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全台第一「土豪」是誰嗎?真實身份竟是一位公務員!他不會開車卻走遍全台各角落,不戴手錶只為了挖土,為了鑽研土壤忘記吃飯,連胃都割捨了,從此再也不感到飢餓。這位兢兢業業的研究員,就是甫退休的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組長郭鴻裕。
郭鴻裕堪稱是最熱愛台灣這塊「土地」的人,不僅為了土壤調查一生懸命、廢寢忘食,更在農業試驗所建置了亞洲最大的土壤陳列館,館藏土壤樣本數超過一百萬筆,是全球排名第三!
除了調查土壤,郭鴻裕也戮力於將土壤資料彙整及應用,他把過去紙本土壤資料數位化、繪製出一張張全台土壤資訊圖、建立土壤資訊平台,整合作物生長資訊,從而精確預測產量。65歲的他退而不休,目標是建置出每個農民都能及時查詢所有農業資料的完美平台,能為台灣土壤、農業及農民奉獻一生,郭鴻裕謙虛笑說:我覺得非常幸福。
從小在農場長大,老天分發成為土壤專家
在農試所工作37年的郭鴻裕,微駝著背有如躬耕的農民,同樣都是一輩子耕耘著土壤。謙沖自牧的他,採訪過程中,電話頻頻響起,他總耐心又鉅細靡遺的解釋到對方沒問題才掛上。說到土壤時,他會瞇起細長的眼睛、嘴角上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郭鴻裕是新竹人,農藝背景的父親在台糖上班,負責管理農場,「爸爸說我小時候會模仿大人拿水桶跟竹竿去施肥、趕牛。」對郭鴻裕來說,父親是他對土壤及生態環境的啟蒙老師,經常和他說關於污染、環境生物的事。1974年大學聯考時,他按照分數填志願,老天的安排下,他被分發到了中興大學土壤系。
郭鴻裕從大學到研究所都在土壤領域學習,退伍後,進入中興大學土壤系擔任計畫助理,大量閱讀國外土壤調查的書籍,而後進入農試所的土壤研究室(後來的農業化學組)工作,他進來的第一個任務,便是接手前人未完成的水稻田生產力調查。
來到農試所,展開數十年的土壤調查之路
「那時候經濟起飛,農地與工廠在競爭。」郭鴻裕說明,當時許多人想在農地上蓋工廠,中央的政策是水田生產力劃分為十級,生產力最末兩級的農地才能釋出蓋工廠,而他的責任便是調查每塊水稻田的生產力及分級。
這代表土壤資料必須更精細、量化且系統化,郭鴻裕引進國外調查評估方法,對全台進行「地毯式」的土壤調查。他表示,國內土壤調查是從日治時期開始,1945年後經歷過3次土壤普查,第一次始於1960年至2003年,第二次是1991年至2008年(土壤肥力網格調查),第三次是2008年至2020年。
如今全台土壤的大數據資料庫已逐漸完備,背後是由農試所和多個單位包括中興大學、水保局及林務局分階段進行,仰賴辛苦的土壤調查員跑遍全台上山下田挖土採樣。採樣回來的土壤,立即送實驗室進行多項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分析,以了解土壤肥力、保水度、碳源估算和重金屬污染等向度。
過去的土壤調查資料多為紙本,分析及查閱都較耗時且不便,郭鴻裕的創舉便是將所有調查資料陸續數位化。他表示,數位化過程發現不同單位調查、繪製圖的區域有重疊,資料內容卻有出入,因此仍需要不斷進行土壤調查來補齊、校正及勘誤,截至目前為止,土壤資料數位化的工作仍在繼續。
亞洲第一大的土壤陳列館,窖藏百萬筆全台土壤樣本
土壤調查是體力活,每次做一個土壤剖面都要挖一深坑,至少要挖出3噸到5噸的土,採集到的樣土都存放在農試所的土壤陳列館裡。這座土壤陳列館的建置,是郭鴻裕心血結晶,他在1996年到荷蘭進修,參觀了荷蘭世界土壤博物館,心裡好生嚮往。他想,國內採集的土壤樣本豐富,若能好好陳列及展示,對於土壤教育必定很有幫助。
郭鴻裕回國後,開始著手建置土壤陳列館,最後在2004年落成。走進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巨幅的土壤剖體樣本,「這是鎮館之寶。」郭鴻裕說,這是他從台東大武山上採回的土壤,是台灣非常經典的紅土,代表熱帶亞熱帶環境化育的土壤,特地放在入口展示。
