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最美,還把果菜市場變Costco!新化市場大升級,在神農之丘打造食農基地

沿著兩側鬱鬱蔥蔥的南175鄉道直行,遠方竟有一座飄在空中的波浪山丘映入眼簾,它是新化果菜批發市場(後簡稱「新化市場」)的新家。截然不同於傳統果菜市場,新化市場的挑高新空間,既寬敞又明亮,即便攤商與承銷人在場內不斷忙進忙出,負責搬運水果上貨、卸貨的三輪車如流水般來去,人們走在場內的車水馬龍之中,依然能從容享受陣陣水果香。

新化市場歷時三年多的遷建工程,在今(2022)年9月16日試營運,一開張即榮獲「全國最美菜市場」美名,然而它不只硬體漂亮,未來軟體更會全面升級,串連「產地」與「餐桌」,打造結合觀光與產業的現代化批發果菜市場,將於12月14日正式開幕。

新化市場的新家既寬敞、挑高又明亮,一別人們對傳統果菜批發市場的不佳印象(攝影/馬振瀚)

漂浮山丘下的果菜市場,揮別髒亂負面印象

大清早,天空才透出微微藍光,一輛輛載著酪梨、火龍果等各式水果的大貨車,就已依序排隊等著進到嶄新的新化市場。遷建新址與舊地相距不到3公里,但周邊地景卻已由村鎮變化為農田與林地。共同操刀新場建築設計的荷蘭MVRDV建築團隊與李麗如建築師事務所,以「如何設計出擁有良好通風採光及能融入周圍地景的現代化果菜市場」為設計核心,一座屋頂宛若山丘般波浪梯田的市場,應運而生。

建築團隊將新市場取名為「神農之丘」,凸顯其與周邊農業地景的完美鑲嵌,讓人不論遠望或近觀,就猶如進到宮崎駿筆下的那座天空之城。

新化果菜市場空拍圖(圖片提供/台南市農業局)

傳統果菜批發市場常因室內空間擁擠、光線昏暗,空氣不怎麼流通,加上多由斑駁的鐵皮屋頂和樑柱搭建而成,給人破舊髒亂的不佳印象。但才剛剛落成的新化市場,改由排列整齊、間距劃一的清水模石柱和鋼樑建成,風格簡潔,且室內挑高約兩層樓高的設計,讓光線從四面八方灑入,走道、車道也較過去寬敞一倍,走著走著不時能聞到各種水果的濃郁香氣,完全道別了過去的市場形象。

「這裡比較亮,而且還挑高,不錯啦,很舒適!」王藝璉是跟著果菜市場一起搬新家的攤商之一,在新化市場批發蔬果已數十年,她說,自己在舊市場的位置雖然也打理得舒舒服服,但新市場的空間更寬敞明亮,空氣也更好,而且生意也沒受到太大的影響。說起新市場,她十分滿意,臉上笑容更加活力充滿。

舊市場腹地不足、交通混亂,遷建勢在必行

新化市場是台南農產運銷公司總部,同時也是台南市果菜交易量第二多的果菜批發市場。它的舊家位在距新化老街僅兩百多公尺外的街區,佔地面積約0.9公頃,但交易面積僅一半,約只有四座國際標準泳池再大一點,且四周又被住家和新化各級學校緊緊包圍。自1988年竣工使用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不只市場內部硬體設施亟需升級,更長期深受腹地不足所困擾。

過去新化市場的主建築和停車場,分別座落於當地交通幹道的兩側,台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李芳林表示,當時攤商的三輪車頻繁地跨越馬路,往來在市場與停車場之間,與趕著上班、上學的車輛擠在同個十字路口,交通狀況宛若戰爭,不僅學童的上學之路危機四伏,汽機車的噪音和廢氣也為人詬病。這些問題最終促使市政府於2014年決定展開新化市場的遷建計畫。

