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台灣清酒揚名全球,益全香米熱銷全台,霧峰農會要將台灣農產賣給全世界

「我會做這些事情,是因為我愛霧峰,更愛台灣。」笑容親切的霧峰農會總幹事黃景建,十分堅定的說,這是他在霧峰農會工作的第25年,也是擔任總幹事的19年,在他手上除了讓霧峰香米揚名全國,釀造初霧清酒拿下全球獎項,揪地方盟友成立霧峰轉型聯盟,近年更將守備範圍擴及全台。

「除了霧峰的農產品,更要將台灣農產品賣出去。」黃景建表示,國外客戶有送禮需求,乾脆將全台的農漁會特產集合起來,供國外客戶做選物。「台灣不大,全國都可以算是在地農產品,多賣一樣就是多幫一位農民。」

霧峰農會總幹事黃景建(攝影_林怡均)

政三代留美碩士,返鄉到農會做基層

「講到農會,你是不是會覺得我是黑道?」黃景建說起一般人對農會的刻板印象,他形容自己是政三代:爺爺當過鄉民代表會主席,爸爸黃正義曾任台中縣議員及議長,也曾當選台灣省議員。

雖說是政三代,但黃家從曾祖父時期就開始經營農業,曾祖父做過香蕉外銷、祖父種過香蕉和鳳梨,也在菜市場開內開米店、父親則種洋菇,家族背景也讓黃景建從小接觸農務,在美國西雅圖大學取得企管碩士學位後,返台從霧峰農會最基層的出納員做起,當時是1995年,他28歲。

「一開始沒有想太多,只知道不能丟爸爸和爺爺的臉。」黃景建坦誠,當初不了解農會,為熟悉基層,經常下鄉與農民「博暖」,出席各式廟宇、婚喪喜慶等活動,漸漸的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歷任信用部、推廣股股長,而後在2001年接任總幹事,人生「出道」歷練至今,都在霧峰農會。

黃景建下鄉和農民洽談,瞭解第一線問題及農民需求(照片來源_柯義雄)

「再多的補助並不會增加農民收入。」保價收購,力推益全香米

黃上任總幹事前一年,位於霧峰的台灣農試所在郭益全博士指導下,育出台農71號,也是大名鼎鼎的「益全香米」,而黃上任不到一年,台灣加入WTO。「當時大家都在擔心無法和進口米的價格競爭,我認為若有好的品種和價格,便能保障農民。」

「再多的補助並不會增加農民收入。」黃景建決定力推在當地育出的益全香米,並以契作來保障農民收入,「相對的,農會也能要求品質。」於是霧峰農會提高收購乾穀價格,從每公斤20元逐年調升至每公斤28.5元,而契作面積也從一開始的5公頃到現在的383公頃。

契作也漸漸改變了當地農民的耕種習慣,黃表示:「價格固定後,農民會覺得交越多收入越多,但香米要好吃,產量不能太高。」透過辦理比賽及農民交流,將契作戶從產量導向品質,例如將乾穀抽樣測「食味質」,分數達標,便以契作加價來鼓勵農民。

品質備受好評的益全香米(照片來源_柯義雄)

「東池上,西霧峰」得獎後思考轉型

2004年起農糧署開始辦全國稻米品質競賽,益全香米連續四年獲獎,後續又四度得到全國十大經典好米,「池上第一,接下來就是我們,那時米界流傳著『東池上,西霧峰』,西部最好吃的米就是霧峰出產的益全香米。」霧峰香米的名號就此傳開,米的銷路也穩定起來。

除了穩定契作,黃景建與同事近年來接觸到有機、友善土地的觀念,認為若要長久經營,必須留下健康的土地給後人,陸續和農民協調,以枯草、落葉等自製堆肥取代農藥、化肥及除草劑去耕種,「目前契作的面積中有50甲是有機、友善耕作。」

為了酒莊,員工必須看漫畫、學日文、遠赴日本學釀酒

雖然打開了香米的銷售市場,但黃景建認為,香米不可能永遠主打鮮食,而米還有其他加工用途,必須進入難以被複製又有特色及高附加價值的階段。他看到了日本各大米產區,除了產米還有許多當地清酒,「霧峰酒莊」的想法,也開始醞釀。

「那時候被人家虧:『來上班還可以看漫畫喔!』」黃景建指著酒莊內的書籍,其中一套是日本知名清酒漫畫《夏子的酒》,他回憶,酒莊的構想出現後,恰逢農委會有輔導農會企業經營的計畫,以此計劃經費作人員訓練。

2007年酒莊正式落成前,所有酒莊工作人員都必須先閱讀相關書籍,《夏子的酒》、《神之雫》也是教科書之一,當時挑選2名員工,在台學日語後前往日本新瀉酒廠受訓3個月,之後更陸續讓其他員工遠赴日本學習,一步步邁向釀酒之路。

霧峰酒莊,櫃子上都是和酒有關的漫畫(攝影_林怡均)

釀酒師:台灣酒廠較彈性,創新程度較高

「以前不知道操作步驟的原因,去了日本才知道。」自大學時期來酒廠打工,到現在成為釀酒師的李政諺表示,打工時按照酒廠人員指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但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去了日本酒莊學習才知道製酒的原理及關鍵。

