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會以「米蟲」來形容好吃懶做的人,卻不知台灣有位碩果僅存、勤勞不懈的「米蟲博士」。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副研究員姚美吉研究米蟲31年,一年到頭走訪全台各地農會榖倉,只為減少米蟲對稻穀的影響,幫所有穀倉守護每一粒稻穀,讓人們能盡情吃下一碗又一碗的米飯。這位全台唯一的米蟲研究員,最近榮獲年度「優秀農業教育及推廣人員」獎!
接棒日治時期以來米蟲研究,長跑31年不輟
名字乍聽很像女生的姚美吉,其實是個溫文謙恭的男士;51年次的他,是虔誠的基督徒,在中興大學昆蟲系完成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退伍後來到農試所,一做就超過三十年。
「我以前在學校是研究菜蟲,來農試所變成研究米蟲。」姚美吉在碩士班研究的是小菜蛾的抗藥性,因為昆蟲專業,一進來農試所就被賦予了接棒「米蟲」研究的重大任務,「那時米蟲的研究人員是64歲的林欉先生,他從日治時期就在研究米蟲,但我來農試所的時候,他再一年就要退休了。」
姚美吉第一年跟著師傅林欉學習,而後師傅退休,留下助手協助姚美吉。往後的日子裡,退休的林欉也不時回來為他解惑,直到姚美吉能夠獨當一面。
「我最常去的地方則是穀倉,任務就是要盡可能保護每一粒米。」姚美吉說話聲音溫柔平緩,但一說到米蟲,就會默默地加速。
水稻收割離田後的害蟲,才算「米蟲」
東方人以米飯為主食,無論從面積還是產量來看,水稻都是國內第一作物,負責國內農作物產銷的農糧署,甚至編制一位副署長專管水稻。如此重要的作物的害蟲:米蟲,自然是頭號公敵。
說起米蟲,姚美吉首先釐清:「水稻離開田後遇到的蟲,才算米蟲。」他表示,水稻田間主要害蟲如:二化螟、褐飛蝨、瘤野螟及黑尾葉蟬,食性和生活習性與米蟲不同,只適合在田間生活,「水稻害蟲多是半翅目,像是褐飛蝨喜歡刺吸水稻汁液,但水稻烘乾成穀子後,外層的稻殼很硬,褐飛蝨的食器(嘴)就戳不進去了。」
但若田間和穀倉的害蟲不同,那米蟲究竟從何而來?「穀倉沒有做好管理的話,米蟲根本就是自己養的。」姚美吉表示,水稻收割後必須進稻穀烘乾機,而烘乾機每年使用時間只有在一、二期水稻收成後,其餘時間都是閒置的,若沒有定期清理稻穀烘乾機及穀倉,烘乾機輸送帶中、穀倉地面上的殘穀便會吸引米蟲前來「定居」,而之後新穀烘乾或是進倉,剛好幫米蟲「補貨」。
台灣常見四大米蟲:米象、榖蠹、麥蛾、外米綴蛾
一般人印象中的米蟲就是洗米時冒出的黑色小蟲,也就是米象,不過米象只是米蟲王國當中的一員而已。全世界米蟲約有五百多種,其中台灣約有一百多種,現在常見的米蟲約20種,除了最常見的米象,另外還有榖蠹、麥蛾及外米綴蛾。種類涵蓋鞘翅目與鱗翅目,為害作物則不侷限於水稻,連五穀雜糧都可能是米蟲的目標。
姚美吉說明,不同種類米蟲危害的時間點及位置都不同,可分為初級危害及次級危害。直接吃稻穀的米蟲屬於初級危害,而初級害蟲蛀食後才跟著來吃粉屑的米蟲,便屬於次級危害。而稻穀的穎殼去掉前後會遇到米蟲也不同:儲存在穀倉裡、尚未去除穎殼的稻穀,容易受到榖蠹和麥蛾危害;碾米過程中易受外米綴蛾危害;脫殼後的糙米則易受到米象的危害。
(圖片提供/姚美吉)
米蟲的「蟲生」約三週到一個月,以榖蠹來說,成蟲在稻穀表層產卵,約7日後卵孵化為幼蟲,幼蟲成長到蛹約需要24天,蛹化為成蟲約需6天。「幼蟲時期危害最嚴重,就像人在發育期食量會特別大,幼蟲吃得最多。」
姚美吉表示,米蟲的卵及幼蟲對人體都無毒無害,但大量成蟲會使米的品質下降、發霉。他補充:「米蟲的生長週期會受到外在環境條件影響,如果溫濕度越高,生長速度就會越快。」
稻殼去除後的糙米,最容易受到米象的危害,姚美吉說明,米象最喜歡食用糙米表面的糠層,因此在放太久的糙米中看到米象的機率會高於白米。一碗飯動輒三、四千粒米,米蟲體積小,不易用肉眼觀察到,「其實每個人應該都吃過米蟲,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姚美吉建議,買米要買真空或含脫氧劑的包裝,回家拆封後沒吃完,剩下來的米要記得放進冰箱,「怕米蟲的話,洗米要洗久一點喔!」
走訪全台穀倉,烘穀機、穀倉內殘穀是米蟲的溫床
