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永福也曾提供湯姆生相關資訊,協助鄭立明導演拍攝《影像之初》實驗電影劇照模擬湯姆生的攝影探險,當時的平埔族與漢人挑夫在惡地形_鄭立明授權

148年的歷史穿越,國內外學者驚艷,深山小書店老闆游永福,耗費18年《尋找湯姆生》

1871年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成員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遠東旅行攝影到廈門,遇到正在南臺灣行醫傳教的蘇格蘭老鄉馬雅各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馬雅各半哄半騙將湯姆生拐來福爾摩沙,從打狗港、府城到內陸深山,穿越惡地形,沿途拍攝左鎮、內門、甲仙、六龜平埔生活,留下珍貴的19世紀台灣內陸影像。

148年後,《尋找湯姆生—1871台灣文化遺產大發現》新書問世,作者歷經18年田野調查,踏查當年約翰湯姆生走過的台灣路徑,聯繫英、美、法歷史藝術學者、收藏家、博物館協助提供文獻線索,揣摩湯姆生抱持什麼樣的心情初見台灣,為本土「湯姆生影像」研究奠定新的里程碑。

本書得到許多國內外學者作家撰文推薦,而讓學者驚豔的是,這個與他們通信往返的筆友,沒有頭銜、沒有他們熟悉的學術背景,而是謙稱自己為「來自南台灣深山小書店老闆」──游永福。

游永福(右)在這十八年「尋找湯姆生」踏查與研究過程,心境不斷揣摩148年前走入這片「禁向之邦」的湯姆生,彷彿兩人的心神無意間產生超時空的交會。(拍攝/林吉洋)

深山小書店,做出國際研究

天還沒亮的四點鐘,游永福已經起床,做完早操後念經持咒然後吃過早點—通常是一顆木瓜跟一把綜合堅果。六點半他拉起書店鐵門,迎接小山城的一天與第一批客人──上學通勤的學生。

小書店名叫「普門」坐落在甲仙公有市場旁,儘管甲仙人口不斷創新低,小學新生銳減,街上行人越來越少,偶有幾台電動代步車穿梭巷弄,小書店日復一日開門。

這幾年來,他忙得連讀經開店都沒時間,大部分時間獻給「湯姆生路線」野外調查,文獻蒐集。在各式期刊不定期發表研究心得,也架設部落格《日照甲仙埔》,發表最新的研究發現。

《李仙得台灣紀行》編譯者、美國歷史學者費德廉在〈推薦序〉寫道:「他所走的路、花費的時間、觀察的照片及分析的歷史文獻要比湯姆生還多,也更辛苦」;作家劉克襄認為作者藉由19 世紀的歷史大背景與湯姆生旅行路線,以在地嫻熟的田野調查逐次開展「走出截然不同於其他譯註者的未然壯觀風格」、「為台灣早年旅行的記述打開一個新面向」。

湯姆生於1871年拍攝的月世界,照片似乎可見玻璃底片的裂痕。(Wellcome博物館)

注定一輩子與書為伍,卻也讓他滿身是傷

高中開始,游永福即愛書成癡,從甲仙搭車到鳳山讀高中,得請父親幫忙挑兩扁擔的書。喜歡寫詩的他有個慘澹青春,一分之差大學落榜後,到高雄書店工作。當時工業污染嚴重,水土不服的他再赴台北投靠二姊。

1974年游永福22歲,先到萬華老松書店,再到重慶南路建宏書局,喜愛與書為伍的游永福,最喜愛佛經「文辭優美」,「似曾相識」彷彿早已埋下佛緣。24 歲那年發願潛心學佛,從此茹素43年至今。當時經濟起飛,賣書市場大好,游永福見淡水學府眾多,1978年在站前英專路開設第一家「普門書局」,也因佛緣結識太太,在淡水成家生子。

十年後房地產飛漲,書店微薄利潤跟不上租金飆漲,先是搬家,既而支撐不住結束營業。當時太太入寺修行,只剩他一人獨撐書店,早上六點半到晚上十一點,身心都出現狀況,只能先回甲仙再做打算。

家人離散,妻子入佛門,老父賭氣不認

如同許多戰後島內移民,游永福的父親來自嘉義梅山到甲仙拓墾,勤奮耕耘成收筍乾的中盤商。老父眼見一心栽培的么子北上奮鬥十多年,只換得一拖拉庫書本落魄回鄉,面對滿屋庫存書難掩失望震怒,就此形同陌路。父子終日在一條街上生活,老父卻視若無睹不相往來。

幸好長兄撥出空房讓落魄么弟重新開業,仍名為「普門書局」。不久,太太決意遁入空門請求離婚,只剩他與小學獨子相依為命。

後來老宅屋後失火,游永福奔回老宅抱起臥病母親逃離,見父親仍是一副冷峻,忍不住下跪求父親原諒,在親族見證下父子重新相認。後來父親在高雄醫院病危,游永福一路護持回到甲仙,他說「幸好父子修得圓滿」。

「父親為立足甲仙,一生辛勞看重經濟,對於我的失敗他不能接受。」回顧中年離散的這一段,游永福依然微笑,眼角沒有波動。

謙稱是一深山小書店老闆的游永福,耗時十八年為小山城留下重要歷史文化資產。(拍攝/林吉洋)

