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統計》糧食自給率和食米量雙下跌!肉類攝取量超過米麵總和,成台灣人「主食」

2020年糧食供需年報九月底剛出爐,糧食自給率31.7%再度下滑,國人食米量44.1公斤更是跌到史上最低。而肉類攝取量則來到史上新高86.5公斤,比米和麵粉總和82.2公斤還要高出不少,澱粉類的「主食」頭銜已經正式被肉類取代。

農委會分析,糧食自給率下滑原因主要是因為Covid-19疫情,魚類生產量大幅縮減 16.9 萬公噸,再加上旱災稻田停灌休耕,稻米減產4.1萬公噸。

雖然稻米減產,但米倉仍然充裕,國人食米量卻下滑、麵粉食用量微幅上升,推估是因疫情時期餐飲業用米量減少,以及長期飲食西化影響。不過整體而言,澱粉類下跌、食肉量上升是明顯趨勢,從2018年起已經連續三年食肉量都超越澱粉,與流行的生酮飲食減糖風潮有關。

水產品遠洋和養殖漁獲都下滑,稻米減產再補刀

2020年以熱量加權計算的綜合糧食自給率為31.7%,較前一年下降0.4個百分點,農委會分析,下降關鍵在於2020年Covid-19以及下半年的缺水停灌影響,稻米和水產類的產量較上半年縮減,尤其是水產品,相較於2019年的水產品產量103萬9,705公噸,2020年產量下滑至89萬951公噸。

水產類減產涵蓋遠洋及養殖範疇,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分析,國內遠洋漁獲量遠大於養殖漁獲量,去年水產品產量下降,關鍵在於遠洋漁獲中的秋刀魚捕獲量減少7,459公噸。林國平解釋,遠洋漁獲屬於野生捕撈,相當難預測每一年的捕獲量,從過去的數字來看,漁獲量每年落差大是正常的。

同屬遠洋漁獲的鮪魚和旗魚數量也分別減少 2 萬 2,785公噸及3,488公噸,林國平說明,秋刀魚主要是野生捕獲量下滑,其他魚種下跌則和疫情有關,遠洋漁船出港時間長,但國外部分作業港口因疫情雃關閉,導致國內部分遠洋漁船作業不順,才會整體減產。

除了遠洋漁獲量下降,部分養殖魚種如吳郭魚、虱目魚也有減產。林國平解釋,去年因應疫情,漁業署有鼓勵養殖漁戶整池消毒來做生產調節,因此有的業者減產,所以影響了養殖魚貨產量,但整體來說,產量充足無礙國人食用。

秋刀魚漁獲量減少,影響糧食自給率下跌(上下游資料照)

稻米減產、疫情使餐廳用米量變少,麵粉用量持續攀升

食米量來到歷年新低,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組長林傳琦分析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因為去年二期水稻停灌休耕造成減產,第二則是因為Covid-19疫情使國人的食用習慣改變,國人自煮需求提升,但也導致餐廳、飯店、自助餐等業務用米量下跌。

去年一度出現國人搶購白米,花蓮縣玉溪地區農會甚至一週售出高達 20 公噸的米。顯見國人有煮米飯需求,為何食米量依然下跌?林傳琦說明,餐廳購買的量體較大,且叫貨頻率高,國人購買的是散裝、小包裝的米,且出於恐慌心理而一次屯購好幾包,反而會排擠後續的稻米消費。

相較於食米量下跌,麵粉的攝取量卻緩緩上升。林傳琦表示,疫情期間,自煮的人也可選擇煮麵,而不會自煮的人仍會購買麵粉製品如麵包,更方便攜帶食用,因此麵粉的攝取量才會提高。

如何讓國人多吃一口飯?關鍵:從消費者需求出發

對於白米和麵粉攝取量逼近死亡交叉,林傳琦直言,在疫情緊張時,農糧署已有心理準備,不只去年食米量降低,今年三級警戒對餐廳的影響又加劇,「可以預期明年數字也不會太好看」,但對於種種難關,農糧署仍會努力想方設法突破。

林傳琦表示,農糧署近年來努力舉辦各式米食推廣活動,例如2年前開始舉辦「炒飯王比賽」後,將得獎品項商品化並上架到連鎖通路,第一屆的銷售量為20萬盒,第二屆的銷售量則來到100萬盒,倍數成長的關鍵,就在於第一屆推出的是冷凍炒飯,第二屆商品則為微波加熱可即食的炒飯,顯見推廣吃米必須迎合國人食用方式改變來強化。

