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爭議在立法院繼續延燒,今日立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審查衛生福利部函送三起修正案:「動物用藥殘留標準」、「進口牛肉檢疫及查驗作業程序」、「美國及加拿大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各黨立委針對萊豬進口輪番質詢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
陳時中答詢時再三指出,只要符合安全殘留標準,萊豬沒有食安問題。他也強調,台灣無法要求美方在出口肉品上標明是否為萊豬,但食藥署會討論將萊豬另立進口貨號的可行性。
不過陳時中表示,未來兩週行政院應該會編列上億元預算,勢將補足查驗所需的經費與人力。

各部會不同步,到底萊豬給誰吃?
萊豬進口引發社會爭議,教育部、警政署、退輔會、體育司等部會陸續宣布,單位轄管的人員,如學生、警察、選手等皆不淮食用萊豬。包括曾銘宗、費鴻泰、林德福和楊瓊瓔等委員皆質疑,為何政府各部會不同調?各部會皆關心自己的管轄對象,掌管全民健康的衛福部難道不在乎萊豬引發的食安問題?
陳時中對此一再強調,他尊重各部會對食用萊豬的意見,只是鑑於科學證據和國際標準,政府會把關萊豬的安全容許量。雖然許多民間人士認為食用萊豬會對心血管或神經系統造成影響,但那是在超高劑量、重複食用的前提下才會出現。他堅決認為,只要符合萊劑殘留安全容許量,食用萊豬完全沒有健康疑慮。
曾銘宗說,目前坊間聚餐時最流行的一句話:「要吃豬肉,今年趕快吃。」言下之意為了避免吃到萊豬,明年就不要再吃豬肉。陳時中作為全民健康的把關者,不該害民眾避吃豬肉。
費鴻泰則批評陳時中「實問虛答」,直言他只想作官,不在乎人民的健康,更連續以數聲「可憐」諷刺陳時中為錯誤政策擦脂抹粉。
肉品無法標示是否為萊豬 民眾需依產地自行判斷
立委陳椒華詢問,可否要求美國豬肉出口時就標明該批肉品是否含有萊劑?因為消費者想要買到沒有萊劑的美豬,也要求必須註明在肉品上,只要從源頭就分「有或無」的標示,即可以省卻後面查驗的工作,這也是最容易讓消費者安心的方法。
不過陳時中坦承:「有無萊劑我們不會知道,也無法要求美方標示。」他說作為買方,台灣只能要求進口肉品符合我們的殘容標準,「如果不符合就退運銷毀,這是針對所有動物用藥,不是只針對萊劑。」
立委高嘉瑜也質疑,美國農業部要求肉品上要標示萊劑,日本也是如此,台灣為什麼就是做不到?陳時中沒有直接回覆,只表示政府要求肉品標示原產地後,民眾就可以評估相關可能性,做出選擇。
美牛進口時需檢附美國獸醫師的文件,證明該屠體是經由人道方式屠宰。立委蔡璧如質詢,既然獸醫師可以證明美牛,當然也可以要求美豬具附「有無萊劑」的證明。陳時中再次強調,只能期待美方自主性標示,如果台灣強制要求,就會產生歧視的問題。
人力與經費兩週後到位 前五批進口肉品全數檢驗
萊豬進口既是擋不住的事實,立委均關心後續管制問題,包括如何執行檢驗?民眾是否可知萊豬進口後的流向?立委邱臣遠更要求從源頭管理,應該派員到國外查廠,甚至應該有專人駐點,才能保護國人的食安。