耕耘甲仙文史,意外穿越148年前歷史

回到故鄉的土地上終得安穩,同樣開書店寫詩,結交旗山文學界江明樹等人,90年代是鄉土文史大挖掘時代,游永福先後出版詩集《花邊剪刀》(2000),以及《甲仙文史記事》(2006),為甲仙鄉土文化填補空白。

蒐集平埔史料之時,他發現清代紀錄甚少的甲仙埔,「在1871年居然有位世界級探險家湯姆生住過一夜,住民還辦熱絡晚會迎賓!」他興奮地一頭栽入湯姆生研究整整十八年。

他的研究室就是小書店的一抹小角落,從這裡和英、美、法國的湯姆生研究者書信往返,如此工作十八年。(拍攝/林吉洋)

政府補助經費零,拆解歷史線索更困難

游永福也想過申請補助,原民會、文化部、文化局都提過計劃,但實際所獲是零。公文旅行曠日廢時外,更讓他不解,為何不得補助人事費?經旁人提點才曉得,申請補助需要核銷技巧才能樽節盈餘。他感嘆:「寧靠自己,也不願作假」。

小書店生意清淡,連續幾年,存款在五位數跟四位數之間擺盪,他也不免擔心哪一天開給廠商的支票會跳票。資源短缺並非最大障礙,要把湯姆生留下的影像與文字線索一一解譯,那才是困難。

游永福也曾提供湯姆生相關資訊,協助鄭立明導演拍攝《影像之初》實驗電影劇照模擬湯姆生的攝影探險,當時的平埔族與漢人挑夫在惡地形。(鄭立明授權提供)

社區居民暖心陪伴,地方網絡成後盾

人情冷暖,但游永福相信因緣不能強求,必須等待因緣聚合。這十八年之間,每每遇到難關無法跨越時,總會有神奇的際遇為他解答問題。雖無官方支持,但甲仙鄉親從商圈幹部到甲仙愛鄉協會,社區夥伴與地方網絡成為他的後盾,細水長流陪伴他繼續往前。

多年來他研究工作與社區事務經常是相互伴隨,例如參與社區林業動植物觀察,與他的湯姆生路線研究互補,同步耕耘生態與文史,像是小雨慢慢澆灌,在這塊土地上出現生機。

他常以湯姆生探索當年「生番禁地─禁向之邦」為比喻,旅程中有平埔挑夫、武裝嚮導,他的探索旅程也有同伴支援,不管是共同踏查的夥伴還是特別慕名前來的訪客,或是遠道而來的外國友人。因緣聚合,累積十八年的無形資產。

湯姆生的探險有平埔挑夫有武裝嚮導,游泳福的踏勘則有許多社區夥伴的協助支持(拍攝/林吉洋)

甲仙的社區夥伴曾麗雲說:「雖然陪伴游師兄的人不了解他做的事情,但是師兄對甲仙這塊土地的感情,執著於文化耕耘,為人總讓人感動,讓社區的人願意跟他一起趴趴走。」

唯一的遺憾是,長年跟他一起踏查的好友—荖濃人董武慶,2016年10月獨自踏查荖濃山溪時心臟休克辭世。「如果有資源支持,也不會讓他一個人獨自探索」,游永福感慨。

故鄉甲仙是游永福人生墜落時的安全網,也是他一生所繫的土地。(游永福提供)

讓「湯姆生路線」成為振興地方的文化資產

1871年4月14日湯姆生到訪甲仙,在這一天世界看到台灣,第一眼的印象就是甲仙,游永福踏查「湯姆生路線」18年,企盼148年後,「湯姆生文化遺產」能夠再度成為世界走向甲仙的理由。

甲仙以芋冰聞名全台,曾擁有全台最豐富化石資源,無奈保育觀念欠缺,長達數年間每日數百人湧入甲仙敲敲打打,天然化石資源被洗劫一空。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甲仙,南橫路斷導致甲仙—寶來這一線旅遊人潮跌到谷底。災後十年,人口從九千下降到六千,實際居住三千多人,甲仙元氣至今難以恢復。

少子化加高齡化,人口外流與產業消失的惡性循環,甲仙被媒體預測為2050年面臨地方消滅危機的鄉鎮之一。「即便如此,大家仍會堅守在這裡。」曾麗雲說。

11月2號,游永福的新書發表會在故鄉舉辦,來了許多地方好友。他在會場再三引述湯姆生這句話:「每一張照片對我所造訪的國家和人民都具有特殊意義。」游永福寄望以一己之力高舉文化火炬,讓文化部門看見地方文史的潛力,盼湯姆生文化路線能串連起左鎮、內門、甲仙六龜等內山鄉鎮,為承受莫拉克風災重創的山城帶來光明。

**歡迎向普門書店直購本書,購書方式傳送門。洽詢電話:07-6752207

YouTube video

影片/游永福的興趣是吹口琴,他說自娛娛人,最喜歡演奏「黃昏的故鄉」,耕耘文史是為了讓故鄉的文化生態更加豐富,期盼甲仙再度恢復往日風華。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