致力推動米食的穀東俱樂部創辦人賴青松認為,現代生活型態改變,飲食以方便優先,而吃飯一定要配菜,麵食則多是一盤搞定,在傳統餐桌的爭奪戰中,米食被完全打敗。要推廣米食,必須要有商業謀略,「要買得方便,吃起來很酷」,消費者想要,才出得去。

賴青松舉例,例如是否可能讓米蛋糕變成流行,「如果有一天,過生日一定要吃米蛋糕呢?」日本為了保住稻米也是招數盡出,發展各種創新米食,連米糠都拿來運用,台灣也必須從消費者角度倒推回去,把「最後一哩路」做好,米食才有存續的希望。

糙米米穀粉做成的麵包(圖片提供/佳實米穀粉)

白肉雞需求增加,萊豬導致進口豬肉下滑

和米飯的競爭不只麵粉,近年出現的強敵就是肉類。國人的肉類年攝取量去年來到每人86.5公斤,為歷年最高。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肉類消費量提高的現象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都有出現,因應減重、健身等趨勢,白肉的消費量成長幅度最高,主要為雞肉,因爲雞肉生產週期快,比起豬要飼養6個月、牛要飼養1年才能屠宰,雞只需要飼養45天即可屠宰。

細看各項肉品產量以及進出口數據,國人對於雞肉的需求量持續提高,家禽肉的產量增加 2.4 萬公噸、進口量也增加 4.5 萬公噸。江文全分析,家禽肉的產量及進口量增長皆來自於白肉雞,從近十年數據來看,產肉率高的白肉雞的飼養量節節成長。他也指出,去年的進口量雖然大增,但今年全球疫情造成船運延宕、塞港問題,今年白肉雞的進口數據已經比去年同期少了3到4萬公噸,預期明年的雞肉自給率會提升。

除了雞肉外,豬肉的產量提高 2.5 萬公噸,但進口量卻減少了 4.3 萬公噸。江文全說明,去年非洲豬瘟國際疫情肆虐,特別是中國及東南亞疫情嚴重,而中國因此購買了大量進口豬肉,導致國際豬肉行情大漲,但國內豬肉價格相對平穩,加上八月底的萊豬開放訊息宣布後,衛福部要求國內餐飲及食品業者必須標示豬肉產地,國人有意識的支持國產豬肉,因此進口豬肉量大減,國產豬肉的市佔率提高。

營養師:不吃米是國安問題,吃肉過量增肝腎負擔

國人食肉量創歷年新高,平均每人每天吃了237克肉類,「這真的過多!」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金惠民表示,成人一天應攝取平均6份蛋白質,現在光是肉類就已經超過,而蛋白質還包括海鮮、奶、蛋和植物性蛋白質如豆類,如果每樣都吃一些,通通加起來,高蛋白飲食對健康會是很大的負擔!

近三年國人食肉量超過米麵量,「這跟生酮飲食有關,但是所有文獻都說這是不健康的。」金惠民說,只吃蛋白質而不吃醣類,電解質不平衡,且會對肝腎造成負擔。因為醣類是最簡單快速經濟的熱量來源,所謂經濟,除了財務上的經濟,也是對身體負擔最小的。且蛋白質的主要用途是修補身體組織,若以蛋白質轉換成熱量,需要動用肝臟和腎臟做額外的工作,長期下來功能會損耗。尤其如果吃肉多卻少吃蔬菜五穀,恐怕減重不成反而招致慢性疾病上身。

關於食米量創新低,「國人不吃米,是國安問題。」金惠民認為,稻田對水土環境都有正面效益,必須好好維持。麵食固然比米食方便,但大都是精緻白麵粉做成,缺少纖維和微量元素、植化素,又添加額外的糖、鹽、油,還有麩質過敏問題。但若吃米,許多自助餐就有較健康的糙米、紫米可選,只要米夠新鮮,煮起來都很好吃。她認為,要推廣吃米,必須從消費者導向,不能只推白米,而應該走健康訴求吃全穀。

國人對白肉雞雞肉需求持續攀升(上下游資料照)

延伸閱讀:

2019統計》 糧食自給率又下跌!黃小玉暴增,肉類進口量創史上新高,國人食肉量超過主食量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