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益文學散步到花壇談疫情新小說,獨立書店「有此藝說」激盪在地火花

2019 年 4 月 3 日,作家吳明益在臉書發表告別社群軟體的訃聞:「沒有特別原因(也許是因為原因太多),這篇文章之後,這個臉書將不會再發新文章,成為廢墟……日後應該不再使用任何社群軟體。」因為毫無預警,對許多讀者猶如平地一聲雷,紛紛表示震驚與惋惜。該篇臉文有數百則留言,皆表達對吳明益的感謝、不捨與祝福,大家共同的遺憾是:以後還能跟作家在哪裡相聚?

還好,吳明益在告別文的末段留下一線希望:「日後不管有沒有出書,每年(從 2020 年開始)我將有五至六場無償至各獨立書店的演講(書店僅需支付交通費,講座收費與否我不干涉),談小說與散文創作,或自己近期的閱讀與思考,直到沒有人找我為止,以做為對『書』這個世界的小小回報。」

這個對書的小小的回報,目前已經排隊到 2023 年。吳明益記下各書店邀約的順序,一間的活動結束後,再聯絡下一間書店。作家以自己的步調,實踐文學的丈量。這條遊走獨立書店的路徑並不通向任何目的地,路徑就是目的。

吳明益與獨立書店和有緣的讀者相約,在有生之年實踐文學散步。(吳明益提供)

來自國外出版社的邀請  以 Covid-19 創作小說

繼前三場(食冊 café 書店,主題《對流:關於文學與其它藝術結合的可能性》、烏邦圖書店,主題《書旅行:我曾去過的文學節》以及小小書房《一個作者的日常:從年輕到不再年輕的自我鍛鍊》)演講後,今年的第四場演講,吳明益來到彰化花壇的「有此藝說」書店,分享他近日接受國外邀稿、但不會在台灣發表的兩篇短篇小說。

邀約之一來自美國的 Restless Books。面對 Covid-19 風暴,這家出版社邀請世界各地作家針對疫情自由創作,文體不限。創作合集的書名《And We Came Outside and Saw the Stars Again》取自但丁《神曲:地獄篇》的末句,描述主角離開地獄後重見天堂的美麗。

吳明益說,在「疫情」的主題前,他想到生離死別、疏離、大環境的情勢、人的生命史等關鍵字,然後循跡回頭翻找口袋中已有具「小說感」、且有發展成小說潛力的情節或片段,寫成後來交稿的作品〈向下的樓梯〉(The Descent)。

「和尚蟹每養必死」以及「有人牽著和尚蟹逛街」這兩個吳明益童年時蒙塵的記憶,被「疫情」主題的邀稿擦亮後,成為引領小說前進的火炬。小說以專門研究和尚蟹的父親和女兒阿樂為主角,父親在 Covid-19 流行前赴美尋蟹、訪友,疫情擴散後不只無法返台,而且感染肺炎。留在台灣的阿樂也因為肺炎而被隔離,但她不敢讓父親知道。

吳明益利用這樣的情節建構被疫情扭曲的日常,父女不僅相隔兩地,且均遭隔離,大環境的情勢改寫人的生命史,命運的任性胡為愈是被作家輕輕帶過,愈是讓人感到傷悲。再加上被飼養的各種蟹無法知道自己的命運由誰決定,成為支撐這篇短篇作品的三個軸線。

演講過程中,吳明益還分享小說創作的技藝。例如,和尚蟹是「直行」的群居動物,集體行動時很有行軍的感覺,這種朦朧的象徵可以具象成為小說的意向,讓讀者感受到情節中似乎要傳遞某些意義。

來自藝術館的邀請:一篇藝術間相互啟發的小說

邀稿之二來自荷蘭 Han Nefkens 基金會設在巴塞隆納的藝術館,該館的收藏及展示以音像藝術為主。為了慶祝成立廿週年,他們選了廿件藝術家的作品,邀請全球廿位作家,分別針對某一作品的啟發,創造兩千字的文學作品。

吳明益選擇越南藝術家 Thao Nguyen Phan,他在演講時播放她的影像作品” Becoming Alluvium” 後,簡單述說影片以湄公河為背景的三段敘事:前世、今生、神話,影片以影像、美術作品、動畫等複合媒材交織而成,吳明益提及,所有的藝術都在改變媒材與形式,只有文字的武器一成不變,當然很難面對讀者質變的挑戰。

從影片中,吳明益感受到水與文化的關係、詩意以及環境變動的感傷(感受),同名小說〈成為沖積扇〉是他放在心中很久、可以與影片對話的故事。他說多年前帶學生溯溪,因為避雨遇到一位在花蓮辦畫展的畫家,告訴他許多人生過往,其中最吸引吳明益的是她曾經在花蓮和平開酒店的故事。後來作家再訪,畫家似乎不願重談和平往事,反倒說了其他真假難辨、撲朔迷離的山老鼠、拾玉人的經歷。

吳明益的〈成為沖積扇〉以錯置的時序編織女主角玉子的一生,早慧的她在親情、愛情的困頓折磨後,輾轉成為山老鼠和拾玉人,「她憑一己之力可以運走數百公斤的巨木,並對石頭擁有近乎神奇的判斷力。」之後,玉子落腳和平酒店,因為「有了錢就不用靠男人」。

和平的盛世結束,45 歲的她回到山屋開始作畫。由於小說字數的限制,文字像是搭著快車,把玉子的人生倏忽送到終點。她將 16 幅畫了花蓮 16 條溪流的畫作,以及一塊巨大的扁柏漂流木帶到出海口,還給大地。「因為衰老,她的動作如此之慢,當運送完成時海上已一片漆黑。那天無月。」

