萎縮,如果再遷廠,恐有關廠的危機。於是極力爭取廠區留下,並配合整體都市規劃博物館區的概念,將酒廠轉型為一個活的博物館。最終縣府採訪酒廠的建議,並配合文建會的「產業文化資產再生計畫」,宜蘭酒廠展開轉型工程。

張有德說,其實宜蘭酒廠在加入蘭博家族時,就知道有舊有工廠改造的案例,像是松菸轉型為文化園區, 就是善用原有留下來的元素,工廠最終留下來的就是建物和土地,而這二者之間 ,需要有一些內部質地的改變,這時新事業就可進來。

宜蘭酒廠是台灣目前最老的酒廠,也是一座見證台灣政治和產業變遷的「活歷史建築」

宜蘭酒廠創宜蘭小吃街之先鋒

張有德表示,開始有營利概念出來,是因為早期「甲子蘭酒文物館」成立是不可能賺錢,沒公部門補貼,於是要有少量的營商,故在甲子蘭酒文物館一樓 ,賣自營商品和酒類,規模不大也沒大肆宣傳。當1998年12月12日正式開幕經營後,從第一年的三百多萬,之後四百、一千萬,到雪隧通車那年來到二億四千萬營業算是來到巔峰。

這經營好成績完全是靠各方員工的齊心努力。李銘灶說「第一輛遊覽車,是我去旅遊景點發傳單來的。」李銘灶和同事到宜蘭各大有遊覽車出遊的景點,發送傳單給遊覽車的領隊或司機,碰到縣內的大型活動如「綠色博覽會」和「童玩節」則作人力移轉,人員不是到酒廠上班是直接去活動場推廣,全廠員工很努力讓酒廠特色和縣府推動的理念結合。

慢慢的酒廠的特色得到主管機關的認同,也得到一些業者和農戶的支持,於是宜蘭酒廠是創宜蘭小吃街之先鋒。「因為想讓大家在此就有機會吃到宜蘭全部的小吃,像是三星卜肉、紅糟肉、魚丸、包心粉圓等,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大家都邀請進來。」李銘灶認為,因為我們希望酒廠的茁壯,也可以帶動週邊的發達。

宜蘭味紅麴魚酥煮米粉

甲子蘭酒文物館開幕之後,除了加入宜蘭縣觀光產業促進會,也積極參與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更是該協會之創會會員,而時任酒廠幹部的李銘灶並擔任家族協會之幹部,在酒廠和家族協會成員之間扮演著資源共享的協作角色。

甲子蘭酒文化館吸引的觀光客,也會透過活動和家族館成員共享。「我們曾經邀家族館的夥伴一起在夏天賣酒廠的冰棒,由酒廠配冰櫃,家族館共同銷售並可有獲利。」李銘灶說。此外,宜蘭縣各大大小小的節慶活動,如:綠色博覽會、頭城鱻節、宜蘭觀光美食節、宜蘭市年貨大街,甚至各農會的米食推廣活動、各學校校慶等等,宜蘭酒廠都是全力相挺。

酒廠不老,持續在生活中發酵傳香

「台灣有哪個工廠可以一百年不敗 ,別忘了宜蘭酒廠已經有一百多年了 ,而且還在運作中。」張有德簡明點出宜蘭酒廠的可貴。

宜蘭酒廠是那麼自然存在宜蘭人的心中,那和下一代的孩子又會有什麼樣的連結。酒廠旁的光復國小學童,可能在每日上學途中的空氣就領略到,又學校的戶外教學,小學生不能喝酒,但酒廠導覽阿伯會請吃冰棒、紅露酒蛋、紅麴香腸,又最期待的是進入神奇微暗的酒窖好像是入寶庫一般。

李銘灶說,宜蘭酒廠和光復國小只有一路之隔,製酒過程所散發出來的酒香,一直是光復國小師生共同記憶。在宜蘭教師職業工會理事長朱堯麟的促成下,2004年光復國小和宜蘭酒廠首次合作「藏酒儀式」,這是首創結合學校和社區文化之盛事。在小一學生入學時,為小一新生封酒存香作為入學慶祝,由酒廠保存;六年後當學生要畢業時,再度啟封藏酒,這些酒將分裝在小酒瓶裡,於畢業典禮發給學生。這樣的生命儀式,連結了酒廠和學校,讓孩子對地方的記憶更有味,也代表百年酒廠對地方孩子的祝福。

宜蘭酒廠完全融入地方,不只是台灣菸酒公司的宜蘭酒廠,也是宜蘭人的酒廠。不只是酒廠,還是一座活的博物館。百年酒廠一樣活力,在宜蘭人的生活中持續發酵傳香。

與光復國小合作的「「培釀光復.藏長酒久」

延伸閱讀:宜蘭是一座博物館08》宜蘭酒場和紅露酒的勁感情,百年酒廠隨時代呼吸

【參考資料】

  1. 莊文生(2010年)   紅露酒與宜蘭人生活。「第一屆文化資產與創意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宜蘭佛光大學。
  2. 簡束真(2011年)「紅麴的故鄉」 -宜蘭酒廠發展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