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爺爺畢業了!謝光照育種38年,從彩虹玉米到飼料玉米,盡力為台灣玉米保種

為台灣培育出八個玉米品種的「玉米爺爺」,在今(2022)年退休了!農業試驗所作物組研究員謝光照,用自己38年的光陰,撰寫台灣當代玉米育種及發展史。他除了為雞豬牛吃的飼料玉米,培育出更高產、更抗病的品種,我們在烤玉米、水煮玉米攤常吃到的「彩虹玉米」,也正是玉米爺爺的傑作。

一位遠赴他鄉求學就業的澎湖小孩,本來要學醫,卻意外走進農業,和玉米結下一輩子的深刻緣分。在艱辛而漫長的育種過程中,經常缺經費、缺人手或缺乏關注,但謝光照仍始終如一默默地投入,為的是「讓農民有種子可以種」,也為台灣留下適合這塊土地的品種,守住國產玉米的根基。

謝光照研究生涯38年,為台灣育出8個玉米品種(攝影/馬振瀚)

職涯38年 育出八個玉米品種

「我們先去看玉米田吧!」這精神奕奕而爽朗的提議,也是謝光照在農試所工作38年來,每天上班所做的第一件事。1984年1月23日,謝光照被分發到農業試驗所的「特作與雜糧作物組」任職,玉米是他負責的第一項作物,自此也成為他畢生鑽研的對象。

謝光照在職涯中一共培育出八個玉米品種,包括飼料玉米(台農1號、2號、3號、7號、8號),以及可供食用的白玉米以及黑、白糯玉米(台農4號、5號、6號),每個新品種的誕生,都是他積累了多年的研究成果才有機會問世,也都見證著台灣玉米發展史上,不同階段的重大變遷。

中途為何沒有轉去研究別種作物呢?謝光照只說,「當時進來被分配到玉米,就跟著前輩做,他們退休之後,我們組就剩下我,我也就繼續做下去」。乍聽之下平淡無奇,但他望著玉米田的炙熱眼神,卻自然流露出他與玉米之間難以言喻的情感。

農試所玉米田裡的硬質玉米(攝影/馬振瀚)

澎湖小孩意外從農,一頭栽進研究領域

謝光照的故鄉位在澎湖馬公,高中畢業後就離鄉遠赴中興大學農藝系就讀。這位海邊長大的小孩怎麼會想念農業呢?他打趣的說,唸高中的時候,醫學院與農學院同在丙組,本來是想念中醫相關科系,不料聯考沒考好,「拿不成針頭,只好拿鋤頭」。

謝光照農藝系畢業後就考上高考,進農試所後不久,再度回到母校完成碩、博士學位。與謝光照共事31年的老同事、農業試驗所作物組研究員賴明信說,「這非常不簡單,在我們當時的說法,謝博士其實就是『狀元』」,他觀察,謝光照做學問非常扎實,一步一腳印。謝光照雖然也曾拿到教職的面試機會,但他卻說,「比起教職,我還是比較喜歡原本的研究工作」。

政策如潮水變動,育種工作始終如一

謝光照進到農試所的頭一年,正巧遇上政府為解決稻米生產過剩問題提出的「稻田轉作計畫」。當時台灣人的飲食習慣日漸西化,稻米需求量減少,所以必須輔導水稻田改種其他作物,例如可以替代進口的飼料玉米(又稱硬質玉米)。謝光照的第一個作品:硬質玉米台農1號的誕生,就是為了讓農民有更好的品種可以轉作。

台農1號的每公頃產量在6,000公斤以上,比原有的硬質玉米品種最少高出1,000公斤,抗病性表現優異,又適合機械採收,成為當時農友間的熱門轉作選項。

而後,謝光照又分別在1994年和1997年育出台農2號與3號兩個青割玉米的品種,與同時期出爐的台南19號、台南21號,共同供應當時國內正快速成長的酪農業牛隻使用。

不過在1998年,政府難再負荷「每公斤15元且每公頃保證收購5,000公斤」的玉米保價收購支出,取消了補貼政策,同時也因為台灣準備加入WTO,調降雜糧種植面積,終止了「稻田轉作計畫」。原本種植面積達六萬多公頃的飼料玉米,在兩、三年內大幅降至一萬多公頃,也連帶讓玉米這類雜糧作物的相關人力、研究經費大幅縮減。

改為培育食用玉米,「彩虹玉米」問世

國內飼料玉米式微,外國的飼料玉米大舉進口,謝光照並不氣餒,他跟著政策轉向,改為培育給民眾吃的食用玉米。

台農4號白玉米是謝光照育出的第一個食用玉米,也是他在碩士階段的研究對象。白玉米的籽粒呈乳白色,在日治時期就引進,是當時常民最熟悉的玉米種類,不過傳統白玉米的果皮厚、甜度低,產量也不高,因此謝光照便朝著「皮薄、皮少、吃起來要甜,且產量要高」的方向邁進,最終在2002年育成了台農4號,產量大幅提升四到五成。

謝光照也著手搜集培育「糯性」玉米的材料,他說,戰後台灣食用玉米的種源,多由前輩自美國攜回,為擴大基因多樣性,他盡可能從自然環境更接近台灣的東南亞,大量搜集不同的品種回來進行雜交實驗。

