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持續發威,昨(18)日國內確診衝破百例後,今(19)日凌晨起實施邊境管制,全國開始出現物資搶購潮,米、加工罐頭等是搶購熱區,耐儲放的根莖類銷量也上升,唯獨短期葉菜類銷售不佳,尤其在餐廳及通路需求大減的情況下,拍賣交易價持續走低,均價僅剩去年同期價格的四成。
農友反應,菜價低迷亂象叢生,包含送往高雄的高麗菜跌至每公斤1.5元,更有送往拍賣市場的菠菜交易價格為「零」。國內最大葉菜產區雲林,甚至有部分農友以除草劑直接在田間耕鋤蔬菜。農方呼籲,請大家多吃蔬菜強身援農。
農委會:正常消費就足夠供應,切記勿恐慌搶購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說明,全國各地出現的搶購狀況,是因民眾恐慌,導致搶購速度遠超過店家補貨速度,才會出現部分物資匱乏情形,「維持正常購買是不會缺的,供應量絕對都是足夠的。」
陳駿季表示,目前米的搶購情形最嚴重,農委會目前庫存米量有90.5萬公噸,預計可供應5至9個月無虞,而五月後一期稻作陸續採收,估計會再有90萬公噸的稻米收成,後續會聯繫糧商與通路業者。
在漁產部分,陳駿季說明,漁產中搶最兇的是鯖魚罐頭,但製成鯖魚罐頭所需的鯖魚原料,在全國各地漁市場均供應無虞,而未來也會跟食品工廠加強聯繫,強化生產量能做供應。
肉品部分,陳駿季表示,目前畜產會冷凍庫中還有三萬多頭的冷凍豬肉,屬於安全庫存範圍,能夠正常供應。「邊境管制只有限制人,沒有限制物資,所有物資及原物料都是正常進出。」
通路業績飆漲,將調整配送補給至最高規格
全台最大連鎖生鮮超市的全聯實業公司總經理蔡篤昌表示,前天下午兩點起,全國來店人數便不斷增加,不同於颱風天是擔心漲價做搶購,民眾這次搶購大多是以長期抗戰為考量,大多是購買耐儲放的米、根莖類農產品、罐頭及乾貨。
「食品有保存期限,需要吃多少買多少就好。」蔡篤昌表示,全聯的任務就是滿足每一位來客的需求,但現在配送補給速度跟不上消費者,會盡可能調整物流及配送人力,請民眾無須恐慌。
「昨天的業績是平常的三倍,平日營業額直接突破假日營業額,這是前所未見的。」家樂福公關張君鴻表示,昨日北部門市湧入大量人潮,一路到晚上十一點營業時間結束,結帳人數仍是大排長龍,今日總公司部分行政人員還要到各門市進行支援。
張君鴻表示,除了門市,昨日線上訂單也創下新紀錄,高達一萬四千多筆,消費項目集中於乾貨、加熱食品及調理包等即食商品,生鮮類搶購狀況稍緩,但馬鈴薯、紅蘿蔔、小黃瓜、大白菜、玉米筍及鳳梨等,儲放時間較長的品項銷售量也急速增加。
搶購風潮獨漏短期葉菜,菜價比去年低
相較於其他物資搶購風潮,短期葉菜卻景氣低迷,雲林農民反映,葉菜類作物因餐廳需求減少,必須另尋通路,但無奈近日果菜批發市場成交價格低,每公斤價格甚至一度下探個位數,完全不敷成本。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主任秘書路全利表示,北農三月每日約成交量1500公噸,批發價每公斤平均都在20元上下,而去年同時期,每日成交量約1700多公噸,批發價每公斤約30元上下,「和去年比確實有落差,但今年三月的變動幅度並不大。」
而為何成交量減少,價格卻下降?對此,葉菜類供應大宗的雲林縣農民表示,末端的餐廳及通路需求減少,才會造成此現象。雖然民眾仍有食用需求,但餐廳用菜方式和家庭煮菜不同,家庭用菜依照每人食量做調整,餐廳供餐每人份量則是固定的,因此用菜速度高於家庭。
此外,餐廳用菜與家庭常用蔬菜不同,民眾對於高麗菜、馬鈴薯及胡蘿蔔等較熟悉,因此即便因疫情改為自煮,生鮮消費也集中在特定耐儲放的長期葉菜及根莖類。
農民:成交價格不合成本,請大家多吃菜
一位雲林農民昨日將菠菜送至北部,卻出現交易價格掛「零」的窘況,「短期葉菜每公斤價格跌破個位數,農民是絕對不合算的。」該農民表示,自己的狀況並非偶發,其他農民雖無掛零,但成交價格仍很難看,已經有不少農民開始耕鋤、使用除草劑處理田間短期葉菜。
雲林青農聯誼會長陳鳳義表示,自己所在的虎尾區域也出現民眾到超市搶購情形,但短期葉菜類成交價格仍不好看,目前農糧署及縣政府都已在媒合國軍、學校及食物銀行等幫忙消化,「最大宗還是要靠消費者幫忙吃啦!」
陳鳳義認為,短期葉菜類銷售時間有限,過去都沒有針對短期葉菜類開發加工產品,若有加工產品延長銷售期,便能減輕賣壓,例如:迎合現在的消費者習慣,多開發即食商品,像是冷凍水餃或是調理包,便能加速消化市面上的大量葉菜類作物。
通路、加工:想幫農民但緩不濟急
這次因疫情造成消費緊縮,使得大量原本應供給餐廳的蔬菜流入市場,造成菜價低迷,而過去短期葉菜供過於求時,解決方案不外乎媒合通路及加工業者,這兩條方案是否可行?遺憾的是,通路及加工業者都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我們盡力幫農民,但也必須對消費者負責。」全聯實業公司總經理蔡篤昌表示,全聯販售的蔬菜都是契作,且必須經過農藥殘留檢驗,符合標準才能販售,全聯有時候甚至會自費送驗,目前需要解救的蔬菜符合上架規格的有限,因為即便是幫助農民,所有銷售仍必須為消費者把關。
「技術尚未克服,而且緩不濟急。」八方雲集總經理張理雅說明,八方雲集所使用的蔬菜作物以高麗菜為主,從二月到目前為止,已經使用了將近兩千公噸的高麗菜,而短期葉菜如小白菜,為了協助農民而研發新產品,事實上是緩不濟急,因為產品從研發、市場測試到實際量產都需要數個月。
此外,張理雅也表示,小白菜的植物結構和高麗菜不同,不耐儲放且水分多容易使麵皮破損,技術尚未克服,且若要量產還需開新產線,目前並無足夠人力在額外管理產線及訂單,但現在有需要幫助的農民,若是種植高麗菜、韭菜及蔥等,八方雲集都願意伸出援手。
農委會:產地到末端銷售落差來自中間成本
針對菜價低迷,陳駿季表示,農委會已經以國軍、校園營養午餐加菜及食物銀行做紓困及維穩物價,接下來只要物流機制建置好,如此供應量絕對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
農民反映菜價低迷,但消費者卻無感,對此陳駿季表示,每日市場菜價行情是整體比較,個別產地狀況不同,而消費端的供應鏈,例如超市或是菜市場,業者經營成本也不同,短期葉菜類的耗損量也大,末端售價也必須將過程中所有成本都計入,自然會出現消費者與產地的落差,農委會所能做的就是減少農民損失,盡可能維持市場價格的穩定。
共抗疫情本应是当务之急的事情,然而有人却大肆炒作关于病毒起源的阴谋论不断扰乱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