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捲心酥」背後秘密!果菜殘渣化作再生覆土,周昭陽種洋菇實踐循環經濟

「稻草捲心酥」是大受歡迎的熱門打卡景點,場主就是金億陽蘑菇農場周昭陽。他不僅回收稻草,更嘗試將蔬果殘渣發酵製作堆肥,做成「再生覆土」取代過往洋菇栽培時所用的紅土,一年可解決西螺果菜市場三千公噸以上的蔬果廢棄物,和四百甲稻田的稻草!

「孫中山先生革命失敗了10次才成功,我是失敗了100次以上,可以直追愛迪生的紀錄。」今年榮獲產銷履歷達人的周昭陽,分享自己的奮戰經驗,希望能有更多菇農加入循環經濟的行列。

為了兒子的一句話,回收稻草開始種洋菇

「爸爸!老師說現在全球暖化,如果不節能減碳、做環保救地球,很快就會世界末日了耶!」某天唸國小的兒子對他這麼說。十多年前,周昭陽還在做運輸業,兼做副業幫養牛業者收集玉米葉和玉米芯,奔波路上發現水稻收割後,農民經常就地焚燒稻草,嚴重影響開車視線,想起了兒子那番話,周昭陽決定來回收稻草。

回想起創業的過程,61年次的周昭陽說話時臉上掛著笑容,但話語中卻充滿血淚。他表示,一開始本想把稻草收購整理後賣給養牛業者及菇農,但稻草嚴重滯銷,「種洋菇需要大量稻草,但台灣洋菇農很有自信,任何資材都習慣自己處理、自己找,不願假手他人。」而為了解決滯銷的稻草,他有了創業的打算。

實踐循環經濟的金億陽蘑菇農場經營人周昭陽(攝影_林怡均)

周昭陽在2011年開始種植洋菇,他形容:「這是一條艱辛的不歸路。」一開始過程相當不順利,幾次堆肥發酵完都沒成功,只能直接倒掉。原本一頭黑髮的他也在不知不覺中多了許多白髮,眼看虧損日益擴大,心中相當著急,不知如何是好。

所幸周昭陽想到向農業試驗所菇類研究室請益,一一請教所內專家石信德、陳美杏、呂昀陞、李瑋崧以及退休的彭金騰等人,老師們知無不言,給予他很多寶貴建議。經過一次次的修正,周昭陽的養菇場終於慢慢步上軌道。

除了種洋菇,周昭陽本身也兼做回收業者,不只回收稻草,也接受西螺果菜市場的委託,回收果菜殘渣。不過因為果菜殘渣每天種類不同,含水量又高,剛開始也不知道要如何利用,只能製成堆肥免費送鄉親使用,但接受度不高,他忽然萌生念頭:這些果菜殘渣是否能作為洋菇種植的原料?而這一試,又是近百次的失敗。

洋菇種植覆土多用紅土,但紅土越挖越少

台灣菇類產業自1909年即有紀錄,1950年代起台灣政府為推展農產加工品外銷,造就蘆筍、鳳梨及洋菇三大罐頭產業,過去農村家家戶戶會在冬天種植洋菇,發展到現在,出現專業洋菇農,以恆溫、控制濕度的現代化環控菇舍養菇,種植不再受季節限制,可以終年生產。

一般洋菇種植過程大致為:製作堆肥、堆肥下種之後上菇床、走菌及覆土。走進洋菇室,可以看到菇床的側面:底層是稻草,上層是覆土。

周昭陽表示,洋菇下種後菌絲生長需要14天,長滿堆肥菇床後才能覆土,覆土後到採收頭水洋菇約要21天,從堆肥開始製作到洋菇的完整生長約需一個多月。傳統製作一次堆肥,可以採收5-6個週期的洋菇,不過他的農場為了避免病害蟲孳生最多只採3個週期。

在種洋菇的過程中,周昭陽發現到洋菇上層的覆土是個大問題,他表示,傳統洋菇種植上覆土會使用大量紅土,而洋菇採收完畢後,紅土會被丟棄。「這些紅土只有山上才有,常常也要排隊買,」有一次,周昭陽沒買到紅土,他驚覺:「紅土越挖越少,總有一天會被挖完,到時要怎麼辦?」

以蔬果殘渣混合稻草及雞糞發酵完成洋菇堆肥,種出潔白的洋菇(攝影_林怡均)

農試所建議,周昭陽嘗試以洋菇栽培殘體製作再生覆土

農試所助理研究員李瑋崧表示,上層的紅土,功能為保水和維持適合洋菇出菇環境。國外洋菇覆土多用泥炭土,因泥炭土保水性最好,但泥炭土價格高,因此國內菇農多以較便宜的紅土代替,但採收後的紅土無法反覆使用。

李瑋崧說明,使用過的紅土會累積鹽類等有害物質,與失去活性的菌絲體,後續易孳生病原菌,即便做消毒處理,也會因缺乏其他有益微生物而無法出菇,「長過洋菇的紅土,內在條件已經不同,不再是洋菇適合生長的環境。」而要取代紅土,必須從保水和可供菇類生長去思考,最好是類似泥炭土的材料。

遠古時代留下的植物殘體,會在地面上的沼澤、湖泊或積水區中緩慢分解,經年累月下來漸漸成為一層纖維狀的泥炭土壤。李瑋崧表示,泥炭土很珍貴,即便未開採,所在之處也僅有1至2公尺厚,全球含量有限。

