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寂靜01》聆聽柴山「寂靜山徑運動」,寧靜公園已成國際保育潮流

文/涂建豐

系列前言:2015年3月大學同學、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范欽慧出版新書《搶救寂靜》,這題目有意思,寂靜也需要搶救嗎?拜讀之後,真覺得是本劃時代的好書,這議題沒有人不熟悉,人人也都習於噪音侵擾,但體會到寂靜已成稀有資源,到了必須搶救的地步,更點醒現代文明處境危機。

本書論點雖非前所未聞,卻是台灣首部有系統的探觸「聲景」經典著作,結合聲景與生態保護,從身體論述到心靈,對!這就是現在台灣就需要的行動觀念,也是要馬上起身的公民運動。

年初,范欽慧與聲景協會秘書長洪永鑫南下,我約來高雄鳥會總幹事林昆海、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三餘書店謝一麟等好友討論,要透過聲景體會高雄市「山 海 河 港」地理特色,並結合在地議題,於是,我們在選擇了被收音機轟炸的柴山、面臨開路穿越的茄萣濕地、具有族群共鳴的旗津,以及都市裡的生態公園衛武營四個地方,舉辦工作坊,面對每個地區獨有課題,匯聚改變的能量。

本系列文章即為這場公民運動的記錄,本文聚焦柴山,閱讀完整系列請點選這裡

活動參加者在柴山閉眼聆聽柴山聲景。涂建豐攝影

推動寧靜入法,柴山「寂靜山徑運動」

爬柴山這麼久,最大的困擾就是少數山友邊爬邊聽收音機,非常惱人,熱愛爬柴山的前輩、高雄柴山會副理事長楊博名跟我說「這一定要宣導,我常叫人爬山要聽蟲鳥風聲,不要聽收音機,居然還被罵!」高雄鳥會前會長歐瑞耀也說,「鳥叫多好聽,在家才聽不到,收音機回家聽就好了啊!」

眾人討論後,決議就來推動柴山「寂靜山徑運動」!構想大概是這樣:

一、寫一份說帖,論述壽山自然公園為何需要推動「寂靜山徑」,建立寂靜山林文化,先從不聽收音機開始。

二、思考是否立即推動寂靜法制化,直接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公告禁止事項中,增列禁止收音機放音?拜會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籌備處,請教法制化可能性?舉辦公聽會宣導「寂靜山徑」、舉辦相關活動,邀請環保團體、壽管處、立委、議員、民眾一同爬壽山,沿途宣導「寂靜山徑開始囉~~~~」

柴山有植物約917種、鳥類137種、哺乳類16種、爬蟲類 22 種,還有難以計算的昆蟲,是一座自然生態寶庫,更有絕佳各式聲音風景。涂建豐攝影

寂靜山徑需從教育做起,需要改變民眾

欽慧很快回應:推「寂靜山徑」要先從教育做起,不急馬上訂法,議員、立委若沒概念的話,其實也無法幫忙,真正重要的是改變「民眾」。因為一次要做到位,就要提供可以應用的安靜生活策略,以及相關的實踐準則。「要促成改變絕對是細緻精密的革命工程!」

看到革命二字,血液中的起義成分都活了起來,我說,政治運動旨在改變權力結構,社會運動旨在改變價值觀念,我是較關注社會價值改變,翻成白話是:騙票的人很多,但我們不想一直被呼嚨!

拜訪壽管處,提出寂靜山徑論述

在壽管處技士黃雅婷的協助安排下,我與范欽慧拜訪壽管處主任洪啟源,范欽慧論述「寂靜山徑」逐漸成為全球革命,台灣聲景協會更致力保護「自然聲景」,2018年全世界第一條國家級「寂靜山徑」,就從臺灣海拔1800公尺的太平山森林遊樂區中的翠峰湖畔出發。2019年世界地球日,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為亞洲第一個世界都會安靜公園,希望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未來也可以成為寧靜公園。

我則向主任簡報,柴山擁有植物約917種、鳥類137種、哺乳類16種、爬蟲類 22 種,還有難以計算的昆蟲,是一座自然生態寶庫,更有絕佳各式聲音風景,隨著起落的地形,不斷演奏鳥叫蟲鳴風聲迴旋曲。 這樣一座聲音寶庫,怎能不用心呵護! 台灣聲景協會希望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成為「寧靜公園」(Quiet Park International),讓鳥鳴山更幽,真正享受幽靜,也維護在地物種多樣性。讓我們身心靈都靜下來,重新學習傾聽土地傳達的聲音!

