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計時,320違章工廠斷水斷電,要說到做到!環團籲全民連署「違章工廠如期執法」

農地違章工廠是國土上不可忽視的痛,2019年修正的《工廠管理輔導法》規定,2016年5月20日前新增的4.5萬家農地違章工廠若未在今年3月20日前依法納管,便會斷水斷電,經濟部更在去年12月28日宣示320立即斷水斷電的決心。然而現距執法期限只剩68天,卻還有2萬多家違章工廠尚未申請納管,農地違章工廠廠商聯合會更在1月5日前往行政院要求放寬就地合法資格,而行政院高層竟立即回應將跨部會協調。

對此,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目前申請納管的2.2萬家農地違章工廠,地方政府僅查處1443家,還有2萬多家未查處,各地方政府應將每年收到的21億元納管輔導金用來編排更多查處人力。而《工輔法》修正以來,納管申請期限已經放寬了兩次,民進黨政府承諾過這是最後一次開放納管,對於這些心存僥倖、未申請的廠商應拿出執法決心、徹底斷水斷電。因此基金會邀請全民連署320農地違章工廠如期執法,並公開所有未登工廠資訊供檢視。

違章工廠記者會(攝影/林怡均)

2年僅查1443家,納管金應編列更多查處人力

根據地球公民基金會統計,比對經濟部、農委會及內政部資料後,發現4.5萬家農地違章工廠僅有2.2萬家申請納管,還有2萬多家未申請。而各地陳情舉報提出新增1640家待查處農地違章工廠,地方政府兩年內已查處1443家,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研究專員蔡佳昇直言,地方政府查處越來越有經驗,但以目前一年查處700家的速度,未納管的 2 萬多家要查28年才查得完,「需要更多人力!」

蔡佳昇表示,地球公民基金會至少收到上千份民眾陳情,「很多居民忍無可忍,找民代都沒用,才來找我們。」基金會成功代民眾舉報的有469件,但農地工廠最多的彰化縣僅處理六成舉報案件。

「彰化是重災區,查處工作量對於公務員來說不堪負荷。」地球公民基金會北部辦公室主任吳沅諭表示,追蹤下來發現,彰化縣政府負責查處的工作人員一換再換,顯現其工作量之大,而彰化縣的農地違章工廠是全台之冠,每年收到的納管輔導金高達5億元,應編列更多人力,或是找外部廠商來協助查處,而非一直讓現有公務員疲於奔命。

(圖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廠商心存僥倖,納管期限一延再延

數萬家違章工廠座落在台灣生產力最優良的農地上,數十年排放污染對環境造成危害,現任執政黨上任後宣布終結「歷史共業」,納管期限卻一延再延。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研究專員賴沛蓮說明,2010年《工輔法》修正開放農地違章工廠申請臨時工廠登記,當時期限僅2年,而期限一到,部分心存僥倖的廠商遲遲未申請,因而將期限放寬到2015年6月2日。

賴沛蓮表示,第一次放寬期限後,接下來納管效率依然不彰,因此政府承諾2019年修法是最後一次開放納管,期限就定在現任總統蔡英文上任的2016年5月20日 (簡稱520),520前既有的低污染農地違章工廠在2022年3月20日前都必須依法納管、在2040年前落日,未納管的廠商則要按《工輔法》斷水斷電。

廠商心存僥倖狀況在舉報過程中清晰可見,蔡佳昇舉例說明,2021年彰化縣埔心鄉某鑄造廠遭檢舉後,縣府回覆「該廠已經申請納管」,但該業者是必須轉型、遷廠或關閉的中高污染工廠,竟以「低污染」名義申請,且因為處於「申請中」變成為中高污染稽查的漏網之魚。從經濟部公開資料顯示,處於「申請納管中」而無法斷電的廠房佔稽查後為非法廠商總量23.3%。

農地違章工廠現況統計

縣市至今未申請納管的
未登記工廠數量
收取的納管輔導金
與營運管理金
2020年3月20
至今查處家數
彰化縣6500家5億元180家
高雄市2000家2.7億元271家
台南市3000家2.4億元85家
台中市3500家5億元394家
桃園市3500家1.6億元221家
新北市1500家1.2億元180家
2020年至今未申請納管的未登記工廠數量,是依據農委會農地資源盤查圖台資料,透過衛星變異點得出地號數量,再乘上目前五成那管效率而得(資料來源:農委會、經濟部/製表:地球公民基金會)
稽查總量查處人力各地政府稽查率稽查後停止營業率未納管工廠數量
全台總計1443家139人88%92.4%2萬家
《工輔法》實施近兩年來的經濟部列管案件處理情況(資料來源:經濟部,製表:地球公民基金會)
應稽查
總量
無需斷水斷電
數量
斷水斷電
占比
已裁處罰鍰
占比
申請納管中無法
斷水斷電比例
全台總計534家157家36.6%26%23.3%
經濟部認定違建非屬工廠,轉交內政部列管案件處理情況(資料來源:內政部,製表:地球公民基金會)

邀請全民連署,要求政府如期執法、公開所有資訊

「這些廠商有10年的轉型、申請納管的機會,卻心存僥倖,還要求再次放寬!」賴沛蓮強調,水圳、環境、農業、食安同樣重要,政府不應再放水,也不應再給廠商方便,唯有如期執法,才能讓產業正常化。

蔡佳昇建議,各縣市地方政府應比照《建築法》儘快擬定320後的查處優先次序及分類表,具體化查廠程序,以免重蹈過去到期無法執法的窘境,且應以中高污染廠商為第一順位,再依廠地面積、資本規模及座落地點是否為農產業群聚地區等條件排序。

「請經濟部將所有廠商的資訊公開,讓全民一起檢視!」吳沅諭表示,經濟部去年12月28日表示願意公開未納管農地違章工廠名單,而這份名單必須要有「廠商名稱、地址、負責人」,並公開在網路,「讓這些廠商會怕」,也讓合法廠商和銀行認知到:與這些違章工廠業者往來會有風險,因為這些工廠隨時會被政府斷水斷電或拆除。

吳沅諭強調,經濟部花了 7 千萬做「2019年未登記工廠清查報告」,過去為保護可能納管廠商而未公開,但320期限一到,未申請納管該斷水斷電的廠商應全數公布,且清查報告也應公開,讓全民共同檢視,因此邀請國人一同參與連署,要求政府如期執法,終結農地違章工廠的亂象。

連署由此去:

即刻倒數!守護國人食安,連署要求經濟部終結農地工廠!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