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霧峰覺得舒服自在,人才會留下來」霧峰農會揪盟友,策略聯盟拚轉型

(續前文)翻開農會法,第一條開宗明義說明農會宗旨:協助農民提高知識技能、保障權益,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加收益,並改善農民生活,最後一項則是發展農村經濟。「農會除了賣農產品,也應該幫這個地方發展得更好。」帶領霧峰農會25年的總幹事黃景建表示,農會下一階段任務不再只是服務農民,更要擴及整個霧峰。

去年底,霧峰農會和亞洲大學共同發起「 霧峰轉型發展策略聯盟」,在霧峰區的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原臺灣省議會)內舉辦聯盟成立大會,不論是團體或個人,只要願意參與霧峰發展,都能來當盟友,包含霧峰區公所、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霧峰文化創意協會、熊與貓咖啡書房、 絲田水舌永續實業、阿華師茶葉等,甚至有各級學校、社區及民眾,都來共襄盛舉。

「想讓人留下來,前提是要讓人想來,來了之後還要留下好印象。」黃景建表示,現在地方創生的議題正夯,想吸引人來旅遊或觀光,到了霧峰後覺得舒服自在,才有可能真正留下來,成為「霧峰人」。

不畏創新的霧峰精神,融合五大元素的民生故事館

「『勇於冒險,不畏創新』,這就是霧峰的精神。」參與轉型發展策略聯盟的團體之一,絲田水舌永續實業負責人孫崇傑,早年曾在南投做社區營造,而後來到霧峰。非本地「原住民」的他認為,霧峰自過去林獻堂開啟台灣民主的議會、郭益全博士培育出香米等事蹟,一再彰顯霧峰人從裡到外都是不斷創新、突破現狀的個性。

孫崇傑以發源自南投,流經霧峰的烏溪比喻,「策略聯盟其實就是串聯整個地方的上下游。」他細數,盤點發現霧峰的五大元素為:民主、歷史文化、觀光、農業及生態,策略聯盟便是以這些元素串連各單位,設法讓外界能認識並喜歡上霧峰。

霧峰酒莊旁一座小而優雅的白色洋房,過去是深受霧峰居民愛戴、服務鄉里的林鵬飛醫師的民生診所,現在是「霧峰民生故事館」,當初霧峰農會基於保存文化,在2014年買下了民生診所,並耗費兩千萬修復舊址,2016年正式啟用。

霧峰民生故事館(攝影_林怡均)

「那時候整理診所,收出了兩台卡車以上的垃圾。」孫崇傑回憶,當初前來協助修復舊址,帶著亞洲大學學生進來打掃及整理,但那時這棟洋房已荒廢20年,當時農會還請來建築師和結構技師,保留木窗及舊診間,並努力在兼顧安全的狀況下,回復到原貌。

「這間故事館其實就是策略聯盟概念的一個範例。」孫崇傑表示,策略聯盟雖然才正要展開行動,不過霧峰民生故事館已具有霧峰的五大元素中的農業、歷史文化及觀光等。

有機友善在地食材,吃完還可「閱讀」霧峰

走進霧峰民生故事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滿選物,「這裡放的是全台各地的優質選物。」館長余政昆說明,同樣都是選物,館內和霧峰農會內的普利共好商城的路線不同,普利共好商城主打全國農漁會特色商品,民生故事館則主打友善環境的農產加工品。

民生故事館的二樓展覽區展示了益全香米的故事以及當年林鵬飛醫師的故事,有林醫師的幼年時期、在臺北帝國大學求學、結婚到行醫的故事,還有當時人們的衣著,除了靜態的展示,農會還造訪了在地鄉親及長者,製作了三支紀錄片做播放。

一樓走到底則是農學食堂,簡潔溫暖的佈置給人溫馨感,「傢俱的選擇,努力在復古和舒適之間找到平衡。」余政昆指著舊式的桌椅,椅子上面疊著樸素的新式軟墊,坐下後打開菜單,「我們的菜單是有基本規則,但菜色不一定,端看那週買到什麼菜。」

農學食堂(攝影_林怡均)

「這整盤都是友善、有機食材製作的。」余政昆指著碗內的料理說著,他表示,這裡食材及調味料會優先採用霧峰有機、友善農產品,若是霧峰沒有產的品項,則在每個週末前往台中的興大有機農夫市集採買,肉品則選用國產的產銷履歷漁牧產品,烹調則採用清爽、少油、少鹽。

夾起被煎得金黃的豆皮,入口是酥而有嚼勁,嚼的同時醬汁的香味也慢慢釋出,簡單調理的時蔬可以吃到原食材的純淨滋味,蔬菜的甘甜、玉米的多汁與益全香米的芋頭香,讓人不知不覺一口接一口,飯後的堅果飲及手工洛神火龍果凍則做了完美的收尾。

無菜單全有機時蔬料理(攝影_林怡均)

策略聯盟:訂定目標並組織,跨域打造全新的霧峰

「來霧峰不只要吃得好,還要玩得開心,住得舒服。」這是黃景建對於策略聯盟的期許,民生故事館具備農業、歷史文化及觀光功能,但他認為還不夠,他透露農會之後會在附近設置民宿,讓遊客來訪時更舒適,「先喜歡霧峰、常來玩,才有然後。」

策略聯盟在去年上半年已開始籌備,初步的三大推動目標為:「轉型試驗」、「城鎮之旅」、「青年就業」。不同單位作不同面向的創新試驗,例如:霧峰農會設置民宿、在地農民與學校合作等,後續串聯不同單位的試驗成果建置旅遊網,培訓導覽人員、設置服務站等,之後以整個城市系統考量並輔導在地青年的就業或是創業,把大學生與青年的就業納入轉型產業發展。

黃景建表示,策略聯盟是跨界交流地方發展的平台,後續會持續推選出總召、設置執行長、專案經理及各幹部,依據三大目標,部門會有轉型創新部、觀光促進部、青年創業部,並以霧峰的五大元素設計不同主題的旅遊行程,包含「新健康農業之旅」、「在地文藝復興之旅」、「 探訪綠活村之旅」、「全人生態教育之旅」與「詩情民主運動之旅」。

「這只是剛開始而已。」黃景建說明,目前聯盟剛起步,後續會設定短中長程的目標,並定期開會討論執行方式,後續也會滾動式修正執行。霧峰在地最大特色或許就是「改變」,而可預期的是,未來的霧峰會如同清酒「初霧」一樣,被策略聯盟釀製成更有味道的城市。

延伸閱讀:

讓台灣清酒揚名全球,益全香米熱銷全台,霧峰農會要將台灣農產賣給全世界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