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范欽慧(右)在柴山步道上解說。涂建豐攝影

壽山自然公園雖有豐富聲景資源,但仍難免人為侵擾,天空不時有飛機、直升機飛越,步道上遊客爬山聽收音機,播放流行歌曲、佛經,甚至政論節目,也有私設休息站唱卡拉OK,忠烈祠附近商家請樂手表演,夜間仍使用擴音器,偶有整修工程進行,發電機與敲打聲傳到步道。另外,還有外來物種入侵,樹林中白腰鵲鴝響徹林間,嚴重侵擾壓縮本土鳥種生存空間。

我們建議初期在柴山三個登山入口,標示提醒「寂靜是一種邀請,也是一種喚醒」、「心打開了,耳朵才會打開」,提出《寂靜山徑遊客公約》:1.不大聲喧嘩。2.不用擴音喇叭。3.不沿途播放音樂、山上聽鳥音-家裡聽電音、聽收音機請使用耳機,並請壽管處志工協助宣導

中程目標建議選拔「寂靜山徑」、「壽山十大聲景」、繪製「壽山聲景地圖」,製作壽山聲景有聲書,發現壽山自然聲景之美。

洪主任回想起小時住在在海邊,大自然的豐富聲景令人懷念,他認同宣導標語附掛在里程路標應為可行,先從一、兩條登山路線做起,逐步推廣,也認同舉辦柴山聲景錄音比賽,發一些獎金。推動公園寧靜相關作法,研究納入處內年度執行計畫,成為長期推動工作。

白腰鵲鴝響徹柴山林間,嚴重侵擾壓縮本土鳥種生存空間。涂建豐攝影

上山聆聽柴山

8月17日,台灣聲景協會在高雄柴山舉辦的「聆聽柴山公園」終於登場,這天因雨讓登山人數少了許多,但柴山步道也因此難得清幽安靜,少了人為活動的干擾,更清楚地聽見柴山真正自然聲景,鳥鳴蛙唱,這才是最接近千萬年來,柴山最原始聲景樣貌。

范欽慧說,一種聲音就代表一種生命,透過聆聽去感受腳下土地,才有辦法建構真正的「身體感」與「地方感」,「究竟我們在柴山聽到甚麼聲音?哪些聲音是只存在於高雄柴山?哪些聲音又本不該出現在柴山?」柴山是一座聲音寶庫,需要市民用心呵護,真正享受寧靜,也維護在地物種多樣性。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閩課長回應,柴山如市民後花園,早年因為沒有適當管理,私設休息站與攤販、設置卡拉OK,爬山聽收音機,確實都存在,籌備處成立後,已逐漸取締佔地為王現象,也積極宣導安靜爬山,未來將研究製設標語來提醒民眾,少聽收音機,多體會柴山美妙自然聲景。

活動參加者在柴山閉眼聆聽柴山聲景。涂建豐攝影

寧靜公園是國際保育潮流

我主張憲法賦予我享有安靜的權利,但有人聽得到我的聲音嗎?──戈登˙漢普頓(Gordon Hampton)(美國自然錄音大師、聲景生態學家、《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作者)

人類終有一天必須極力對抗噪音,如同對抗霍亂與瘟疫一樣。──諾貝爾獎得主、細菌學家羅伯˙柯霍(Robert Koch)

2016年9月,IUCN世界保育大會(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 在夏威夷召開,首度加入自然聲景保育工作小組。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 NPS)也注意到,自然寂靜是國家公園保護與管理的範疇。

2018年,全世界第一條國家級「寂靜山徑」,就從臺灣海拔1800公尺的太平山森林遊樂區中的翠峰湖畔出發。太平山全國首創〈寂靜山徑遊客公約〉:1.不大聲喧嘩2.不用擴音喇叭3.不沿途播放音樂4.不踩踏苔蘚。

2019年戈登˙漢普頓創立了「國際安靜公園」(Quite Park International),九席理事中,台灣佔有一席,由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范欽慧出任。2019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國際安靜公園」邀請陽明山成為第一個亞洲的都會安靜公園(Urban Quite Park)。

柴山是高雄之肺!高雄人也期待柴山成為「寂靜山徑」,寧靜已呼喚壽山自然國家公園!

雨季期間,柴山湧泉水量豐沛,嘩啦水聲是當令聲景。涂建豐攝影

噪音無疑是都市最普遍而無視的公害,而公害均起於文化貧弱,一種不尊重公共空間、無視他人共存的自我中心姿態!登山文化素養不就只是尊重自然萬物、眾人共好和諧、身體行動實踐而已。

「聆聽是最新興起、最為安靜的公民運動」,范欽慧在「817聆聽柴山公園」活動時說道,人類製造太多聲音,壓制了好多大自然各種音聲,台灣公共空間與山林原野的寧靜已經到了必須搶救、復育的程度,從都會到原野,過多人造聲音實在造成人們太大壓力,必須要從學習聆聽、搶救寂靜來改變社會與生態環境。

你也聽到了嗎?

《閱讀寂靜》系列四文,請點選這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