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管理開大刀,農委會推「買農藥實名制」農藥流向即時申報全透明

買口罩要實名制,買農藥也需要!農委會宣布從今年 7 月開始,農藥販售業者需登錄購買人的身分證個資,並需每日用電腦系統陳報,引發農業界正反熱議。防檢局強調,實名制有助農藥流向管理、鞏固食安,更能協助農民精準用藥防治病蟲害;但也有農藥業者反彈,認為第一線執行有難度,且有違憲之虞。

雖然過去就規定販賣農藥時需登記購買人姓名,但仍出現沒有確實登錄的狀況,導致農藥管理只能做半套,主管機關難以掌控農藥流向。往後改以身分證字號勾稽,買賣農藥流向、使用在哪些作物上,將無所遁形。

過往雖要求買農藥需登記身份,但執行不確實,導致農藥流向難以勾稽(攝影/李慧宜)

農藥實名制新規定:需登錄身分證字號和作物、病蟲害名稱

農藥實名制的規定其實從民國 105 年就開始,當時偶有農民表示違規使用農藥是因為農藥業者推薦使用,但被指認的業者卻辯稱沒有,常造成違法責任難以釐清。防檢局遂於《農藥管理法》第 29 條第 1 項第 6 款中規定:「農藥業者應備置簿冊或採行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方式,登記購買者姓名、住址、年齡、聯絡方式、購買農藥之名稱及數量,並保存 3 年。」

然實施一段時間後,防檢局發現業者在陳報時常發生錯誤,像是誤植姓名或聯絡資訊,無法真正管控流向,且部分農藥行也沒有確實登錄。因此今年 1 月 7 日公布修正《農藥管理法》第 35 條第 2 項法規,明訂 7 月 1 日起於國內零售成品農藥者,應陳報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或居留證統一證號、作物名稱、防治病蟲害名稱等資料。

農藥、肥料均採實名制後,資料可一併勾稽,有助確認實耕者身份

農業資材購買實名制是農委會近年的政策目標,防檢局表示,現在肥料已經採用實名制,農藥屬於藥物,更需清楚流向。登錄身分證字號,也是為了將來要把農藥實名制的資料庫和肥料實名制、耕作面積、農地租約等資料勾稽在一起,有助於確認實耕者身份,未來更能精準且系統化地投入資源。

同時為了避免追溯的時間空檔,販售資料也從過去兩、三個月陳報一次修改成每日陳報,且強制業者使用 POS 電子陳報系統,希望透過農民購藥資訊,掌握不同地區作物病蟲害發生時間,以提供預防及預警參考。

防檢局植物防疫組組長陳子偉表示,以近日北農蔬菜檢測為例,如果拍賣前驗出農藥超標,但農藥販售業者的資料卻還沒有上傳,或是上傳有誤,就失去以實名制來追溯的意義。「加入身分證字號是為了避免錯誤,每天陳報是為了即時性,讓相關責任更容易釐清。」

防檢局:登記身分證無關違憲,實名制才能落實農藥源頭管理

已退休的防檢局前局長馮海東當年是農藥實名制的推手,他指出《農藥管理法》第 29 條規定購買農藥時需要提供的資料,就已經涉及個資,因此農委會當初就依《個資法》的要求訂定管理辦法,如今新增身分證字號也可援引同樣的途徑,問題不大。

「藥物會被大家關切,自然是食安的考量。」馮海東說既然有農藥專法,就表示農藥是需要管理的產品,從販售端進行管控是理所當然。「事情推論到違憲與否,我覺得有點過度反應了,口罩實名制怎麼沒有人抗議違憲呢?」他強調,農藥陳報系統全面電子化後,透過大數據的分析,更能夠掌握病蟲害的地區和範圍。

「當然,全面陳報會透露一些不正常使用的狀況,這可能是業者真正反對的原因。」馮海東指出,與其在末端進行檢驗,不如從源頭解決問題更有效,透過電子陳報將農地面積與農藥購買數量加以勾稽,若過量購買就可能有食安問題。「一開始就不讓農民過量使用,總好過之後再來防堵農藥殘留。」

在田邊混搭各種藥物防治病蟲害的農民,是接觸農藥的第一線,在政府強調食安的同時,更不能忽略農民的用藥安全。(攝影/李慧宜)

農藥業界抗議:徒增販售業者的麻煩,對食安無益

不過地方的農藥行面對新規定卻是滿腹苦水。不願具名的花蓮縣農藥商就表示,政府應該先跟農民開說明會,而不是讓農藥行站在第一線幫忙溝通。「我們憑什麼跟農民要身分證?」更別提農民出門不習慣帶身分證、也記不得身分證號碼,還有老農藥行無法使用 POS 系統等種種問題。

植物保護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林啟堂則表示,農藥行用 excel 試算表陳報農藥販售情況已經行之有年,為什麼一定要改用 POS 系統?為什麼要每天陳報?再加上目前已經要求登記姓名、地址和電話等資料,「居然還要求身分證字號,簡直是找我們麻煩。」

林啟堂說,農委會搬出「食安」大旗,其實是對農藥的歧視。「如果真的對食安有幫助,我們絕對配合,」但農藥對食安的影響是使用多少、殘留多少的問題,根本不在用的人是誰,他直指農委會根本搞錯方向。

士林農會:結合農會會員資料,實名制執行並不困難

不過也有順暢執行農藥購買實名制的銷售點。台北市士林區農會曾被農委會評選為優等農藥販售業者,劉姓辦事員表示,「我們做起來相對簡單,因為很多農友都是我們的會員,只要結合會籍資料,農藥實名制並不麻煩。」非會員的消費者也多半都能理解購買農藥必須登記的規定。

劉先生說農會委託 POS 系統廠商修改網路陳報的格式,以符合農委會的需求,執行上並無困擾。此外,從每月陳報一次變成每天陳報,因為都是網路陳報,也無不便。

學者建議:若無法一次到位,先嚴管高風險農藥流向

為了全面推行電子陳報實名制,防檢局自去年起已舉辦許多免費的電腦課程,有大班制也有一對一課程,輔導欠缺電腦技能的農藥業者銜接新的政策。

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許如君指出,高風險農藥的流向管制很重要。農藥實名制若真的在官方與民間產生衝突,或許農委會可以考慮採用漸進的作法,先做好分級管理,讓高風險、有食安疑慮的農藥受到更嚴格的流向管控,且分級管理更能顯示政府對農藥有全盤的統籌計畫,實施後也更能達到「維護食安」的目的。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