以前的新化市場動線較為狹窄逼仄(圖片提供/台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

新化市場搬家後,不僅解決了市場長期緊鄰市中心導致交通打結的問題,舊址更計畫興建公托幼兒園、區衛生所或規劃成符合當地文教特色使用的空間。而新場腹地面積大幅提升到8公頃,雖有三分之一屬保育林地,但交易區面積就倍增至1公頃,且地理位置更接近高速公路,使蔬果進、出場更有效率。

此外,場內一切動線依「客貨分流」的概念重新設計,大、小型汽車停車位,從原本不足百格一躍增加到四百格,更依照身份別的不同,分區劃設卸貨區、遊覽車區等。大台南果菜運送職業工會理事長郭洺福便開心地表示,「這裡多了很多車位,隨便人怎麼停,不像舊市場的位置根本就不夠停」。

堅守原本崗位,結合觀光打造「批發市場的Costco」

新化市場正巧位在高山與平原之際,在被賦予批發市場的身份之前,已長期作為玉井、大內、關廟等鄰近山線鄉鎮水果、山產的重要集散地,濁水溪以南包含雲林、嘉義和高雄等縣市的水果,許多也都是運至新化市場再向外輻射出去。例如西瓜便是新化市場全年皆有的品項,貨源來自全國各地,李芳林表示,新化市場因此匯聚眾多「實力堅強」的水果大盤商,既是奠定此地作為全國水果吞吐量最大的生產地批發市場,也是推動新化市場改變與遷建的中堅力量。

李芳林說明,新化市場未來將逐漸轉向與觀光業結合,以「全台最美菜市場」的名號,和周邊虎頭埤、新化林場、左鎮化石園區等景點串連,同時把假日前來現場消費的散客、觀光客放入市場經營的方向之一。他解釋,經實驗統計,批發與零賣並行確實有助銷售量與額的提升。

台南農產總經理李芳林(中)與場內攤商的關係非常緊密,如黃敦滿(左)在新化市場批發蔬果已48年,是場內資歷最深的攤商(攝影/馬振瀚)

李芳林也強調,新化市場不僅會維持其作為批發市場功能,更會再拓展出分貨場、截切加工場,並擴大現有近七百坪的冷鏈空間,減少蔬果四處轉運的里程與損耗,形成以新化市場為中心的農產業特區,更宣示要將新化市場打造成「批發市場的Costco」。

不只更新硬體,軟體設備也全面升級。李芳林指出,在可預見的未來,人流、車流、物流都將快速增加,市場管理將會導入俗稱「人工智慧物聯網」的AIo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nternet of Things)系統,整合人員與車輛的進出、貨車過磅、停車繳費,甚至水電供應與費率等所有資訊,建立統計和大數據分析機制,讓各種「流」在彼此交錯運作的同時,都能維持順暢,更提高效率。

新市場動線流暢,從內到外,從硬體到軟體,都改頭換面(攝影/馬振瀚)

橫向開拓食農教育基地與青農市集

新化市場未來除了要以批發市場為中心整合農業產業的上、中、下游外,也計畫在市場內打造食農教育基地,並定期舉辦青農市集。

目前市場新址仍有小面積尚未分配使用的土地,李芳林希望劃出試驗田或興建玻璃溫室,與周邊學校合作,讓學童有機會認識農業的內涵、人與土地的關係,以及食物是如何從無到有的過程。此外,為了扶植青農成長,他也規劃將場內其中一區停車場用作定期舉辦青農市集的場地,希望藉批發市場的觀光人潮帶動青農的銷售。

遷建工程不僅讓新化市場在外表上大躍進,一舉拿下全國最美菜市場的名號,工程從開始到驗收完畢僅耗時短短三年,也成為批發市場重建史上的特殊案例。新化市場正走在現代化轉型的路上,試營運至今約兩個月,已湧入累計21萬人次參訪,許多細部改善工程也正在施作且即將完工,預計在12月14日正式開幕。

新化市場的波浪狀山丘屋頂,如同微軟電腦開機介面的夢幻美景,因而一舉拿下全台最美果菜市場的美名(攝影/馬振瀚)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