「負責蒸米的絕對不會去發麴。」李政諺回憶,日本酒莊結構嚴謹,所有人聽從「杜氏」(日本對釀酒師的稱呼),每日早上八點準時開工,釀酒當中每個步驟都是專人負責,而當時自己因為只有三個月受訓時間,便一路從洗桶子、洗米蒸米到發麴釀製等,都學習過一輪。

「我想做什麼,隨時都可以嘗試。」李政諺說明,日本酒廠所有人各司其職,但若需調整製程相對也是大工程,必須改變所有人習慣,但在台灣酒廠較彈性,舉凡純米釀清酒到加入水果風味,都能製作。他還透露,最近在學習啤酒的製作,正在研究如何帶進現在製程中。

霧峰酒廠釀酒師李政諺(攝影_林怡均)

食用好米做好酒,「初霧」香濃比日本清酒柔和

霧峰的酒品牌名為「初霧」,是當初透過票選所命名,其意為在霧峰成功生產、品質最佳,不同日本以專用酒米製作,霧峰農會以供滿芋頭香的益全香米釀製清酒,也讓「初霧」全系列有著較多香氣,味道則較日本清酒柔和許多。

現在的酒莊及釀酒廠,所在空間過去是霧峰農會的萬豐穀倉,現任釀酒廠長陳永斌也是米廠資深員工,問及製作好酒的秘訣,陳永斌認為關鍵在於米,「我們是用食用米去做酒,而不是賣剩的米。」他解釋,原料的狀態決定做出來的風味,食用米的品質要求嚴格,因此做出來的酒也有對應品質。

霧峰酒莊販售區(攝影_林怡均)

賣越多酒,米用越多,就能幫助更多農民

擔任酒廠廠長多年的陳永斌,對於酒的品質及優劣好壞的評斷標準只有一個:「客人喜歡的味道就是好酒。」他表示,酒廠成立初期為建立口碑,到處參加比賽,過去曾在許多國際賽中獲獎,純米吟釀甚至得過世界酒類評鑑的金牌獎,但後來發現評審和消費者喜好往往有落差,得獎的酒反而不一定好賣。

對於目前酒廠狀況,陳永斌表示還有進步空間,「一公斤的酒需要用一公斤的米,酒賣越多,等於米也用越多,就能幫助更多農民。」他表示,現在清酒的一大困擾在於只能存放一段時間,之後會朝高酒精濃度、較耐放的燒酎調整。

霧峰酒莊(攝影_林怡均)

未來龍眼產區設置第二酒廠,吸引青年下鄉從農

在霧峰酒莊裡啜飲著荔枝蜂蜜酒,「這是最暢銷的一款。」黃景建介紹時並無太多喜悅,因為去年龍眼荔枝嚴重減產,連帶的也影響蜂農,他說明,去年的慘況已讓龍眼荔枝農民心有餘悸,目前都已先行做催花處理。

霧峰的龍眼荔枝產區集中在桐林里,黃景建透露,之後會在桐林里設置第二間酒廠,讓新鮮的水果可在最快時間入廠釀製酒,也吸引青年人下鄉來工作,「年輕人不見得喜歡下田,但做酒或是加工相對比較有趣,希望年輕人留下來,就要給工作機會。」

「我們很支持設置酒廠,地方的功能和話題都會變多,來的人也會增加。」在地的青農黃德融,是龍眼農三代,除了龍眼還種了百香果,他表示,當地果農大部分都是高齡人口,設置酒廠能夠吸引青年,也會將鮮果製作成更高價值的加工品,就能帶動更多觀光人潮。

從外縣市來霧峰養蜂的魏汛益則表示,從創業至今,農會都給了相當大的協助,無論是資金借貸、補助款的取得、資材及專業人員的諮詢,「霧峰農會對我們很好,其他地區的農夫聽了都很羨慕。」

霧峰果農黃德融(左), 蜂農魏汛益(右)(攝影_林怡均)

「除了霧峰農產品,更要將台灣農產品賣出去」

「農業發展要以長遠發展的角度去規劃,僅解決眼前的問題,只會讓問題不斷發生。」黃景建近年除了關心霧峰的農業發展,也將守備範圍關心全國的農業發展。

裝潢別有味道的酒莊販售區內,有一處「全國農漁會聯盟普利共好商城」,販售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漁特產,黃景建過去在銷售時發現,規模漸漸變大後會接到國外訂單,會特別指定台灣特產,「霧峰農產品有限,我們大宗是米、香菇、龍眼,但別人也會想買其他東西。」

「除了霧峰的農產品,更要將台灣農產品賣出去。」黃景建表示,越來越多客戶要求整組的全台農漁產品組合,因此乾脆將全台的農漁會特產集合起來,供國外客戶做選物。「台灣不大,全國都可以算是在地農產品,多賣一樣就是多幫一位農民。」(文待續,請繼續閱讀)

全國農漁會聯盟普利共好商城(攝影_林怡均)

延伸閱讀:

「來到霧峰覺得舒服自在,人才會留下來」霧峰農會揪盟友,策略聯盟拚轉型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