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2022)年3月農委會、環保署預告禁用陶斯松,衛福部本(25)日也發布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即日起包葉菜類、花椰菜、小麥、大豆等32項農產品,不論國產或進口皆不得殘留陶斯松。這是衛福部繼去(2021)年8月公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後,提出的第二次修正。
陶斯松(Chlorpyrifos)是全球廣泛使用的爭議殺蟲劑,因證實會對兒童腦部發展造成傷害,對蜜蜂、鳥類及水生生物也是劇毒,全球已有38國對陶斯松執行禁、限用管理,歐盟、美國也分別於2020年、2021年宣布禁用,台灣目前採漸進式禁用,並公告將於2026年徹底禁止販賣使用。
32項農產品從此不得檢出陶斯松
衛福部今(25)日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公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正式將包葉菜類、花椰菜、小麥、大豆等32項農產品的陶斯松殘留容許量刪除,未來不論是國產或進口,都不得驗出陶斯松。(32項農產品清單詳見文末註1)
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此次公告修正不得殘留陶斯松的32項農產品,一方面是配合農委會公告刪除陶斯松於包葉菜類的使用而跟進修正,另一方面,這32項也是「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附表一」當中,國人食用量較大的幾項農作物,本階段公告刪除希望能盡可能降低國人暴露的飲食風險。
剩餘作物也會逐步刪除,未來將全面不得檢出
「剩餘21項農產品已經在研擬未來刪除的時程」,廖家鼎指出,衛福部公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是配合前端農委會對陶斯松使用範圍的刪定作業,「若農委會能儘早修正禁止剩餘農作物使用陶斯松,衛福部也會儘速跟進」,配合國際禁用陶斯松的趨勢,降低國人食安風險。
「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修正後,附表一剩餘容許陶斯松殘留的21項農作物分別為:大漿果類、小漿果類、可可豆、百合花、咖啡豆、鮮玫瑰、乾玫瑰、紅豆、食用玉米油、茶籽、茶類、番荔枝、菊花、落花生、綠豆、乾蓮子、雜糧類以及其他蔬果類、其他雜糧類和其他茶類。
而在農委會規範中,目前陶斯松使用範圍仍涵蓋36項農作物:包含玉米、香蕉、鳳梨、百香果、草莓、紅龍果、酪梨、楊桃、蓮霧、獼猴桃、番荔枝、榴槤蜜、椰子、黃金果、落花生、綠豆、紅豆、禾本科雜糧、咖啡、可可等(註2)。
若再違規驗出殘留陶斯松,最高開罰2億元
衛福部表示,今公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後,未來若有農產品違反規定,驗出有陶斯松殘留,將會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與第44條的相關規定,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並由驗出地的衛生局聯合農業單位,進一步追查檢出農產品的來源及殘留原因。
註1:禁用陶斯松的32項農產品分別是:柑橘類、包葉菜類、花椰菜、其他小葉菜類(羅勒除外)、大麥、小麥、小麥麵粉、大豆、精緻大豆油、胡椒、乾葡萄、杏仁、其他梨果類(印度棗除外)、乾花豆、乾豇豆、乾蠶豆、乾樹豆、美洲胡桃、胡桃、香辛植物(果實、根莖、種子)、薄荷、金盞花、洋甘菊、香蜂草、茉莉花、桂花、巴西利、馬鞭草、奧勒岡草、鼠尾草。
註2:目前陶斯松使用範圍涵蓋36項農作物:玉米、香蕉、鳳梨、百香果、草莓、紅龍果、酪梨、楊桃、蓮霧、獼猴桃、番荔枝、榴槤蜜、椰子、黃金果、落花生、綠豆、紅豆、禾本科雜糧、咖啡、可可、果苗、諾麗果、茶、油茶、山茶、菊、百合、蓮、玫瑰、桑樹、木麻黃、蘭科植物、花木台灣欒樹、鐘麻、蘇鐵、百慕達草。
延伸閱讀:
因為連家長可能都過動,所以真的有禁用的必要?
https://www.cdc.gov/ncbddd/adhd/facts.html
Scientists are studying cause(s) and risk factors in an effort to find better ways to manage and reduce the chances of a person having ADHD. The cause(s) and risk factors for ADHD are unknown, but current research shows that genet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