而農試所教導周昭陽的做法,即則是仿效泥炭土的原理,先以蔬果殘渣混拌雞糞發酵做堆肥,堆肥成功後先種植洋菇,等洋菇生產完畢便將用過的殘土再次做堆肥處理,成為下一批洋菇表層的覆土。雖然不是像泥炭土是植物泡在水裡分解而成,但是由於再加入新的果菜殘渣,和原本即被初分解過的稻草稈,堆肥處理後所製造的「再生覆土」,概念就很像泥炭土。

菇場工人正在「清床」,意即為採收三次洋菇後,會清理菇床,後續殺菌再重新鋪上稻草、菌種及培養土(攝影_林怡均)

堆肥發酵完全關鍵在打碎,資材循環使用毫不浪費

周昭陽所用蔬果殘渣來自西螺果菜市場,在製作堆肥前,還必須檢查殘渣內有無其他雜物,例如:塑膠袋、紙板等,都必須手動清除。

清除雜物後的蔬果殘體,周昭陽會以機器和稻草一起打碎,並在室內堆置發酵二十天,發酵期間堆肥經歷兩次升溫後,化學和微生物反應達到平衡、沒有氨臭味,即發酵完成。之後再將洋菇菌種加入發酵完成的堆肥,長滿菌絲後再鋪上重複使用的覆土介質。而洋菇生長、採收結束後,菇床上的稻草堆肥及覆土則會經過再處理,變成下一批覆土,循環使用毫不浪費。

「我剛開始付了很多學費。」周昭陽說明,堆肥的製作需要時間,也相當耗費成本,一開始他還不熟悉堆肥的製作,失敗了相當多次,「沒有發酵完全的堆肥,其實看或聞是辨別不出來的,只有在覆土後發現洋菇長不出來,才會知道製作失敗。」

李瑋崧則說明,一般小型農場、家庭菜園製作堆肥都是少量,比較不會有發酵不完全的問題。而周昭陽的規模,不僅堆肥量較多,而且還加入了果菜殘渣,後來能夠走到穩定發酵,關鍵在於前置作業的打碎步驟。

李瑋崧解釋,每天收到的蔬果殘體種類和品項比例都不一樣。在堆肥前先打碎,碎化之後接觸面積提高、均勻分散接觸各種原料,能夠使整體蔬果殘渣發酵速度更一致。「只要今天的殘渣裡面有一顆或半顆沒碎化的洋香瓜或柚子,都可能毀掉整批堆肥!」

將西螺果菜市場每日近十公噸的蔬果殘渣發酵製作堆肥,並作為洋菇種植時的覆土(攝影_林怡均)

再生覆土種菇提升產量,客人回饋口感更有彈性又好吃

自製堆肥再生覆土種洋菇的效果究竟如何?周昭陽表示,傳統做法下種再到覆土之後,一批洋菇的採收約需要等14~21天,而使用再生覆土後,由於這些覆土除了擁有紅土的保水力外,還有市售泥炭土的透氣性,會讓洋菇的成長速度加快,可提早一兩天採收,而且一張菇床可採收三次!

周昭陽還為洋菇設置獨立走菌室,走菌完成之後再將菇床拉出覆土,再用堆高機送進出菇室。他的出菇室原本一年即可使用8次,而再生覆土加快了洋菇成長速度後,一年可以種到9次,提高產量與周轉率。

而這樣種出來的洋菇有沒有比較好吃呢?「我自己看是覺得長得差不多,但客人親自打來跟我說很好吃。」周昭陽笑了笑說,他很早就參加產銷履歷,目前洋菇通路有全聯和家樂福,曾有顧客在店面買了洋菇後,用手機掃了產銷履歷條碼,來跟他加line,「我以為是發生什麼事,結果是打來說洋菇很有彈性又很好吃。」

周昭陽以自製堆肥養出來的洋菇,消費者回饋表示口感更有彈性,更好吃(攝影_林怡均)

但是,自己製作再生覆土來種洋菇,生產成本有比較便宜嗎?周昭陽聳聳肩,「初期的建置會很燒錢。」他說明,像是打碎機的添購、額外增設儲放空間及工人,都是一大筆開銷。前期投入了上千萬,金流壓力相當大,堅持多年到今年才開始回收成本。

「但長遠來看,絕對會是比較有效益,這是必須做的事情。」周昭陽認為,過去每採完一批洋菇,就要丟棄大量的紅土,源頭的紅土會越挖越少,而無法再種洋菇的紅土丟去哪也是問題,因此循環經濟的實踐,絕對是未來的趨勢。

西螺果菜市場蔬果殘渣全包,一年處理三千公噸以上

透過處理再利用西螺果菜市場的果菜殘渣,周昭陽一年可以處理掉三千公噸以上的果菜廢棄物,西螺果菜市場也相當感謝他。

西螺果菜市場表示,市場內每天產生的果菜殘渣量非常大,不像小家庭廚餘可以丟垃圾車,樂見周昭陽能將垃圾再生。不過由於過去大家習慣不好,果菜殘渣中也都會混雑塑膠袋、捆帶或破塑膠盒、保麗龍等雜物,現在果菜市場會先將雜物撿過一次後,再全部交由周昭陽處理。

除了果菜殘渣,周昭陽一年也會用掉兩千公噸的稻草,約莫是四百甲稻田的量。他表示,自家的處理量能已飽和,「以規模來看,我絕對不是全台最大的洋菇農,但我能做到,其他人如果想做,必定能處理掉更多。」周昭陽實踐循環經濟的方式,勇於嘗試和制定生產流程的精神,也讓他在今年榮獲產銷履歷達人。

用於種植洋菇的稻草,當初排列堆疊,意外成為熱門打卡景點「稻草捲心酥」(攝影_林怡均)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