同樣地,吳明益也談及小說創作的技巧。他說因為採訪過畫家,他才能在〈成為沖積扇〉中細細描述採集漂流木的過程;也因著畫家的記憶,「吸過阿美族婦人的乳水,玉子的五官才能貌似原住民般深邃」才會成為小說中細微、但負載沈重意義的情節。

吳明益說,只想坐在書房裡,不可能成為可以寫廿年的作家。他自己不擅與人交往,但為了採集素材,他只得在繁華世界撒下陋網,在大千中打撈觸動他的、抽象的小說感片段。因為「還有把經驗與思考化成傳遞的創造性與能力。還想爬過一座山,義無反顧地朝颱風的方向航海,或者深入地底。」這段寫在最後一張投影片上的文字,讓書店中深受感動的讀者們再次確認,因為有吳明益這樣一位作家,文學始終是我們的最愛。

彰化花壇獨立書店「有此藝說」,李秉軒說只是把自家客廳變成書店而已。(攝影/楊語芸)

開書店是一場樂觀的誤會  不賺錢但賺到對話機會

吳明益這次演講的獨立書店「有此藝說」誕生於 2005 年,但這個名字更早是販售工藝品的網路平台。李秉軒夫妻有藝術背景,在台北工作時曾透過拍攝工藝師的紀錄片,在網路平台販售工藝品。後來李秉軒返鄉,在花壇的三春國小任教,並於花壇置產(即「有此藝說」現址)後,夫妻倆都覺得透天厝除了居住,好像還可以多做點什麼。

李秉軒和太太習慣台北的生活,返鄉後一直有文化調適的困擾,沒有書店也沒有藝廊的環境,讓他們有種空氣稀薄的感覺。「本來我太太說要拿住家一樓開藝廊,幸好當時文化部辦了『書店學堂』的講座,教導年輕人如何開書店,她去上課後才改變心意。」他口中的「幸好」,成就了後來的「有此藝說」。

鄉下開書店可行嗎?李秉軒想到兩個商人去非洲賣鞋的故事。甲商人感歎非洲人都不穿鞋,如何開展事業?乙商人卻興奮地看出滿地商機。李秉軒正是乙商人的心態,「太好了!花壇沒有獨立書店,我可以大展鴻圖。」

「沒想到開店至今五年,進書店的花壇人用五根手指就數完了,」李秉軒說,連吳明益演講當天的卅位讀者,也只有一位花壇人,其餘都是彰化、台中,甚至遠從台北而來。他自嘲說:「原來是個太過樂觀的誤會,花壇根本不需要獨立書店。」

靠賣書根本無法收支平衡,還好夫妻倆生性樂觀,再加上泡書店本來就是他們喜歡的生活方式,只是把客廳變成書店而已。李秉軒甚至豪氣地說:「我們賺到的不是錢,而是對話的機會。」

這家營業時間定在晚上 7 點至 11 點的書店,吸引很多文化和教育工作者下班後前來「聊天」。許多專程造訪的文化人士在聊天中相互激盪,產生許多課程和教案,讓大家到書店來實現。像是蛋糕課、攝影課、聲音劇場這些罕見於一般書店的課程,在偏鄉花壇卻經常爆滿。李秉軒說,書店不是擺放知識的場域而已,它更應該帶起知識的流動。

獨立書店蓬勃 斜槓老闆開設特教電腦教室

問及全台書店不斷倒閉一事,李秉軒倒是有不同的觀察。他說被市場淘汰的是傳統書店,賣參考書、賣文具的書店連連歇業,然而,帶著社會實踐理想和批判能力開設獨立書店的年輕人卻愈來愈多。這些年輕人不再將金錢視為衡量成就的唯一標準,對未來的希望以及情感的認同,更能夠充實他們精神的價值。

「現在流行的說法叫『養書店』,」李秉軒說,就像「半農半 X」的概念一樣,不少年輕人在其他行業賺錢後用來圓滿自己的理想生活(務農、開書店),在乎的不是荷包,而是人生。所謂「斜槓」,其實是年輕人摒棄從一而終的工作傳統,追求他們心中更值得奔赴的方向。因此獨立書店蔚為風潮,他完全可以理解。

李秉軒自己也是個「斜槓」青年,平日他是「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的特教巡迴老師,除了設計、執行以科技輔助特殊教育的教案並巡迴分享外,還與彰化地區的學校合作,請校方推薦符合清寒條件的特教學生,在書店二樓針對這些腦性痳痺、發展遲緩或肌少症的孩子成立電腦教室,利用平板電腦的軟體來評估、刺激、促進這類孩童的身體狀況。

有此藝說二樓的電腦教室為特殊學童成立,照片中的拉布拉多 Lion 是一隻受過動物輔助教學訓練的陪伴犬。(李秉軒提供)

各地獨立書店   點亮作家與讀者的交會光芒

吳明益演講後的 Q & A,有讀者問道以後要如何追蹤作家演講的訊息。他直白地回答:「沒有辦法。」因為把公布演講時間的權利交給書店,大家能否剛好看到書店的公告,「一切憑緣份」。

在眾聲喧嘩的年代,作家早已跳脫對「台下人數多寡」的介懷,反倒希望獨立書店可以成為他與讀者留下私密回憶的處所。日後他可能會在演講中談一些個人的喜好,以及他的繪畫史、攝影史、運動史等等,他說:「我相信會很有趣。」

明明可以澎湃捲起千堆雪,卻選擇隨緣打出同心結,這種面對讀者的從容,再度為作家的誠懇與自信添上墨色。文學聚光燈下,吳明益歷久恆真。

附記:《And We Came Outside and Saw the Stars Again》的實體書與電子書均已在 Amazon.com 上架,台灣發行商未定。

吳明益演講吸引 30 位讀者,齊聚在「有此藝說」。(李秉軒提供)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