姚美吉的研究室內有米象、麥蛾及榖蠹的放大模型,可以清楚看到三種常見米蟲的模樣,「這是方便上課的時候展示,但其實牠們都很小。」他表示,平時到各地穀倉取樣後,會以不同大小網目的篩網將稻穀做過篩,最後篩出米蟲再進行分析,此外,也會在各地穀倉中架設溫濕度紀錄器,記錄下穀倉內所有數據,透過網路回傳到農試所,以方便進行穀倉大數據分析。
「全台九成的穀倉我都去過。」因擔任「米穀檢驗班」的講師,全國約九成的穀倉管理員都是姚美吉的學生。姚美吉表示,民國78年才出現稻穀烘乾機,後續在各地普及,研究發現,稻穀烘乾機每次使用後,地上、機台內的殘穀是最容易成為米蟲的溫床,「曾有一處農會管倉人員認真清理一台烘乾機,居然清出約六十公斤的殘穀,清乾淨之後,米蟲的危害就少了很多。」
除了稻穀烘乾機,另一大溫床便是存放乾穀的米倉,姚美吉發現,多數儲放乾穀的穀倉都是集中型倉庫,倉庫彼此靠得很近,而各穀倉中過去也常出現不同期別稻穀混倉儲放的現象,「米蟲的幼蟲嘴很利,會把袋子咬破鑽進去。若因為放米空間不夠,把剛碾好的米放到已有稻穀的穀倉,這樣新舊米混在一起,會讓舊米的米蟲擴張。」此外,載運時盛裝乾穀的太空包若有殘穀,以及木棧板等資材,也容易成為米蟲的藏匿之處。
防治思維:預防勝於治療,徹底清源防堵才是王道
姚美吉走訪各地穀倉蒐集米蟲資訊及數據,研究的目標便是要有效降低米蟲的族群密度,「以前研究思維都是『看到米蟲就要解決』,後來轉變為『在米蟲出現之前就要預防』。」因此,他歸納出防治米蟲的四步驟:分別為清源、防堵、監測及防治。
「清源跟防堵做得越好,後面越省工。」姚美吉表示,清源便是清除所有會使蟲源密度增加的可能性,他對各地農會的建議便是定期完整清理稻穀烘乾機,以及穀倉。而穀倉出入口和每一批乾穀,都罩上一層細目紗網,從源頭徹底阻絕米蟲發生的可能。
清源和防堵之外,就是監測和防治。放置在各地穀倉中的感測儀器,會不斷回傳數據給姚美吉,讓姚美吉即使人不在現場也能掌握各穀倉情況。「一年最少還是要去現場一次,防治才會是最貼近現場的。」他表示,傳統的化學防治方式是混拌粉劑或燻蒸,但化學藥劑易使米蟲產生抗藥性,燻蒸劑在使用過程中則會釋放出對人體有害的磷化氫,因此徹底清源,比後端防治更為關鍵。
姚美吉也技轉研發技術給廠商開發出誘捕器,以特定波長的LED誘捕米蟲,此外近期也往生物防治邁進,鎖定常見的幾種米蟲為防治目標進行試驗,利用生物分泌物質傳遞訊息的特性,開發「聚集費洛蒙」進行誘捕,成果相當亮眼。
許多農會的穀倉需幫農委會保管公糧,彰化線西農會供銷部就表示,農糧署每年都會派人來查看公糧保存情形,而線西農會依照姚美吉博士建議,在穀倉出入口都加上一層細目紗網,並且在網上施用微量的藥,米蟲一旦攝入就會死亡,不僅有效降低米蟲進倉的機率,也提高了公糧的保存率。扣除掉農委會規定的繳回重量後,額外留下的乾穀也成為農會的收入。
接觸新資訊、廣結善緣,成為各地農會穀倉的救星
除了米蟲防治以外,姚美吉也不斷接觸新科技的應用,例如:過去在各地穀倉架設的儀器會回傳數據,以及近期開發出的智能害蟲平台、聊天機器人害蟲諮詢小幫手。「我們的研究都是為了讓農業更好,科技的應用可以讓研究成果留下,也更方便讓農民知道。」
作為虔誠基督徒的他,每週日都會到教堂聚會,「我在中興新村長大,當初高考分發前不斷禱告,希望能被分到離家近一點的地方,結果被分到霧峰的農試所。」他笑著說,這也許是上帝給自己最好的安排。
廣結善緣的姚美吉很喜歡和人互動和分享,研究室裡有許多和農民、各大學農院生的合照,享受在工作過程中接觸到不同的人,聆聽各方的需求並解決。像是這四年一起合作的廠商,到現在都還會定期討論系統是否有改善空間,「聽到別人跟我說:『博士,我照您的指示,真的很有效』,那是研究員最大的成就。」
研究米蟲超過三十年,姚美吉回憶當初剛來到農試所時,全台各地還有一些米蟲研究學者,一路走來,只剩自己一人,「以前有人討論,現在有點孤單,不過就是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採訪結束時已近中午用餐時間,突然好奇米蟲博士研究多年,吃飯時會不會在意吃到米蟲?他微微一笑:「我不會想那麼多,就算有吃到,米蟲基本上對人體無害,就當作是補充蛋白質吧!」
看圖片我還以為是蟑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