陳時中答詢時指出,他已經就人力與經費的需求和行政院溝通,院內會編列相關預算,以提高未來檢驗的量能。他並透露預算金額將達上億元,預計補充至少百名人力到地方與邊境,為民眾把關,他希望該項預算能於兩週後到位。
陳時中也提到,派員赴美查廠並沒有法律依據,且目前有疫情的考量,但政府不排斥進行後續規劃。不過之後答詢郭國文立委的提問時,陳時中改口,會如同美牛的查驗標準程序,今後將派員至美國查核美豬。
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則就抽驗進行說明。明年美豬進口後的前五批會逐批檢驗,之後會陸續調整成專案檢驗、一般檢驗,但比例還是會維持至少在兩成至五成,只要進口肉品表現愈好,查驗次數可以愈少,然而一旦檢出問題,將立刻恢復成逐批檢驗。
未統計地方政府的需求,如何讓補助到位?
立委江啟臣宣稱自己每天都在倒數萊豬入台的日子,「只剩 78天,衛福部準備好了嗎?」他以實際案例質詢陳時中,「雲林縣政府告訴我,開放萊豬後必須稽查 5,655 家餐廳、販售、肉品製造業者,還不包括夜市及小吃。然而雲林縣衛生局食品衛生科只有 6 個人,稽查組的編制只有 15 人,檢驗機器只有 1 台,檢驗委辦費只有 70 萬元,怎麼夠用?」
江啟臣說,光是雲林縣一年就需要 1,200 萬的經費,才能應付萊豬開放後稽查的工作量。他質問陳時中,有沒有統計過各縣市的需求?沒有統計的話,怎敢誇言說準備好了?
陳時中僅回答,全國共有 13 萬多家需要查核的店家,會一一加以輔導。
透過進口貨號從源頭管理萊豬 陳時中:沒有前例
立委林楚茵質詢時提到,目前豬肉進口有 CCC Code 來作分類,光從編號就可看出是豬隻的哪個部位,可否在現行法規中另定萊豬的稅號?方便關務署在第一線就辨識出萊豬。
陳時中回應,國際上沒有用「飼料添加物」作為貨品分類的前例。財政部政務次長陳正祺補充,另立稅號可能被 WTO 視為貿易障礙,另外動物用藥有上百種,如果只針對萊劑,恐有歧視的可能。
然而邱臣遠隨後表示,他在 10 月 6 日即發公文給國貿局,隨即收到回文,國貿局說只要產業有需求,新增列進口貨號不是問題,並沒有陳正祺口中的困難,希望陳時中轄下的食藥署能與國貿局、關稅署協商,制定萊豬的進口貨號。
基改黃豆可以另訂進口貨號 為什麼萊豬做不到?
會議期間,《上下游》針對萊豬增列進口貨號疑問請教關務署,過去政府曾因為民間團體的要求,分列出基改與非基改黃豆的貨號,為什麼萊豬做不到?副署長彭英偉認為,基改食品與動物用藥兩者不能相提並論,但站在關務署的立場,稅號最後的 9 號碼及 10 號碼是依貨品主管機關要求而定。

問題回到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強調萊劑是動物用藥的一種,藥物有上千種,怎麼可能一一訂立貨號?在追問「沒有要上千種都訂立,只針對民眾關心的萊劑」時,吳秀梅解釋:「現階段如果加訂貨號,對於動物用藥的管理是很奇怪的,」她無奈表示:「但是財委會已經有臨時提案要求我們去討論新增貨號的可行性,食藥署只好遵行。」
立委提案便當不能有美豬 加徵健康捐一事於法無據
立委徐志榮提出臨時提案,為保障立法院全體職員工、會議官員、立委之飲食安全,要求自明年元旦起立院各委員會及參加會議的行政單位代訂之便當、餐盒,不得含有美豬。這項尾隨教育部、國防部等部會的提案不僅未獲在場多數委員同意,執政黨籍立委甚至諷刺,要提案餐盒不能加入香菜和三色蔬菜。
另外未獲多數立委同意的臨時提案還有「課徵健康捐」一案。在野立委認為,有鑑於萊豬對健康造成影響,應該比照香菸課徵健康捐。因為課稅乙事的主管機關非衛福部,在法無據的前提下,遭多數立委允以否決。
不是很懂為什麼大家這麼想吃進口豬,想到要去在意劑量與影響,既然已經有標示哪來的豬,進口豬一律當萊豬別吃不就好了嗎?
大家支持國產豬不好嗎?我還以為大家都對國產豬都感到很驕傲呢,台灣豬農都這麼努力在防疫了…
內文包括標題都很引導性呢,明顯的為反而反的感覺。把焦點放在推廣國產豬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