土壤陳列館二樓羅列了30個大型與近150個小型的土壤剖面實體,每一幅都有如土地之母的藝術作品,原本在地下深處的秘密切片近在眼前,令觀者得以細細閱讀我們腳下土地的紋理。郭鴻裕詳細介紹著每一幅土壤剖體,從土壤特性到土壤與當地環境、物產的關係,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台灣土壤樣本數全球第三,國土的秘密都在這裡
陳列展示出來的土樣僅是百萬分之一,更豐富的寶藏就存放在土壤陳列館的地下室,那就是來自全台上百萬筆土壤樣本!層層堆疊都快頂到天花板,令人震撼。郭鴻裕站在窄窄的走道中間,可說是全台灣最低調的「土豪」了,他瞇著眼微笑說,「國土的所有秘密都在這裡。」
台灣的土壤樣本數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荷蘭,而土壤陳列館不僅是台灣最大,也是全亞洲最大最好的土壤博物館,全球有超過150位土壤科學家都來台參觀過土壤陳列館,已然是國際知名。
從地底到衛星,跨領域應用土壤大數據
郭鴻裕不止在土地深耕,還管到了天上,跨足資訊領域,包括GIS(地理資訊系統)、無人機、衛星定位系統等,都是他的工作範圍。
他認為,台灣農業資料豐富,但是各單位調查成果缺乏整合,對農民來說查詢不易。當初因為找不到給農民的適地適種資訊,他乾脆自己建構出tssurgo平台,可以查詢到過去的土壤調查報告、歷史圖資及空間圖資等。(平台點選這裡)
精準預測每一塊水稻田產量,建立蔬菜產銷預警系統
郭鴻裕近期更以衛星及稻穀收割機來預估國內每一塊水稻田的產量,「不同稻穀密度會有不同回波,收割機每割四平方公尺就會回傳資料。」這兩者數據的收集加上生長期及收穫期,可精準預測每一塊田的產量,再與實際產量比對,差距微乎其微,「我們團隊很驚訝,怎麼可以這麼準確。」此預測系統領先全球,連義大利學者都羨慕不已。
目前衛星加上航照圖已可辨別出78種作物,未來若更完備,就可大大節省現場調查的人力。郭鴻裕表示,以經常產銷失衡的高麗菜來說,此系統可以精準估計高麗菜種下40天後的面積,繼而預估產量,就能作為蔬菜預警資料庫。
「現在還有幾件事情沒做完。」郭鴻裕雖然退休,但目前仍在建置「小農農場經營管理系統」,他說明,此系統會整合土壤、產量、氣候和病蟲害預警及即時菜價等資料,每位農民只要按按手機就能得知自己田區的第一手資訊。目前系統已可使用,不過郭鴻裕覺得還不夠理想,未來還會建置個別作物的專家知識庫及專業分析套組。
紓壓也是挖土,「能一輩子研究土壤,我覺得非常幸福。」
同在土壤調查領域的台大農化系特聘教授陳尊賢,與郭鴻裕相識多年,在他眼中,郭鴻裕比任何人都要認真,每天早出晚歸、不辭辛勞的在全台各地調查,常常是最後一個離開研究室,回到家也在閱讀國外文獻,想方設法的把所有研究內容應用於農業。「一個研究員跨足農業和資訊領域,國內研究土壤的人幾乎都仰賴郭鴻裕產出的資料,他認真的態度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有趣的是,郭鴻裕其實沒有汽車駕照,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我出門很喜歡東張西望、一直看土,要是開車大概沒辦法專心。」所幸公務單位會協助派車,出遠門則由太太接送,他就這樣走遍全台、對每一處的土壤都了然於心。
採訪快結束時,已是正午時分,郭鴻裕竟絲毫不覺飢餓,一問之下才知道,過去為建置土壤陳列館時,他經常忙到晚上十一點多才吃飯,導致胃長了許多腫瘤,最後只好動手術割除。原本身形壯碩的他消瘦許多,食量及食慾也不如以往,不過他提及此事只是輕描淡寫,「我不會餓又常常忘記時間,跟我開會的人很可憐。」
如此敬業的郭鴻裕,被問到平常如何紓壓?他靦腆一笑,「想放空的時候就會去挖土,不過現在年紀大,有點挖不動就是了。」忙碌的他卻從不戴手錶,也是為了挖土方便。挖了一輩子的土,從年輕力壯挖到鬢髮斑白,忘食也忘時,郭鴻裕無怨無尤。他說:「土壤生養大地萬物,能夠一輩子專心研究土壤,我覺得非常幸福。」(文未完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