2005年,俗稱「彩虹玉米」的台農5號黑糯玉米育成,這是當時全國第一個彩色的單交種玉米,獨具時代意義。彩虹玉米外觀上籽粒排列整齊,且紫、白、黃深淺各色交錯,賣相甚佳,甜度在10 Brix以上,絕對不輸市面上的超甜玉米,至今仍是許多水煮玉米、炭烤玉米業者熱愛選用的品種之一。

玉米籽粒有白有紫,因此被命名為「彩虹玉米」的台農5號(圖片提供/農試所)

人才與經費雙缺 育種雖孤單仍要做好本分

育出一個新品種,需要經過漫長的歲月,在追求創新研究成果的學術界相當吃力不討好。「在凍省之後,原本每年固定的育種研究經費幾乎減少近70%」,謝光照說,縮減後的研究經費僅能請得起一位技工和一兩位短工。但他笑著說,「有錢有有錢的作法,沒錢也有沒錢的辦法」,一切性狀研究、雜交實驗他都自己來,初步成果最少要6年才能出爐。

「育種本來就是孤單的過程,所以要想著怎麼和玉米『談戀愛』」,謝光照曾經連著好幾年,大年初二就來田裡幫玉米授粉,連兒子都說「爸爸是高級農夫」,不過因為人手吃緊,他非來不可。

賴明信說,謝光照的上班時間「幾乎是按照作物的生長節氣在進行」,植物生長不會因為假日就停止,所以他假日來上班很正常,就這樣年復一年,直到退休。

既然缺人又缺錢,為何還要持續堅持玉米育種工作?「要讓農民有種子種啊!」謝光照說,在培育台農6號的後期,不少農民與農會、種苗場紛紛向他表示,30年前的硬質玉米台農1號,抗病性已不佳,導致產量下降,自美國引進的明豐3號也已是三十多年老品種,「農民有需要,我就想說來育新的玉米品種」,當時青割玉米也遇到同樣問題,謝光照便重拾培育飼料用玉米的工作。

因為台農1號的抗病性不再,謝光照為滿足農民需求,時隔30年再次育出新的硬質玉米品種:台農7號(圖片提供/農試所)

回歸飼料玉米育種,劃下完美句點

謝光照在2017年與2022年,分別育成適合作硬質玉米使用的台農7號,以及適合作為青割玉米使用的台農8號。

台農7號的籽粒產量較台農1號高出20%,每公頃可收到約7,200公斤左右,且抗病性也更好,成熟時間雖然稍長於台農1號,但相比明豐3號,早了近一個月,且植株生長勢強,也可兼作青割玉米使用。

青割玉米專用品種台農8號,則是謝光照職涯最後一個作品。他解釋,台農8號不若明豐3號會在低溫時停止生長,且產量又較其高出15至20%左右,有機會能在國內對牧草需求量大的冬季,提高國產牧草的自給率。

台農8號是謝光照育出的最新成果,於2022年完成命名,為青割玉米專用種(圖片提供/農試所)

台灣是否該擴種飼料玉米?雖難取代進口,但須需留種才有備無患

全球疫情持續延燒,加上俄烏戰爭爆發,國際黃小玉價格和運費皆連番上漲,飼料用玉米自給率的重要性,成為檯面上熱議話題。謝光照指出,世界情勢難以預測,但育種的工作就是平時做好準備,當國家有需要,要隨時能上場接戰。

然而台灣究竟該不該擴大種植飼料玉米呢?謝光照說,生產1公斤的國產硬質玉米籽粒,成本約在16元左右,相比從美國進口每公斤只要6到7元,國產飼料玉米難有競爭力,而且台灣的農地有限,台灣每年飼料玉米的總需求量保守估計有480萬公噸,幾乎要種滿1/4個台灣才能滿足需求。

即使現實如此,謝光照仍認為,「平時就該育一些自己的品種,我們不能讓所有的種源都掌握在別人手中」。育種研究的重要性在於不斷更新種源,在突然需要的時候,仍有能力可自行生產出足夠且符合當下種植環境與要求的種子。

台灣育種研究資源配置過少,憂育種人才斷層

雖然即將卸下重擔,不過謝光照仍有放不下的憂心。他說,公務機關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很多作物都只有一個人負責,育種是需要長時間投入大量人力、精力的研究工作,眼下幾乎沒人願意投入;而現今分子生物學當道,傳統育種人才很快就會出現斷層。放眼國際,許多跨國種子公司都有自己的玉米育種團隊,人數高達2、30人,台灣的種子公司在國外設置實驗農場,育種團隊也有十多人,然而國內農政單位負責玉米的研究人員,則不超過五位。

謝光照在玉米育種研究的經驗彌足珍貴,他的退休,顯然會讓未來玉米的育種工作經歷一段陣痛期。不過他直爽地表示,「如果有什麼問題,他們都有我手機,可以隨時打給我」。可以想像這位勤勉的玉米爺爺,接下來應該會退而不休,帶領著接棒的人才,繼續幫台灣誕育最適合這塊土地的玉米種子。

註:單交種是指,雜交時僅進行一對父本、母本的雜交工作即可完成,相對於雙交種(兩對父母本)、三交種(一對父母本雜交後,再另外與一種進行雜交),品種變異性較低,對農民的栽培工作較為有利。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