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魚將變成年年有塑!塑膠污染無孔不入,一次性塑膠製品經裂解成塑膠微粒,被海洋生物攝食,透過食物鏈層層累積進入人體, 綠色和平依據衛福部統計數據推估,國人每年每人平均從海鮮攝入1.63萬個塑膠微粒,重量約1.05公克,相當於一根塑膠吸管。
依據國內近五年的研究文獻,從海鮮中攝入塑膠微粒以貝類最多,綠色和平呼籲環保署應加強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源頭管制,儘速將外帶與外送納管;加強限塑力道、提高收費與獎勵優惠,並推動重複使用、加速淘汰一次性塑膠。
國人一年吃下近60公斤的海鮮,累積微塑膠相當於一支吸管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更是國人生活中常見美食。依據衛福部統計,2019年國人吃下59.92公斤的海鮮,其中,貝類佔12.2公斤、頭足類佔19.37公斤、魚類佔28.35公斤,以文蛤、牡蠣、小卷、中卷、淡菜及大洋性魚類最多。
綠色和平彙整台灣近五年來海鮮所含微塑膠的研究文獻,並以衛福部統計資料估算,發現國人每年會從海鮮中攝入1.63萬個微塑膠,絕大多數都存在貝類當中,佔1.48萬個,其次是魚類796個,再來是頭足類755個。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推測,由於貝類屬於濾食性動物,當水體環境中的微塑膠量愈高,累積在體內消化道的微塑膠量也愈高。
《公民科學家》「海鮮裡的塑膠危機計畫」研究助理陳彥嘉實測發現,貝類中所含塑膠微粒是清洗不掉的。他使用表面有塗料、螢光處理的塑膠微粒餵食給貝類,並讓貝類在乾淨的水中吐沙,觀察發現,2小時內的吐出率是最高的,但隨著時間拉長,吐出率反而降低,推測是因為貝類會因濾食習性又將塑膠微粒吃回去。
微塑膠易吸附塑化劑及雙酚A,干擾生殖與內分泌系統
綠色和平參閱的文獻來自環保署、海保署、科技部、臺北醫學大學及東華大學,文獻中所有海鮮樣本幾乎都驗出微塑膠,甚至在鬼頭刀的消化道中還發現32塊微塑膠。
唐安表示,微塑膠易吸附有毒物質,例如塑化劑、雙酚A等,這些物質已證實會干擾生殖及內分泌系統,且越小的塑膠對人體危害越大,可能會透由腸道進入血液或是淋巴系統,長期吸收會有血管硬化及癌症風險,「近期已有文獻說明人類胎盤檢測出微塑膠。」
海鮮中所含塑膠微粒的數量驚人,但即便不吃海鮮仍無法避開,唐安表示,現行減塑政策仍無法抑制塑膠使用量,每人每年吃進微塑膠和有毒物質的風險有增無減,而且這數據僅估算食用海鮮部份,若再加上飲水和其它食物,攝入的微塑膠將會更多。
研究結果也顯示存留在海鮮中微塑膠的材質以PE(聚乙烯)、PP(聚丙烯)及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最多,而這類材質最常用於塑膠袋、食品包裝容器和一次性塑膠餐具等。
環保署應加強一次性塑膠製品源頭管制
2020年政府對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飲料杯、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吸管有諸多限用政策,唐安表示,政府限塑政策立意良善,但是緩不濟急,去年應擴大限塑的措施也都未真正執行,造成塑膠總用量在十年間反增22.8%,也未持續追蹤監測微塑膠污染飲食的影響,枉顧民眾的食安風險。
綠色和平建議環保署應立即採取以下行動:
一、擴大源頭管制,儘速將外帶與外送納入管制對象。
二、加重限塑力道,提高一次性塑膠製品及免洗餐具的收費,也提高民眾自備餐具及容器的獎勵優惠。
三、推動重複使用的循環模式,加速淘汰一次性塑膠,例如:PE(聚乙烯)、PP(聚丙烯)及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